原標題:【絕對藝術·專訪】王從卉:知美術館,知道已知更要探索未知

中國西南部一座嶄新文化地標——知美術館在2018年4月25日以“開”正式揭開開館展的面紗,“開”展由知美術館與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AC)聯合呈現,由媒體藝術策展人張尕策劃。

知美術館外景

知美術館坐落於四川省會城市約四十公里外的新津縣內,由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建築以當地傳統磚瓦爲元素,將現代主義的極簡質樸與綿延起伏的山脈、流水等周遭景緻融爲一體,烘托出恍如中國古典文人山水畫般的意境。在知美術館藝術總監王從卉看來,知美術館是一個走“精專”路線的美術館,在西南藝術陣地中,旨在提供一份私人美術館樣本。

ART ABSOLUTE對話王從卉

ART ABSOLUTE:知美術館開館展爲什麼選擇“開”這個展覽,這是否意味着知美術館開館未來的藝術走向會更偏向新媒體和實驗性?

王從卉:知美術館在學術、策展及收藏方向上,有兩條特別重要的線索:一條是東方美學的現代性和當代性,包括我們將要在9月做的陳福善回顧展;另一條是未來性,在未來性裏,媒體藝術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那麼未來性的方向是什麼,我們更願意把它作爲一個問號,而不是一個答案。所以我們希望知美術館在往前走的過程中,既是一個實踐者也是一個探索者。

知美術館內景

ART ABSOLUTE:知美術館的定位是怎樣的?從您個人的專業出發,是如何作用於這個空間的?

王從卉:藝術總監的作用首先是把控美術館整體的定位方向,包括學術方向和未來走向;其次,具體到有了鮮明的方向後,我們就要落實到選擇怎樣的藝術家和藏品,這個部分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此外,還會結合一些外部的資源,在視覺審美上進行把握。

ART ABSOLUTE:知美術館將如何去推動美術教育這個版塊?

王從卉:在公共教育方面,基於社會性和公共性,對一個機構而言,我希望能夠做到細水長流。我們會有學術沙龍、工作坊,明年還會建立一個圖書館……我們會對這些活動形成系統性的、高頻次的規劃,在我看來,小範圍的活動可以使人羣的定位更精準、黏性更大,真誠度也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比鄰老君山、觀音寺,依託於嘉年CEO度假酒店,知美術館在公教活動的展開上更具優勢。公教活動上我們會以週末爲核心,或者是組織夏令營、冬令營類似的活動,注重體驗和品質,使大家能夠安頓下來,沉浸在文化藝術的氛圍之中。

研討會現場

ART ABSOLUTE:你曾在拍賣行工作,現在擔任知美術館的藝術總監,這對您來說有什麼挑戰嗎?

王從卉:挑戰肯定是有的,從拍賣行來講,作爲藝術品市場中的二級市場,是相對商業的環節。從拍賣行到轉換爲私人顧問的角色,我的工作範疇不僅僅是原本擅長的20世紀現代藝術、當代藝術領域,隨着藏家興趣的轉變、收藏線索的延展,我的學習速度也要馬上跟上,包括涉及到的印象派藝術品、西方戰後藝術品等等。在每一個領域都有需要深入的功課要做,所以我這幾年的學習曲線非常陡峭。

另外,當工作角色進入到一個機構和進入到一個公共性質的美術館,我所承擔的工作方式、性質都有所改變。知美術館隸屬於花樣年集團,如何在機構中發揮自身的作用,包括審美方面、文化方面、活動的輸出和滲透方面在集團內形成機良性的循環機制,這也遠遠超越了我原來拍賣行小團隊的運作經驗值。

知·品

就美術館本身來講,集團支持強大、由著名建築設計師隈研吾設計,硬件條件也很齊備,但就美術館內容本身和團隊本身來說還是從零到一的過程,比如說,美術館的定位如何產生,第一個展覽怎麼做,未來幾年的規劃如何……這都是類似於創業般的經歷和體驗。還有衍生品,我們叫“知·品”,也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更是一個創造的過程,這讓我越來越感受到美術館在創造一種可能性——既要知道已知的,更需要去探索未知的。

ART ABSOLUTE:您能和我們介紹下美術館未來的規劃或是您的預期嗎?

王從卉美術館在展覽的排期上已經做到了未來8年左右的時間。展覽規劃上,我們也秉承着東方美學和媒體藝術兩條線索。在東方美學上,我們希望以回顧展的形式,以藝術個案的方式深耕細作的展開。

在媒體藝術的規劃上,美術館和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AC)有一個長期的戰略合作,在媒體藝術的方向上深入探索,推廣一些前沿的、國際化的中外藝術家。這源於我之前到上海看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的展覽時留下的深刻印象,談及媒體藝術展多是視覺炫酷的沉浸式展覽,但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展出的作品更偏向於反思性、啓發性,這和“知”的態度不謀而合。

知美術館內景

美術館每年還會留出一些檔期給年輕、好玩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不光是大家口中的新銳藝術家,而在於他是否具有“啓發性”、“打開性”,抑或是他擅於跨界、用一種超越性的方式呈現,我們願意用美術館爲這些年輕藝術家提供平臺。這個部分我們沒有策展計劃,希望能通過駐留、工作坊或者是徵集的方式,尋找到與美術館同頻次的藝術家,碰撞出更多未知的可能。

此外,每年我們還會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用來“清零”。鑑於知美術館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讓大家來純粹體驗建築的本身,也可以做一些與建築有關的小沙龍、論壇。伴隨着酒店、咖啡店、圖書館等配套設施跟進,讓大家也在這裏放鬆身心,在精神上也來一回“清零”。

展“開”一種冥想式體驗

展覽“開”與美術館的建築共鳴,並呼應“知”的建館使命,匯聚了邁克爾·華金·格雷、奇科·克姆特里、勞倫斯·斯塔夫、森萬里⼦、卡斯滕·尼古拉、尼克斯·德·尼斯、王功新、王鬱洋及張培力共九位藝術家,通過風格鮮明的作品爲大家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和一種冥想式的藝術體驗。

策展人張尕

《靈動噴泉》系奇科·馬可姆特里/無定形機器人作品最新完成的可充氣自動雕塑作品。鮮明地體現並預示了“開”展主題中所包含的“展開”之意,即其作爲對運動、空氣、光與建築所展開的一種冥想式體驗。

奇科·馬可姆特里/無定形機器人作品,《靈動噴泉》

充氣自動化技術雕塑,尺寸可變,2017

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奇科·馬可姆特里一直在探索機器人雕塑、新媒體裝置和表演的交集。馬可姆特里和他的跨學科團體“無定形機器人創作”的實驗性新媒體藝術作品曾斬獲衆多獎項,並於2016年獲得古根海姆藝術獎金。

張培力,《標準的,健康向上的,有特色的圓及其音響》

收音機、電機、控制器、麥克風、功率放大器、號筒喇叭,尺寸可變,2015

知美術館感謝李琳女士對本次展覽張培力項目的支持

進入美術館的地下主展廳,觀衆首先會看到的作品是張培力充滿神祕感的作品《標準的,健康向上的,有特色的圓及其音響》。這件頗具杜尚風格的裝置授權予一臺自動化裝置通過軟件來實施“互動”操控,一種模棱兩可性在作品中得到了暗示,要求我們對意義和意指的構建保持開放的態度。張培力的作品往往帶有一股特殊的力量,“帶轉播功能的半導體收音機,對我來說是一種記憶。”張培力說道。

馬尼克斯·德·尼斯,《直線位移》

機械直線運動裝置,沉浸式投影,半球形屏,寬120釐米,長30米,2014

荷蘭藝術家馬尼克斯·德·尼斯作爲9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多媒體與科技在藝術領域中實驗性應用的先鋒人物,有一種觀念認爲科技是文化變革的推動力量,因此科技將產生新的經驗,使得人們反思現有的社會習性與溝通方式;他的作品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一方面挖掘新媒體旺盛的創造力,同時也用批判的角度去審視它對當代社會和人類感知的影響。此次展出的《直線位移》將我們拋入一段運動中充滿感性的反射之旅——沉浸於作品自身的物理性及光學物性所締造的光之中。

邁克爾·華金·格雷《兩個西蒙奈塔之間》

自主生成肖像,68×89釐米,2011

邁克爾·華金·格雷感興趣的是形式與結構之間的交界面,在作品《兩個西蒙奈塔之間》中,他將運動變化的節奏精細化至無限之緩慢,運動和幾率,二者皆以開放性作爲其終極動力。在過去20年間,他不斷打破藝術、科學與教育之間的界限。

勞倫斯·馬斯塔夫,《指南針 02005》

可穿戴觸感裝置,電磁力場,尺寸可變,2005

開,亦是對冒險的躍躍欲試,對迷失方向的未雨綢繆,以便開啓不同維度的認知。勞倫斯·馬斯塔夫的《指南針02005》正是這樣一件怪誕的裝置,它是一個佩戴在腰上的定位機器。它能夠指引你在行走中向左或向右移動。這個機器將引導你通過在展廳內預先設置的虛擬走廊、房間和門,它也可以在任意地點給你指引方向。儀器對穿戴者的腰部施加引力或斥力,彷彿佩戴者置身於磁場之中。讓參與者捲入機器的運作邏輯之中,此處的人機互動質疑流行的假設,期待一種新的倫理學評估。

王功新,《不可坐的》

椅子(4把,各48×49×83釐米),金屬容器,燈泡,電機,牛奶加水,墨水,1995年 版數 2/3

©王功新 圖片©Maxim Hu

致謝私人收藏和楊鋒藝術與教育基金會

在美術館三層,一個明亮的展廳豁然開朗。此處展出的四件作品彼此呼應,相互映照;透過巨大而開闊的玻璃牆體,與戶外景緻融爲一體。王功新的作品《不可坐的》(致謝:私人收藏和楊鋒藝術與教育基金會)所呈現的靜止,將移動、光照和液體作爲一種開的形式,一種運動被定格的延展方式。

作品最早於1994年在布魯克林的雷德胡克區的一家由藝術家運營的空間中展出。一隻紅色燈泡繞着一組方形排列的椅子旋轉,椅子被黑色墨水和白色牛奶佔據。這件作品代表着王功新在美國生活和接受藝術教育的時期的創作,表露了藝術家在一個新環境中的不適和不安定感。

卡斯滕·尼古拉,《反射失真》

霓虹燈、水、鋼、聲音, 直徑200釐米,高26釐米,2016

在卡斯滕·尼古拉的《反射失真》被構思爲一個正在旋轉的、盛水的盆狀容器,其靈感來自拋物鏡的形狀,即水通過離心力作用發生“旋轉”。這件作品是藝術家關於所見與實際存在之間的思考,試圖揭示人們對現實始終抱有扭曲的認知。

森萬里子,《平底石》,陶瓷石和亞克力花瓶,

陶瓷石:487.5×214.6×8.8cm

花瓶: 38.1×27.9×43.2 cm

作品由藝術家本人、SCAI THE BATHOUSE畫廊(東京)、肖恩·凱利畫廊(紐約)提供,2006

在森萬里子的作品《平底石》中,形狀各異的石子組成了一道具有冥想氣息的河牀,並以其原始而粗糙的質樸與當代的混亂及焦慮形成對話,開啓理解世界的新願景。森萬里子的作品超越了年代,結合了日本傳統,東西方藝術的形式和主題,還有當代國際化的文化景觀,長期身處多元文化互動的創作歷程,使她在科技手法與多媒體裝置中,更加強調超越文化差異的精神價值。

王鬱洋,《無題——柏拉圖的立方體》

鋁合金、PC材料、電子設備、尼龍材料、發光二極管,400×400×400cm,2017

王鬱洋藝術創作基於人與物之間關係的思考,在作品《無題—柏拉圖的立方體》中進一步宣告將“開”作爲一種展開,一種永恆的反覆,一種生生不息的轉變,一種擁抱未知和無法預料之事物、擁抱一切潛在可能的精神,亦即“知”之精髓——求知。

據悉,本次展覽的展期爲2018年4月26日至8月12日。

編輯:《絕對藝術》Fiona

編輯Editor:朱立彩 Zhu Licai

聯繫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