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聞達知道這個楊志以前是做過制使的,武功高,自己這邊的這個副牌軍肯定不是對頭,沒有請示領導梁中書,就自作主張,把兩人的槍頭取掉,保了自己下屬的一條命。梁中書對楊志說,我要抬舉你做個副牌軍。

大家好,這裏是專欄《少不讀水滸》,一個講解水滸的專欄。

上回,我們說到了楊志賣刀殺人被充軍。接下來,我們繼續。

宋朝軍事爲什麼不行,水滸傳的小細節,就將宋朝的弊端暴露

楊志充軍到何處呢?北京大名府。

這個可不是現在我們的首都北京,而是在河北大名縣附近,是做爲宋朝的陪都而存在的。最主要的功能是抵禦當時黃河以北的少數民族的騷擾。所以是一個軍事重鎮。

這裏的留守司,地方長官,是政務軍事一手抓的。所謂上馬管軍,下馬管民。

這個留守司跟楊志還有點熟,以前在京城裏見過的,他是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媚梁中書。

天下第一奸臣之一蔡京出現在了文中。前面我們一直說的一個大奸臣是高俅,這裏出來的蔡太師蔡京則是更大的一個奸臣。

北宋六賊蔡京、王黺、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蔡京排名第一,高俅連號都沒排上。這些奸臣互相勾結沆讖一氣,但又各爲派系,互相猜疑,相互打擊。

蔡京的女婿梁中書,肯定是蔡京一黨了。宋朝是以文官管武官的,梁中書本身不是武人,而是文人,是中過榜眼的,估計詩詞書畫什麼的肯定也是不錯的。因爲在宋徽宗手下當大官,不會這些肯定是不行的,又能入得了蔡京的眼,招爲女婿的。自然文才也不能少。但要論行軍打仗,武功兵法卻是一竅都不通吧。

文官管武官,在執行上是有很大的難度的,首先就很難服衆,難以得到軍官的擁戴。所以高俅等做官後大力打壓有才能的軍官就不奇怪了。

這個梁中書以前是認識楊志的,估計也知道楊志的能力不錯。

宋朝軍事爲什麼不行,水滸傳的小細節,就將宋朝的弊端暴露

梁中書聽得楊志說在京時謀官不被高俅見用,後喫了人命官司被髮配在這裏,立刻大喜。

這裏就要考究一下,爲什麼大喜呢?我估計這裏有好些層意思。

第一,梁中書雖然在這裏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卻沒有心腹可用的武將。這楊志本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正是可用之人,現在他又喫了官司,發配到自己手下,正是人生低谷。只要稍加施以恩惠,不怕楊志不立馬臣伏,效命死忠。梁中書眼下就有一件頭等要用人的大事。正需要楊志這種武藝高強的人。

第二,因爲梁中書是文官,前面我們也說了,文官管軍,很難服衆,指不定現在的軍中就有些不穩定因素,不服管理的。正好可以借楊志來殺一殺這一股氣焰,來樹一下自己的威信。第三,楊志在高俅那裏不被見用,用楊志說不定以後也可以打擊高俅那一黨,爲自己的這一夥謀求利益。

於是,梁中書大喜之下,把楊志留在廳前聽用了。

不過多久,楊志這塊棋子就要派上用場了。

梁中書對楊志說,我要抬舉你做個副牌軍。

宋朝軍事爲什麼不行,水滸傳的小細節,就將宋朝的弊端暴露

副牌軍是什麼官呢?不用查資料,看書中寫對列就知道了。梁中書上面坐着,下面依次站着指揮使 、團練使、正制使、統領使,牙將、校尉、正牌軍、副牌軍。

這副牌軍是最後的。楊志以前也做過官的,什麼官司呢?制使。說明以前的官做得不小。

現在梁中書這麼大的官要在下面安排一下副牌軍,應該是相當容易一句話的事,卻偏說爲了使軍中服氣,要來場校場比武。

校場比武就算了,露臉的機會對楊志來說也不錯,卻偏是要頂人家的職,就是你打蠃了這個副牌軍,那你就坐他的位置。那原先的副牌軍就下崗。

那不明擺着要楊志去得罪人嘛?

梁中書以前就認識楊志,知道楊志的功夫了得。就是要拿楊志來當殺威棒,鎮一下自己的軍中不服氣的人。結果那天一上來。就點出一名副牌軍。估計這個老兄不知道什麼時候得罪了我們梁大人。現在我們梁大人要拿他開刀。

另外一個,這其實就是納投名狀。林沖上梁山,王倫要他納投名狀。

楊志入軍,梁中書要用他,也要他納一個投名狀,不能讓他跟那夥軍官搞一在起,最終又來對付他。那怎麼辦,先讓楊志把那夥人給得罪了。

那麼,楊志就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就是被人當槍使。

不成功,那自然是沒有利用價值。成功了呢,就會變成了惡人,成爲現實生活那種,討好領導,然後爲難同事的人。

所以,這個事情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好的預兆,註定了楊志將要失敗。

且說兩人比武。

一個普通的副牌軍怎麼可能會是楊志的對手呢?

無論是比槍,還是比騎射,這位倒黴的大哥無不輸的徹底。

這副牌軍武藝不精,可他的師傅叫索超的卻不是喫素的,當下不服,也要來比。梁中書有心要借楊志殺一殺這幫軍官的威風,當然應允。還叫兩人好好鬥,分明是暗示楊志不必留手。

宋朝軍事爲什麼不行,水滸傳的小細節,就將宋朝的弊端暴露

索超與楊志半了四五十回卻不相上下。當然比不得楊志,卻也是不錯了。爲什麼說不相上下,卻又說比不得楊志呢?因爲書中說了,兵馬都監聞達看了兩人斗的四五十回,唯恐兩個人內傷了一個,忙把兩人叫停了。

這聞達與楊志素不相識,怎麼會怕傷了楊志?又明知梁中書領了這個人是來踢他們的場子,如果索超有佔上風的希望,哪裏會叫停?明明是自己的老下屬索超露出了敗像。怕傷了自己人,才叫停的。

書中也寫道:那索超見了楊志手段高強,心中也自欽伏。

說明這場明裏沒有分出勝負來,但索超自己已經心服了。

從這兩場比武中,可以看出梁中書雖然是上馬管軍。卻在軍中是不得人心的,與軍中的實務軍官是相背的。

書中明寫了兩個人:一個是兵馬都監聞達,另一個管軍兵馬都監李成。

他們代表是的軍官基層,與上面的梁中書並不是一條心,內心是不對付的。梁中書要楊志與副軍牌比槍。聞達知道這個楊志以前是做過制使的,武功高,自己這邊的這個副牌軍肯定不是對頭,沒有請示領導梁中書,就自作主張,把兩人的槍頭取掉,保了自己下屬的一條命。

不然,你看兩人鬥了四五十回,這副牌軍身上倒有三四十處着槍的痕跡。要是真槍頭在,早就被捅死了。

後來比箭,梁中書發話:武夫比試,何慮傷殘?但有本事,射死勿論。

宋朝軍事爲什麼不行,水滸傳的小細節,就將宋朝的弊端暴露

李成卻又傳下言語,叫兩個比箭好漢各關與一面遮箭牌防護身體,也是要保住自己下屬的命。楊志讓那副牌軍先射三箭,副牌軍連發三箭都沒射中,後面一箭還被楊志徒手接住了。

到了這時,勝負其實已經分出來了。楊志射不射都沒有必要了。偏梁中書這時還下令,讓楊志必須也要射三箭。

明明就是指示楊志把這個副牌軍給射死算了。好在,楊志也不是好殺之人,沒有朝那倒黴人的要害處射,只是射傷了那人的肩,這才保住了那副牌軍的小命。

可見,楊志基本的情商還在的,或者說他基本的良善還在的。沒有仗勢欺人的那一面。

到了楊志跟索超比武,梁中書與軍中軍官的對應就更明顯了。梁中書一心要楊志蠃,心忖: 我指望一力要抬舉楊志,衆將不伏;一發等他贏了索超,他們也死而無怨,卻無話說。

這裏恐怕不單是衆將不服梁中書抬舉楊志,只怕一向是不太服這個靠裙帶關係坐上高位的白臉書生。

後面這句,把梁中書內心歹毒給暴露了,要他們死而無怨,心裏面巴不得楊志把這個索超弄死,所以不單要楊志去挑合手的兵器,還把自己的坐騎借給了楊志,讓他小心應付,不要等閒視之。

那位管軍兵馬都監李成卻明擺着跟梁中書對着幹,也把自己的戰馬借給了索超。讓索超小心在意,休教折了銳氣。這不是對着幹嗎?

兩人對上陣,梁中書又怕楊志初來乍到,放不開手腳,特地叫人來傳令,要兩個俱各用心,如有虧誤處,定行責罰;若是贏時,多有重賞。明着暗裏叫楊志放開手腳來。其實早已經不是爲了顯示楊志的能力,而是爲了出自己的一口惡氣。

兩人打將起來,索超也是武藝了得,與楊志斗的不分上下。這聞達估計眼力過人,看出來索超雖還未敗,但實不是楊志的對手,再打下去,索超要喫虧。明明上面梁中書上面說了要俱各用心去打,要分出勝負好行賞罰的,卻自己作主, 慌忙招呼旗牌官飛來與他分了。這個慌忙說明情況還是比較急的,估計索超的敗象已經有點顯現了。

宋朝軍事爲什麼不行,水滸傳的小細節,就將宋朝的弊端暴露

旁人看的清楚,局中人卻斗的起勁,都不肯停。這聞達又做了件大膽的事,假傳梁中書的今,說相公有今。這才把兩人叫停了。真的是相公有今嗎?當然不是,聞達傳了這假今把兩人叫停了,纔去跟梁中書說,這兩人武藝相當,都可用。

聽了聞達的話,梁中書這下才的今,讓楊志,索超上前來。先前那個叫停的今明明是假的。

要知道軍中無戲言,軍令更是嚴肅的,豈成假傳誤傳?這要是追究起來,可是不小的罪。

好在梁中書只是給軍隊中的這幫軍官一個下馬威而已,而且這軍隊中軍官的關係相互錯結。梁中書也不想把這幫人連根拔起。

於是梁中書與這幫基層軍官達成了妥協,把兩人都提拔了。

這下,梁中書用自己的家將楊志好好給軍隊一個教訓,也算達到了目的。

於是乎,在這一段一共出現了四個梁中書大喜。梁中書的目標圓滿達成了。從這裏也可以看到宋朝以文官管武官。在軍隊中天然地製造了分裂,直接就影響戰鬥力,所以宋朝在對外戰爭中。屢戰屢敗也就不出奇了。

上一回,楊志是賣刀,這一回,是楊志給人當刀使。楊志的命運,永遠跟刀聯繫在一起。

好了,關於楊志,先聊到這裏,下回我們繼續。

對了,這是一個收費專欄,費用是3元。總字數在三十元左右,目前是優惠期,後面一週會上調五毛,直到調到原價八元。

喜歡的親們可以點下面的橫條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