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廣爲流傳的雞湯: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裏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

聽起來很假,但實際上這種鳥不僅真實存在,還就生存在中國,老一輩的人小時候經常能見到,它就是北京雨燕。

1.jpg

北京雨燕是2008年奧運會福娃“妮妮”的原形,它外觀呈流線型,飛行速度極快,而且是著名的食蟲益鳥。

每年4月到8月,遍佈城區的雨燕還是一景。在老北京人的口中,它們還有另一個名字——樓燕,這也正是它們終生無法落地的原因。

2.jpg

北京雨燕腳爪的四趾都向前伸,這導致它們在平地無法正常行走,同時它們體型較小,腿部力量不足,一旦落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難再起飛,在地上甚至要依靠翅膀才能站立。

3.jpg

基於此,北京雨燕一般在樹上或房檐下築巢,改革開放以前,從正陽門到報國寺,再到大大小小的箭樓,人們早已習慣在老北京每一座樓臺外,看到這些小東西舒展雙翅,遮住天空。

4.jpg

但是隨着城市現代化,可供築巢的房檐越來越少,家家戶戶的大門也不再敞開,甚至現存的少數古建築,爲了保護文物,也在房檐下掛起防護網,整個北京城,正在對雨燕說“不”。

5.jpg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城內雨燕僅剩3000只左右。

這羣候鳥,見證過一代又一代王朝興衰交替,宮殿燒了再起,城門拆了又建,北京城數次易主,城市名字不斷更替,但北京雨燕卻始終都在。

如今到了它們要離開的時候,卻顯得格外匆忙。

6.jpg

北京雨燕雖已離開,但北京城內人與動物的生態系統依然存在,在城市現代化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中,你選擇支持哪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