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期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就是依靠在职职工的缴费来负担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即当时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无法全部进入自己的个人账户,被部分拿去给退休者发养老金,这就使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出现空账。单位缴费工资总额: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一、养老金入不敷出,各省养老压力大

据说养老金已经入不敷出,缴纳多少才能解决问题?

近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近4万亿元。

上述报告显示,去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达到3.1%,这是近7年以来的最高。2009~2014年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分别为2.2%、2.0%、2.5%、2.6%、2.4%、2.9%。

同时,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不断扩大,但是,可支付月数由2012年的19.7个月下降至2015年的17.7个月。其中,黑龙江的企业养老金可支付月数仅1个月。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入不敷出”的省份在快速增加,由2014年的3个扩大到了2015年的6个,分别是: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

8省市可支付月数在个位数。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不断扩大,由2012年的2.3亿元增至2015年的3.4亿元,但可支付月数由2012年的19.7个月下降至2015年的17.7个月(可支付月数指基金累计结余除以每月养老金总支出得到的月数)。

其中,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北、辽宁、陕西、天津、湖北8个省市可支付月数在10个月以下。

二、为什么会出现养老金问题

据说养老金已经入不敷出,缴纳多少才能解决问题?

养老金作为劳动者在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它不仅能为劳动者带来很大的福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一直以来,养老金的发放数额备受人们的关注。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几乎每年都在上调养老金,这也就给大家的养老金造成了巨大压力。

养老金目前已经账户不足。养老金空账的成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方面我国社保制度建立较晚,很多以前退休的人员根本就没有缴费并参保。

早期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就是依靠在职职工的缴费来负担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即当时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无法全部进入自己的个人账户,被部分拿去给退休者发养老金,这就使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出现空账。

另外,近年来国家连续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提高养老金,现在很多人的养老金水平都已经超过了每月2000元。这种养老金支出的巨大变化,使得国家财政只能优先为退休者发放养老金,而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空账问题。

三、那要交多少养老金呢?

据说养老金已经入不敷出,缴纳多少才能解决问题?

目前,国家规定的养老金缴纳是按照以下情况来交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费比例: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

单位缴费工资总额: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个人缴费比例: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西藏特贴、特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基数的项目)、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西藏特贴、特区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绩效工资。

其余项目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地方标准:各地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规定各有差异。

聚财富小编认为,要解决目前养老金账户不足的问题,光靠大家缴纳肯定是不够的,还是得让钱生钱,把养老金投入投资市场运作,产生巨大的收益才能解决缺口。但是投资毕竟是有风险的,所以,找到一个兼顾安全、高收益的投资渠道还是非常重要的。

聚财富-专业的“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所”投资理财平台(收益高达10%,非p2p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