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8年,文天祥帶着一路宋兵向南撤離,希望與崖州的南宋小朝廷會和。就在軍隊撤退到廣東海豐五坡嶺時,元朝大將張弘範率兵趕到。宋兵不敵,文天祥自殺未果,被元兵俘虜。

張弘範對文天祥相當客氣,希望他能寫信招降舊部。文天祥斷然拒絕,並寫下了著名的《過零丁洋》,表明自己忠心報國的拳拳之心。隨後,崖山一戰,宰相陸秀夫帶着小皇帝一起跳海,南宋王朝滅亡。張弘範再度勸說文天祥,說他忠心效力的國家已經沒有了,現在投降,至少可以當一個宰相,但是文天祥不爲所動。張弘範被迫將他押解到北京。

途中,文天祥一度想要絕食自殺,沒有成功。元世祖忽必烈正值建國初年,希望能夠延攬人才爲其效力,此時一位漢人官員王積翁向忽必烈推薦文天祥。王積翁曾經是南宋舊臣,對於文天祥自然是非常熟悉。忽必烈聽後對文天祥也非常賞識,當場就下旨,請文天祥爲元朝效力。

帶着皇帝的聖旨,王積翁來到獄中,勸說文天祥,文天祥這麼回答:“國亡,吾分一死矣。儻緣寬假,得以黃冠歸故鄉,他日以方外備顧問,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舉其平生而盡棄之,將焉用我?”(《宋史·文天祥傳》)

文天祥的意思是,大宋已經亡國了,我本應以死相隨。如果你們要放了我,我願意回到故鄉去做一名道士,今後我偶爾爲你們做一做顧問,也就這樣了。如果讓我當官,我死也不做。黃冠指的就是道士。

可以看出,此時的文天祥並非一心求死了,南宋滅亡了,他的心也死了,也無心仕途。他不希望爲元朝效力,只想回鄉當一名道士,不問世事。所謂偶爾顧問,不過是隨口一說,一名鄉下的老道,對國家還能有什麼價值呢。

王積翁沒法勸服文天祥,但是他也不想眼睜睜的看着文天祥被殺,於是他開始聯絡京城裏的漢人官員,準備聯名上書忽必烈,希望能釋放文天祥,讓他如願以償回鄉當道士。命運對於文天祥,似乎又打開了一條生路,不曾想一名漢奸直接將這條路堵死了。

這個漢奸名字叫做留夢炎,與文天祥一樣都是南宋的狀元。元軍進攻湖北的時候,留夢炎主動投降,此後爲元軍消滅南宋出謀劃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漢奸。文天祥被俘之後,留夢炎也曾經勸他投降,文天祥鄙薄他的爲人,當面予以怒斥,因此心懷不滿。

這一次,王積翁聯絡了十位南宋舊臣,要上書請求釋放文天祥的事情讓留夢炎知道了。留夢炎把這幾人找來,說一句話:“如果現在把文天祥放了,那麼他肯定要回到江南召集人馬,跟朝廷對着幹,到時候我們這些保人恐怕性命不保。”幾個人聽完也心虛了,這事就從此作罷。

幾年後,因爲陸續出了幾件造反的事,都是打着文天祥的旗號,甚至京城盛傳,有人要造反救出文天祥,忽必烈覺得留着他後患無窮,於是將他殺害。而當初阻止營救文天祥的留夢炎則一路高升,最後當到了翰林學士。

留夢炎高升了,但是名聲卻徹底臭了,因爲他是浙江人,所以當時的浙江人都以曾經出過留夢炎這種人爲恥。這還不算完,根據《宋人遺事彙編》記載,百年之後明朝建立,開科取士的時候,立下一條規矩,凡是姓留的人,必須證明自己與留夢炎沒有關係。凡是留夢炎家族出身的人,一律不許參加科舉。整個大明王朝,這個規矩就沒變過。留夢炎自己當了漢奸走狗,卻禍及後代子孫數百年,這也算是報應不爽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