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老社區,喫低保的並不多。不喫低保,也並不證明他們的生活就殷實。

這樣破舊的老房子,若不是外邊晾曬的衣物,你還真不知道還會有人居住。事實上,有的一家幾代,由於缺乏固有的上升空間,在這裏一居住就是好幾十年。

左邊的平房是60年代末的產物,右邊的是相對高端的80年代初的產物,除了身高高點,並未見裏面的人家生活水平,也達到2.0升級版本。

80年代的砂磚房,絕對在社區處於,一路領先、步步領先的地位。但它裏面到底長什麼樣?我們還是進去一窺究竟吧!

一排水泥梯子,接到2樓出口處。樓上8間房的5家人,從一扇破舊的老門出入。門上那個叫暗鎖的東東,不知諸位誰還記得?

這棟80年代的老房,分上下兩層。當時能住2樓的,當屬很大的榮耀。來張外觀,方便大家有個整體觀感!

這是2樓的公用過道,狹窄處僅容一人通過。由於是公共空間,裏邊設置有單間澡堂一間,洗衣臺5個,8間房住5家人,有三家人有兩間房,每間面積在15-20平方,家裏兩口人,人均面積也在15-20平方。回頭我們在對比,樓下60年代的老房子,有一對老兩口住,相比他們,2樓的童鞋生活在天堂。

這扇門就是幾家人的公用通道,從場景來看,沒上鎖,應該是提前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境界了!

問個問題:門上用粉筆寫的數字,這扇門是157,隔壁是156,代表神馬意思呢?

街坊鄰居,只有在這樣的老式房屋,才找得到80年代,那種久違的鄰里溫情。

從春聯可以作出如下推斷:其一,這家人其樂融融,喜好傳統文化,證明心中還有夢。其二,看春聯內容,並不是通俗的恭喜發財,而是四季平安闔家歡,證明家庭觀念濃厚,屬於知足常樂的角色。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老電錶,手拉式電燈開關,承載的,全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在21世紀的今天,在繁華的城市裏,還有如此傳統貧窮的地方,看完你又該說些什麼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