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区域地图,可以看出克里米亚的重要性

历史上俄罗斯和土耳其可谓数百年仇敌,两国断断续续打了200多年。

俄罗斯自彼得大帝开始就开始寻求“温暖的海水”,一直向南扩张,夺取出海口,尤其是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与当时的另一个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产生冲突,同时这也不难理解俄国对于克里米亚数百年的兴趣。说俄土战争围绕着克里米亚打并不为过。

 

 

1453年土耳其攻占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从此宣称自己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

 

 

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1440—1505)

莫斯科大公,在位时间1462-1505年

而俄罗斯帝国的伊凡三世沙皇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并将东罗马帝国的生活习惯带到俄罗斯。并继承了罗马的标志双头鹰。莫斯科就成为了第三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也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徽章,目前这个还是俄罗斯的国徽。

从此,俄罗斯自称基督教正统(“东正教”),“沙皇”(Tsar),实际上就是“凯撒”,由此俄罗斯帝国一直是以“斯拉夫民族的救星”和“东正教的领袖”自居,这也是未来频繁发动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争的一个理由。

 

 

左为拜占庭的双头鹰标志,右为伊凡三世的印章

当然,俄罗斯能用这个作为理由,也有有奥斯曼土耳其对巴尔干各民族几个世纪的侵略扩张和奥斯曼土耳其在长达300年的征服和统治中对东欧巴尔干各民族(主要是斯拉夫民族,以及东正教信仰)进行了残酷的压迫,以及俄罗斯本身对于领土的强烈愿望。

由此,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此外双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和土耳其在俄国内战中的干预通常也被认为是第11次和第12次俄土战争。前后共长达241年(横跨17~19世纪),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

 

 

极盛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目前位于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俄罗斯非常的想要夺回被异教徒占据的居士坦丁堡,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不识字的俄国农民都知道:俄罗斯除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之外,还有一座真正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终有一天沙皇会将十字架插到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之上。

 

 

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

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都对奥斯曼土耳其进行了战争,这里只举例几个代表性的。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在他的治理下,俄罗斯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他的名言:“俄国需要的是水域。”为了这句简单的话,他的帝国被动员起来,为了波罗的海东端那个小小的出海口——彼得堡与北方劲敌瑞典连年血战。

 

 

1709年波尔塔瓦会战

俄罗斯在大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的重要战役

虽然俄军在1700年纳尔瓦战役中失利,但是彼得大帝卧薪尝胆,最后再九年之后彻底击败了瑞典,俄国从此称霸波罗的海,而瑞典则从此衰退,由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

 

 

俄罗斯皇帝彼得大帝占领亚速

 

 

将彼得大帝困住的艾哈迈德三世苏丹

战败之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一些士兵逃往奥斯曼帝国。彼得大帝要求驱逐查理十二,在苏丹艾哈迈德三世拒绝后,就决定入侵奥斯曼帝国强迫其同意。

1710年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但是俄军被优势土军和鞑靼军堵截在普鲁特河。彼得大帝被迫撤退,俄国被迫放弃亚速,拆毁亚速海沿岸的工事。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

 

 

叶卡捷琳娜女皇

彼得大帝在位时期没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愿望,土耳其始终是沙俄的头号死对头。这个愿望最后由俄罗斯另一位雄主叶卡捷琳娜女皇完成。这位曾经说出“再给我200年,整个欧洲将匍匐于我的脚下”的女皇。她的目光继续向南,看到了克里米亚,与寒冷的彼得堡相比,塞瓦斯托波尔的温水海洋显然更 具吸引力。

 

 

俄罗斯著名将领鲁缅采夫

在两次俄土战争中表现出色

叶卡捷琳娜女王三次瓜分波兰,让波兰彻底消失,两次对土耳其发动战争(一次1768年,一次1787年,分别是第五和第六次俄土战争)均获得了胜利,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木和格鲁吉亚。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夺去了克里米亚这一块耀眼的明珠,她回顾自己成就的时曾说:“我两手空空,来到俄国,现在我终于给俄国带来了我的嫁妆,就是克里米亚和波兰。”

 

 

在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努力下

沙皇俄国的领土达到极盛

 

 

描绘克里米亚战争的绘画

1853年7月的第九次俄土战争恐怕是俄土战争中最为出名的一次了,虽说这次名为俄土战争,但是俄罗斯的主要对手却是英法两国,当时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无法阻止俄罗斯进一步南下夺取黑海最后的锁匙——土耳其海 峡。俄国看起来马上就要取得百年来的夙愿——自由自在地在地中海中航行。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自杀的沙皇尼古拉一世

为了阻止俄罗斯帝国进入地中海,百年宿敌的英法两国最终联合起来向俄国开战。俄罗斯帝国的落后显露无疑,被英法联军击败(英法联军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伤亡数十万,总司令双双战死),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尽。并且推动了1861年的俄罗斯改革。还为了筹措军费贱卖了阿拉斯加。

 

 

罗杰·芬顿拍摄的“死亡阴影的幽谷”

山谷中到处散落着炮弹

战地摄影的经典之作,摄于克里米亚战争

经这次战争被视为第一次近代战争,是兵力与兵器、军事学术与海军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对火炮 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新式线膛步枪、蒸汽动力战舰、铁路、无线电通讯等科技发明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批战地照片。

 

 

第十次俄土战争形势图

改革之后的沙俄发动了第十次俄土战争,俄军集中优势兵力,企图速战速决,但是在普列文要塞被奥斯曼·努里帕夏以一个军挡住了20万俄军和十万罗马尼亚军队达5个月之久,尽管俄军曾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但是由于英国和奥匈帝国的介入,最后还是没能夺取梦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

 

 

在普列文要塞抵挡俄军5个月的奥斯曼·努里帕夏

这都不算完,一战俄罗斯和土耳其作战,苏俄成立后土耳其的干涉军与苏俄作战,二战时苏联潜艇击沉从土耳其向德国走私铬的商船,古巴导弹危机的起因之一就是美国在土耳其布置导弹,最后撤出。

现在,俄罗斯军机又被土耳其击落了。

 

 

看样子,俄罗斯和土耳其这对冤家还得继续斗下去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