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這句狂傲的詩,就出自狂狷瘋癲的唐寅、唐伯虎晚年之手。

  唐伯虎是中國明代的藝術大師、畫家、書法家、文學家。

  唐伯虎

  唐伯虎從小就是個人盡皆知的天才,他不鳴則已,一鳴驚人。20多歲纔出門考試,但當即就拿了鄉試的第一名。鄉試的第一名叫解元,所以後世也多稱唐伯虎爲唐解元。

  所以,這個時候的唐伯虎啊,可謂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當即收拾好行裝,準備到時候連中三元,留下萬世美譽。

  請問這樣的天才,有什麼作弊的動機?哪怕沒有連中三元,憑唐伯虎的實力,區區科考,還不至於落榜。

  那這場科舉舞弊案中,究竟有什麼隱情呢?

  我們從頭講起。

  說這個唐伯虎考完試之後回旅店休息,我們之前不是說他意氣風發嘛,唐伯虎居然不知好歹地拍着胸脯說,這一屆的會元(會試第一名)肯定是我了。

  這,其它考生不解,問:“今年考題這麼難,莫非你有後門?”

  唐伯虎冷笑一聲,答道:“那有什麼後門,是我有才華!”隨即,把自己的稿子和大家娓娓道來。聽完唐伯虎的稿子,大家才五體投地,連聲稱服。

  但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總有些心懷妒忌的人去可以誣告。

  結果唐伯虎考試後沒幾天,北京城中即謠傳說有人行賄主考官程敏政,得了試題,唐伯虎赫然在其列。

  於是言官華昶憑謠言告到朝庭,明孝宗即敕令主考官停止閱卷,再由專人審查。

  結果查出的結論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這件案子,其實實情是,沒有舞弊現象。

  判案

  但當時朝廷還是認爲幾人有罪,判決如下:

  唐伯虎、徐經拉攏關係,攀附權貴,以求高升,判處贖徒。主考官程敏政被免職,而唐伯虎和徐經均被削除仕籍,終生不得參加科舉。

  明明什麼證據都沒有,但判的卻非常之重。

  《明史》在寫這件事的時候,下筆非常有意思。

  “或言敏政之獄,傅瀚欲奪其位,令昶奏之,事祕莫能明也”。

  大意是:有的人說主考官程敏之所以造此劫難,是因爲傅瀚想奪取程敏的位置,於是命令言官華昶上奏誣告,這些事應爲都是祕密,所以沒人說得清楚。

  這哪是因爲唐伯虎賣弄才學而引發的啊?

  這背後其實就是大明官場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程敏今天被朝中某些人看的不順眼,於是明天就被人開黑槍,做掉了而已,還牽連無辜的人才,實在是太黑暗了。

  四天之後,程敏政憤恨抑鬱而死。

  而唐伯虎也深以爲恥。他回鄉後,又受盡了世人的鄙夷和唾棄。不久,夫妻失和,兩人勞燕分飛。仕途的失意以及婚姻的破碎,讓唐伯虎性情大變,最終也只能收穫一生的苦澀。

  判案

  唐伯虎當時只是一個清清白白的學生而已,明明飽學之士,博古通今,是明朝不世出的奇才。

  卻僅僅因爲某些根本搭不上邊的權臣,某些根本搭不上邊的政治鬥爭,白白葬送了前途,嘆兮,嘆兮!

  回頭再來看這句: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這位一世英才唐伯虎的心情,多少懂了一些。

  而唐伯虎沒走仕途經濟,真是當朝之不幸,後世之大幸啊!

  明世宗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落拓不羈、風流倜儻的科場失意者、詩、書、畫俱佳的曠代逸才唐伯虎在悽風苦雨中走完了他54年的人生歷程。

  世人笑我太瘋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