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8月31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李懋 李軍紅)武漢市審計局“四水共治”工程審計,保障“四水共治”工程順利實施。記者從武漢市獲悉,武漢市審計部門圍繞資金、項目、績效三條主線,通過審計揭示了項目在基本建設程序、招標投標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合同管理、成本控制、徵地拆遷等方面的六大類問題。先後向有關上級單位、區級紀檢監察部門提交移送處理書7份,責成被審計單位對11家違規企業分別進行約談、罰金及計入黑名單或進行限期限入,對13名相關責任人給予誡勉談話等處理,充分發揮了審計監督促進作用。

“四水共治”工程,是武漢市立足實際,充分發揮水資源優勢,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的民生工程、發展工程、基礎工程、生態工程。近年來,武漢市審計局在開展“四水共治”工程審計中,發揮專業優勢和職能特點,加強對相關項目的審計監督服務,在保障“四水共治”工程順利實施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武漢市審計局先後開展了武漢市中心城區污水項目、海綿城市項目和武漢市中心城區排水工程項目的審計。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在具體項目中,突出重點,應審盡審。針對污水項目,在關注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標準及達標情況、污染物消減量、污泥處理能力、污泥處理方式方法及二次污染的同時,重點對部分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項目的投資建設、資金管理及運營情況進行審計。

向大數據要效率,利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各投標企業之間的股東信息進行排查,查出了部分標段投標單位之間存在關聯關係的問題;利用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發現了多家單位主要管理人員資格不符合要求的問題。向大協作要效益,利用社保部門的信息系統對各投標代理人的身份進行確認,查出多個標段存在串通投標的問題;利用稅務部門的查詢系統,發現了多起建設項目假髮票的問題;利用國土資源規劃部門的衛星圖片,查證了徵地拆遷中存在虛增房屋面積、擴大拆遷範圍、搶建違建等問題。

武漢市審計部門圍繞資金、項目、績效三條主線,通過審計揭示了項目在基本建設程序、招標投標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合同管理、成本控制、徵地拆遷等方面的六大類問題。通過建立問題交辦清單、整改反饋清單、責任明晰清單,督促被審計單位,針對基本建設程序方面的問題,完善程序、補辦相關建設手續,儘快使項目合法投入使用;針對項目管理方面的問題,按照合同條款限期整改;針對勘察費、設計費、工程結算費計核問題進行調整,覈減並追回多計項目投資成本。先後向有關上級單位、區級紀檢監察部門提交移送處理書7份,責成被審計單位對11家違規企業分別進行約談、罰金及計入黑名單或進行限期限入,對13名相關責任人給予誡勉談話等處理,充分發揮了審計監督促進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