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每年的七八月是漫長假期的開始。翻開不同類型的雜誌、報章,無不提及去哪裏度假、遊玩,這段日子除了是學生暑假外,畫廊也因爲放假而靜悄悄地。

《FINANCIAL TIMES》特意邀請網頁動畫師製作「My Perfect Summer」專題,邀請許多作家、探險家、經濟學家、藝術家來分享他們對夏日假期的看法,最愛去的目的地、美好的假期回憶等。譬如: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回憶他夏日假期最美好的回憶都和冰島有關;建築師Sou Fujimoto則認爲有太太和兒子相伴便是美好的假期,他喜歡在城市漫步、沙灘上午睡、在森林裏思考。作家Ottessa Moshfegh形容她的行李箱必然有書和太陽油,而爬山家Kenton Cool選擇帶上巨型的工具包。

相信無人不喜歡度假。Alain de Botton在《The Art of Travel》大談旅行的真正意義,他以哲學家、詩人作例證,指出旅行隱隱約約代表探索人生,離開日常工作的束縛。他甚至提出目的地不是重點,真正的慾望其實是出走。這一點令我不由得開始思索完美假日的意義。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現代人更需要、更渴求「出走」。

我很同意每個人需要定時「出走」這個看法。到四周看看不一樣的風光,欣賞當地建築,感受風土人情,吸收靈感。有時,我在社交平臺發佈風景、建築的照片,可能是一個建築的局部細節,有時是一個令人屏息靜氣的大自然美景。我刻意沒記下名字。即使人家問我,那是什麼地方?我會風趣地回應「世界某一角」(Somewhere around the world)、「祕密世外桃源」( Hideaway)。如是者,熟悉我的朋友不時打趣道,「Adrian知道不少世外桃源的好地方」這樣的舉動完全不是爲了故作神祕,反倒是鼓勵大家「出走」,透過尋覓的過程,經過多番資料蒐集,找到屬於自己的Secret Hideaway,我敢肯定後者必然令你的經歷更加深刻。

祕密世外桃源的好處是提供空間和時間和自己獨處,即是享受「Me Time」。衆所周知,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可爲什麼獨處在我們的人生裏如此重要呢?「Me Time」是靈魂生長的必要元素,和自己相處,會把我們從日常事務中抽離出來,回到自身的內心世界。學者周國平指出,獨處有助內在的整合。即把新的經驗置入內在記憶裏,透過這整合過程,外在的印象才漸漸得以消化,新的意念得以成形。

話說回來,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不一定比古人更懂得享受 「Me Time」。沒錯,我們的生活方便、快捷,一個短訊、電郵能夠跨越時空距離,不像以往飛鴿傳書,魚傳尺素,任何事變得追求速度、講求效率。在短暫等候甚至入睡前,我們不也急急掏出手機,登入社交平臺、和朋友傳短訊、看短視頻,分秒之間讓外界資訊阻擾獨處?

要知道的是,獨處實在是必需,讓自己靜下來,面對對自己的真實感覺。心其實像我們的大腦一樣,同樣需要休息。所以,完美的夏日假期不一定和目的地有關,重點在乎心態。

你心目中的夏日假期又是怎樣?希望大家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

圖片來源網絡

記於2018.8.30

Adrian

轉載自我的微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