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 高爐爐殼的作用是 、 、 ,並固定冷卻設備。

(承受載荷、強固爐體、密封爐牆)

2 高爐內還原過程劃分爲三個區,其中低於800℃的塊狀帶是 ,800~1000℃的是 ,高於1100℃的是 。

(間接還原區、間接還原和直接還原共有區、直接還原區)

3 是大量滲碳的部位,爐缸滲碳是少量部位。

(滴落帶)

4 爐渣能從高爐順利流出的最大粘度爲 泊。

(20~25)

5 CaF2(螢石)能顯著降低爐渣的 。

(熔化性溫度和粘度)

6 含氟爐渣的熔化性溫度低,粘度小,極易侵蝕 ___,並影響爐缸熱量不足。

(爐襯)

7 爐渣在成分波動時保持穩定的物物理性能稱爲 。

(化學穩定性)

8 冶煉過程中硫的去向有 、 、 三種方式。

(隨煤氣排出爐外、進入生鐵、進入爐渣)

9 渣鐵間的脫硫反應式爲 。

([FeS]+(CaO)+C=(CaS)+Fe+CO)

10 爐缸煤氣的最終成分爲 、 和 。

(CO、H2、N2)

11 爐缸內煤氣中CO2含量最高處其煤氣溫度 。

(最高)

12 天然礦石的種類有 、 、 和 四種。

(赤鐵礦、磁鐵礦、褐鐵礦、菱鐵礦)

13 高爐噴吹的煤粉在高爐內有 和 兩種作用。

(發熱劑、還原劑)

14 焦炭按 來測定其化學組成時,稱爲工業分析。

(固定碳、揮發分、灰分和水分)

15 焦炭按 、 、 、 、 、 等元素來測定其化學組成時,稱爲元素分析。

(碳、氫、氧、氮、硫、磷)

16 鐵口由 、 、 、 、泥套、泥包組成。

(鐵口框架、保護板、磚套、鐵口通道、)

17 鐵和鋼都是鐵碳合金,一般含碳量大於 叫鐵,碳含量在 的叫鋼。

(1.7%、0.2~1.7%)

18 根據化學成分不同,生鐵可分爲 、 和 。

(鍊鋼生鐵、鑄造生鐵、鐵合金)

19 爐前用炮泥分爲 和 兩種。

(有水炮泥、無水炮泥)

20 爐前出鐵主溝的長短主要是依據 來確定的。

(出鐵速度)

21 鐵水溝在出鐵過程中破損的主要原因是 和 。

(機械沖刷、化學侵蝕)

22 煤氣爆炸的條件是 。

(空氣、煤氣混合濃度和溫度)

23 在碾制無水炮泥時加入的二蒽油或防腐油,是製品的 。

(結合劑)

24 殘鐵口位置的確定方法基本上有 和 兩種。

(經驗判斷法、爐底侵蝕深度的計算法)

25 觀察和判斷爐況有 、 和 三種方法。

(直接判斷、間接判斷、綜合判斷)

26 裝料制度是指爐料裝入爐內時,爐料的 、 和 及料線高低的合理規定。

(裝入順序、批重大小、布料角度)

27 由於酸性渣在液態時能被拉成長絲,並且凝固後渣樣斷面呈玻璃狀,通常稱這種渣爲 或 。

(“長渣”、“玻璃渣”)

28 高爐停爐分 、 和 三種。

(大修停爐、中修停爐、長期休風封爐)

29 高爐本體包括 、 、 和 。

(爐基、爐殼、爐襯及其冷卻設備、高爐框架)

30 出鐵前應認真檢查撇渣器,確保 。

(暢通不結蓋)

31 堵口退炮時,鐵口正面不準 ,操作人員必須 後再作業。

(站人、確認)

32 冬季嚴禁在 及 取暖休息,嚴防煤氣中毒。

(風口平臺、渣鐵口附近)

33 使用氧氣時必須 開關閥門,氧氣區域嚴禁 ,嚴禁放置 ___ 。

(緩慢、煙火、易燃品和可燃品)

34 不加碳化硅等特殊材料的無水炮泥爲 ,加入碳化硅等特殊材料的及添加劑的炮泥爲 。

(普通無水炮泥、高檔無水炮泥)

35 高爐INBA系統中熱水循環系統包括 、循環管路、回收管路、 、外部補水管路及 組成。

(粒化管路 事故水管網 各控制閥門)

36 是耐火材料抵抗高溫作用而不軟化的能力。

(耐火度)

37 用 或 或 等作結合劑製成的炮泥叫無水炮泥。

(二蒽油、煤焦油、樹脂)

38 高爐出鐵主溝料一般可分爲 、 和 三種,現在我廠大高爐一般採用的是 。

(普通墊溝料、澆注料、噴補料,澆注料)

39 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溫下抵抗爐渣侵蝕作用而不被損壞的能力。

(抗渣性)

40 INBA由 、導渣管、分配器、緩衝箱、 、皮帶等部分組成。

(粒化塔 轉鼓)

二、是非

1 生鐵可根據化學成分及其用途分爲鍊鋼生鐵、鑄造生鐵及鐵合金。( )

2 當煤氣與空氣混合,煤氣含量達到40~50%,就會發生爆炸。( ) ×

3 高爐休風率是指高爐休風時間佔日曆時間的百分數。( )×

4 高爐一代壽命是指從高爐點火開爐到封爐爲止的時間。( ) ×

5 鐵口泥套有保護鐵口異型磚套的作用。( ) √

6 鐵口上主兩側的風口直徑越大,長度越短,越有利於鐵口區活躍,有利於保護鐵口泥包。( )×

7 爐容越大,砂口各部位尺寸也大;相同爐容的高爐其砂口尺寸可以一樣大。( )×

8 長期休風的高爐,最後幾次鐵應適當加大鐵口角度。( )√

9 在實際生產中常用鹼性氧化物的含量與酸性氧化物的含量之比來表示爐渣性能。( ) √

10 出鐵過程中見下渣後要待鐵水面上積存了一定的下渣後才能把撇渣器砂牆推開。( ) √

11 在高爐冶煉過程中的還原劑有C、CO和H2。(  )√

12 高爐有效容積是指從爐底到爐喉上沿之間的爐內容積。( ) ×

13 爐前出鐵主溝的長短應根據高爐容積的大小來確定。( )×

14 無水炮泥是指在常溫下用二蒽油及防腐做結合劑壓制成的炮泥。( )

15 鐵口區域爐牆砌磚在高爐生產過程中是靠渣皮保護層來保護的。( )

×

16 生鐵中(Si)的含量與溫度有關,溫度升高時對(Si)的還原有利。( )

17 根據高爐強化程度,每次最大可能的出鐵量不應超過爐缸的安全容鐵量。( ) √

18 長期休風(封爐)開爐送風后,必須保持鐵口與爐缸上部貫通,以達到加熱鐵口區域的目的。(  ) √

19 根據新建及大修後後烘爐時用的煤氣導出管噴出的渣鐵情況可以確定出第一爐鐵的時間。( ) √

20 處理爐缸凍結時,開風口應按易捅開的風口送風。( )×

21 高爐內焦炭下降到爐身下部時由於溫度較高開始燃燒,放出熱量熔化礦石,到爐缸完成燃燒過程。( ) ×

22 鍊鋼用生鐵是Si≤1.00%,S≤0.07%的生鐵。( ) ×

23 磁鐵礦主要含鐵礦物爲磁性氧化鐵,其化學式爲Fe2O3。( )×

24 焦粉具有很高的抗渣性和耐火度,其抗腐蝕、透氣性良好,所以常作爲炮泥配料。( ) √

25 炮泥中的熟料粉是指未使用過的廢品粘土磚破碎而成的原料。( ) √

26 高爐烘爐時,在鐵口部位安裝煤氣導出管的主要作用是有利於烘烤鐵口通道和加熱爐底。( ) √

27 在鐵口深度正常時,若爐溫較高,鐵口要開小一些;若爐溫較低,鐵口要開大一些。( ) ×

28 渣鐵出淨的標誌就是實際出鐵量和理論出鐵量相符。( ) ×

29 在使用時,氧氣瓶與乙炔瓶的距離應在3米以外。( ) ×

30 高爐冶煉過程中,用碳作爲還原劑來還原鐵礦石的化學反應稱爲間接還原反應。( )×

31 爐渣的脫硫效果僅取決於爐渣鹼度的高低。( ) ×

32 設計中,出鐵主溝的長短與出鐵速度有關。( )√

33 爐涼時,爐前操作的中心任務一排除涼渣,涼鐵。( ) √

34 鐵口主要是靠堵口時打入的新泥形成泥包來保護的。( ) √

35 高爐冶煉過程中,用CO和H2作爲還原劑來還原鐵氧化物的化學反應稱爲直接還原反應。( ) ×

36 高爐烘爐前製作鐵口泥包的作用是防止烘爐時燒壞鐵口碳磚。( ) √

37 在處理爐缸凍結過程中,起初絕大部分風口均被堵死,隨着爐況好轉,逐漸增開送風口,爲避免爐況偏行,可先捅開鐵口對面的風口。( ) ×

三、單選

1 煤氣爆炸的條件是( )。

A:煤氣的濃度在爆炸範圍 B:遇明火或達到燃點以上高溫

C:上述兩者之和 C

2 爐子大涼,出鐵時鐵口眼應( )。

A:適當減小 B:適當加大 C:維護正常不變 B

3 瑩石作爲洗爐劑具有以下特點( )。

A:熔點高,吸收熱量多,侵蝕力大,能洗掉粘結物

B:熔點低,流動性好,侵蝕力大,能洗掉粘結物

C:因含量高,洗爐時可大幅度降低爐渣鹼度,即可提高生鐵質量,又可改善渣鐵流動性,從而洗掉粘度結物 B

4 溶劑在高爐冶煉中的作用是:( )。

A:提高爐渣鹼度,降低生鐵硫含量

B:降低爐渣鹼度,改善渣鐵流動性

C:使渣鐵分離,改善生鐵質量 C

5 生鐵中硫的來源是:( )。

A:全部由原料帶入 B:全部由燃料帶入 C:全部由爐料帶入

C

6 高爐渣中含量最多的化學成分是:( )。

A:SiO2和MgO B:MgO和AL2O3 C:CaO和SiO2

C

7 開爐料中大量配加白雲石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爐渣流動性 B:提高爐缸溫度 C:改善生鐵質量

A

8 爐缸容鐵係數的含義是( )。

A:考慮到爐況難行坐料時,上部固體物料直接進入爐缸要佔據一部分爐缸容積,故設一安全係數 B:考慮到爐缸內有死焦堆要佔據一部分爐缸容積,故設一安全係數 C:考慮到爐缸出現堆積或粘結的情況,時常發生其堆積或粘結物要佔據一部分爐缸溶積,故設一安全係數

B

9 高爐一代爐齡中鐵口角度的變化是:( )。

A:開爐後鐵口角度最好固定不變 B:由小到大逐漸增大

C:由大到小逐漸減小

B

10 高爐內型可分爲五段,自上而下依次是( )。

A:爐喉,爐腰,爐身,爐腹,爐缸

B:爐喉,爐身,爐腰,爐腹,爐缸

C:爐喉,爐腹,爐身,爐腰,爐缸

B

11 新制作的鐵口泥套不得超過出鐵口保護板,應在保護板內( )爲宜。

A:10~15mm B:15~20mm C:20~40mm

C

12 當鐵口深度正常時,開口機進鑽的深度應爲:( )。

A:不能直接鑽到紅點 B:可直接鑽到紅點

C:可直接鑽通出缺口

B

13 炮泥透氣性差,其原因可能是:( )。

A:瀝青少 B:粘土少 C:焦粉少

C

14 用於爐缸部位的冷卻器是( )。

A:冷卻板 B:冷卻壁 C:支梁式水箱

B

15 高爐煤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氮氣

C

16 綜合焦比是指( )。

A:冶煉一噸生鐵所消耗的焦碳量

B:冶煉一噸生鐵所消耗的燃料摺合爲焦炭的量

C冶煉一噸生鐵所消耗的焦碳量和焦丁量之和

B

17 重力除塵器上使用的煤氣切斷閥常採用( )。

A:閘板閥 B:錐形盤式閥 C:蝶板閥

B

18 富化煤氣通常是指在高爐煤氣中加入( )。

A:轉爐煤氣 B:發生爐煤氣 C:焦爐煤氣

C

19 高爐使用風溫越高,每提高100℃風溫降低焦比的幅度( )。

A:越大 B:越小 C:不變

B

20 冶煉1噸生鐵所需要的燃料總量稱爲( )。

A:焦比 B:燃料比 C:噴煤比

B

21 高爐在規定的工作時間內,平均每立方米爐容每天消耗的( )稱該高爐的冶煉強度。

A:乾焦量 B:礦石量 C:煤量

A

22 高風溫有利於降低( )。

A:焦比 B:煤比 C:焦比和煤比

A

23 高爐煤氣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 )。

A:H2 B:CH4 C:CO

C

24 高爐冶煉過程中,鼓入爐內的熱風與焦碳和噴吹燃料燃燒產生大量的高溫還原氣體是( )。

A:CO、CO2、H2 B:CO、H2 C:CO2、H2、N2

B

25 當煤氣與空氣混合,煤氣含量達到( ),溫度達到其燃點溫度時就會發生爆炸。

A:20~30% B:30~40% C:40~50%

C

26 高爐冶煉強度是指每晝夜( )所消耗的焦碳量。

A:每立方米高爐有效容積 B:每噸鐵

A

27 高爐生產的鐵水其比重在計算時一般取( )。

A:7000kg/m3 B:8000kg/m3 C:9000kg/m3

C

28 爲提高炮泥的可塑性,在碾泥配比中可適當增加( )。

A:熟料 B:粘土 C:焦粉

B

29 在碾制無水炮泥時,加入的( )是製品的綜合劑。

A:水 B:二蒽油或防腐油 C:焦粉

B

30 高爐突然停風后造成風口、風管嚴重灌渣時,應儘快把( )打開。

A:鐵口 B:渣口 C:窺孔大蓋

C

四、多項選擇

1 爐襯破損的基本條件是:( )

A.熱力作用 B.沖刷 C.化學作用 D.物理(壓力)作用

A C D

2 高爐爐襯的作用是: ( )

A.構成爐型 B.抵抗渣鐵侵蝕 C.減少熱損失 D.保護金屬設備

A B C D

3 風口小套損壞的原因有: ( )

A.渣鐵接觸燒懷 B.噴煤磨損 C.熱風燒損 D.風口存在龜裂和砂眼

A B D

4 冷卻水漏入爐內的危害有: ( )

A.造成爐涼或凍結 B.高爐結厚 C.爐溫升高 D.產生大量H2,對冶煉有利

A B

5 風口裝置由( )組成。

A.風口水套 B.熱風圍管 C.彎管 D.直吹管

A C D

6 新式風口的種類有: ( )

A.雙腔式風口 B.空腔式風口 C.螺旋式風口 D.斜風口

A C D

7 風口損壞的形式有: ( )

A.熔損 B.燒損 C.破損 D.磨損

A C D

8 耐火材料能承受溫度急劇變化而( )的能力叫耐急冷急熱性。

A.不破裂 B.不軟化 C.不熔化 D.不剝落

A D

9 一般用( )來評價耐火材料體積穩定性。

A.膨脹量 B.收縮量 C.殘餘膨脹 D.殘餘收縮

C D

10 耐火材料在高溫下抵抗爐渣侵蝕作用而不被破壞的能力叫( )

A.抗渣性 B.耐火度 C.化學穩定性 D.耐腐蝕性

A C

11 出鐵時鐵口有潮泥,應( )

A.抓緊出鐵 B.避免鑽漏 C.烤乾潮泥出鐵 D.人工出鐵

B C

12 出鐵時,看鐵水罐的操作人員應根據( )及時改罐。

A.鐵水溫度 B.鐵水流動性 C.鐵流大小

D.鐵水面在鐵水罐中的位置

C D

13 鐵口泥套必須: ( )

A.堅固 B.完整 C.適宜 D.乾燥

B C

14 撇渣器要求( )

A.渣鐵暢流 B.不憋渣 C.鐵溝不過渣 D.渣溝不過鐵

C D

15 無水炮泥的結合劑有: ( )

A.二蒽油 B.耐火黏土 C.防腐油 D.樹脂

A C D

16 爐前常用的炮泥有: ( )

A.套泥 B.有水炮泥 C.無水炮泥 D.黏土泥

B C

17 正點出鐵的內容是指( )

A.在規定時間內打開鐵口 B.控制好鐵流

C.在規定時間內出完鐵 D.在規定的時間內堵上鐵口

A C

18 引起鐵口過淺的原因有: ( )

A.渣鐵出不淨 B.打泥量少 C.下渣量少 D.炮泥質量好

A B

19 維護好鐵口的措施有: ( )

A.放好上渣 B.全風堵口 C.固定適宜鐵口角度 D.少打泥

A B C

20 當前採用的高爐渣水淬工藝流程有: ( )

A.沉渣池法 B.底濾法 C.INBA法 D.拉薩法

A B C D

21 造成撇渣器凝結的原因是: ( )

A.爐涼鐵水溫度低 B.出鐵時間間隔時間長

C.撇渣器保溫不好 D.加保溫料過多

A B C

22 水渣衝製作業的要求有: ( )

A.水速 B.渣水比 C.衝渣水溫 D.衝制壓力

B C D

23 降低爐渣黏度的措施有: ( )

A.降低溫度 B.提高鹼度 C.增加CaF2的含量D.增加MnO的含量

C D

24 高爐生產時,鐵口主要受到( A B C D )等的破壞作用

A.高溫 B.機械沖刷 C.紊流沖刷 D.化學侵蝕

25 爐渣的融化性常用( )來表示

A.熔化溫度 B.軟化溫度 C.熔化性溫度 D.軟化溫度區間

A C

26 爐前用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有: ( )

A.耐火度 B.熔化溫度 C.抗渣性 D.熔化性溫度

A C

27 促進硅還原的措施有: ( )

A.提高爐渣鹼度 B.增加爐渣中SiO2的數量

C.提高高爐下部溫度 D.降低高爐下部溫度

B C

28 高爐操作的基本任務有: ( )

A.熱制度 B.點火制度 C.裝料制度 D.出渣制度

A C

29 無鍾爐頂的布料方式有: ( )

A.環行布料 B.扇行布料 C.螺旋布料 D.圓錐布料

A B C

30 直接觀察判斷爐況的方法有: ( )

A.看風口 B.看軟熔帶形狀 C.看出鐵 D.看煤氣成分

A C

31 失常爐況的基本類型有: ( )

A.煤氣流分佈失常 B.邊緣發展 C.爐冷 D.熱制度失常

A D

32 處理高爐結瘤的方法有: ( )

A.洗爐法 B.炸瘤法 C.熔化法 D.人工清理法

A B

33 高爐冶煉使用的含鐵礦石有: ( )

A.赤鐵礦 B.褐鐵礦 C.菱鐵礦 D.白雲石

A B C

34 使人煤氣中毒的氣體有: ( )

A.高爐煤氣 B.焦爐煤氣 C.天然氣 D.轉爐煤氣

A D

35 高爐爐渣鹼度的表示方法有: ( )

A.SiO2/CaO B. CaO/ SiO2

C.(CaO+MgO)/ SiO2 D.CaO/Al2O3

B C

36 爐渣的主要成分有: ( )

A.CaO B.MgO C.MnO D.SiO2

A B D

37 高壓全風堵口的意義是: ( )

A.有利於爐況順行 B.有利於泥包的形成

C.有利於出淨渣鐵 D.有利於鐵口維護

A B D

38 高爐爐渣中的鹼性氧化物有: ( )

A.SiO2 B.CaO C.MgO D. Al2O3

B C

39 富鐵粉、鐵精粉人工造塊的主要方法有: ( )

A.燒結 B.焦化 C.球團 D.鍊鐵

A C

40 對鋼材質量有害的元素有: ( )

A.錳 B.鋁 C.硫 D.磷

C D

五、辨析題

1 高爐發生爐缸”凍結”時應採取降低風溫措施。(×)

原因:高爐發生爐缸“凍結”時,應儘可能提高爐缸溫度,將凝固的渣鐵化開,排出爐外,以利於高爐接受風量,儘快使上部淨焦和輕料到達爐缸,因此,應保持較高風溫。

2 若鐵口過深,出鐵時間長時,可改用大鑽頭開鐵口。(√)

原因:鐵口過深時,按正常情況開鐵口,會造成鐵流過小,延長出鐵時間,爲保證按時出淨渣鐵,可將鐵口孔道開大些,用大鑽頭,以保持正常的鐵水流速。

3 開鐵口時,發現有凝鐵,應用氧氣燒開。(√)

原因:因爲鐵口中有凝鐵時,會造成鑽不開鐵口而損壞鑽頭,因此,應用氧氣燒,將凝鐵化開。

4 新建及大修後在烘爐以前在鐵口孔道上安裝煤氣導出管的主要作用是導出煤氣。(×)

原因:烘爐的重點是爐缸和爐底,安裝煤氣導出管可把熱風引向爐底,並可保證加熱均勻,從而保證爐缸爐底的烘爐質量。

5 用噴吹量調整爐溫不如風溫或溼分見效迅速。(√)

原因:用噴吹量調整爐溫時,有熱量滯後現象,而用風溫或溼份調整爐溫時,直接影響爐缸的熱量收入與支出,對爐溫的影響很快就能顯現出來,所以用噴吹量調整爐溫不如風溫或溼分見效迅速。

6 出鐵過程中跑大流,應改用小鑽頭。(×)

原因:出鐵中,已跑大流,用小鑽頭來控制鐵口孔道已沒有意義,應將主溝和鐵溝加高,加強出鐵的監視,及時倒罐放鐵,防止發生事故。

7 正常的鐵口深度等於鐵口區域整個爐牆的厚度。(×)

原因:正常的鐵口深度應等於鐵口區整個爐牆的厚度加泥包的厚度,應爲鐵口區域整個爐牆厚度的1.2~1.5倍。

8 開爐後,第一次鐵撇渣器就可以進行悶撇渣器操作。(×)

原因:開爐第一次鐵,由於鐵水溫度較低,而撇渣器本身溫度也低,此時若進行悶撇渣器操作,易造成鐵水在撇渣器中散熱過多凝死撇渣器而無法正常進行出鐵操作,因此,要等爐溫正常,而撇渣器也具有較高物理熱後,再進行悶撇渣器操作。

9 焦碳是高爐冶煉的原料,主要作用是提供熱量,所以焦碳只要含碳高,粉末多點也沒關係。(×)

原因:焦碳在爐內起發熱劑還原劑和料柱骨架的作用,如果焦碳中粉末多,會影響焦碳作爲骨架的作用,造成高爐料柱透氣性變差,影響高爐順行,所以焦碳不但要求含碳高,粉末也要少。

10 在清理渣溝時,可將渣塊打碎後丟入衝渣水溝,以便順水衝入渣池。(×)

原因:渣溝有渣塊,在衝渣時易造成渣溝堵塞,影響衝渣,因此應將渣塊從渣溝中清出。

11 鐵口主要靠堵口時打入的新堵泥形成泥包來保護。(√)

原因:出鐵過程中,渣鐵會將鐵口內側衝刷成喇叭口形,出完鐵後,通過炮泥打入新泥,將沖刷的喇叭口彌補上,形成泥包,保護鐵口,保持正常的鐵口深度。

12 冶煉鑄造鐵時,生鐵含硅高,鐵水對泥包與孔道的機械沖刷小,因此,鐵口深度比較穩定。(√)

原因:冶煉鑄造鐵時,生鐵變粘,流動性變差,對泥包與孔道的機械沖刷減小,有利於鐵口的維護,因此 ,鐵口深度比較穩定。

13 FeO是含鐵化合物,燒結礦中FeO越高越好。(×)

原因:由於FeO難還原,燒結生產中,一般用FeO的含量表示燒結礦的還原性。FeO含量越高,燒結礦還原性月越差,因此,燒結礦中FeO越低越好。

14 長期虧料線作業,會使爐溫降低。(√)

原因:長期虧料線作業,爐料與煤氣的接觸時間減少,爐料沒有很好地預熱和還原,到達下部,熔化還原消耗的熱量多,使爐溫降低。

15 爐涼時,爐前操作的中心任務是儘快排除渣鐵。(√)

原因:儘快排放涼鐵渣,可減少渣鐵在爐內的凝固,這樣才能保持高爐送風,使上部裝入的淨焦或輕料儘快到達風口,以達到恢復爐缸溫度的目的。

16 鐵口深度的變化對渣鐵出淨的程度無明顯影響。(×)

原因:鐵口深度過淺和過深時,都會造成渣鐵出不淨,只有保持正常的鐵口深度,才能保證出淨渣鐵。

17 水力衝渣時,衝渣質量的好壞,只與水壓、水量有關,與水溫無關。(×)

原因:水渣沖刷作業三要素爲渣水比,衝制壓力、衝渣質量的好壞,與水壓、水量和水溫都有關。

18 有水炮泥與無水炮泥的區別主要是指水分的多少。(×)

原因:有水炮泥與無水炮泥的區別主要是指使用的結合劑不同,有水泥炮用水作爲結合劑,無水炮泥用二蒽油或防腐油做結合劑。

19 M10(%)表示焦碳耐磨強度指標。(√)

原因:測量焦炭強度是通過轉鼓試驗,轉鼓試樣經篩分後,用小於10㎜的焦炭佔焦炭試樣的重量百分數作爲耐磨強度指標,用M10表示。

20 高爐大、中修時,都需要進行爐缸放殘鐵工作。(×)

原因:高爐在大修時,需要進行爐缸放殘鐵工作,而中修主要是更換風口以上的設備,不需要進行爐缸放殘鐵工作。

21 當高爐冶煉強度一定時,降低焦比就意味着提高生鐵產量。(√)

原因:高爐生產的利用係數與冶煉強度成正比,與焦比成反比,因此高爐冶煉強度一定時,江都焦比可提高生鐵產量。

22 改變風口長度,可調節邊緣與中心氣流。(√)

原因:改變風口長度,可改變燃燒帶在爐內的位置,從而使煤氣流向邊緣或中心發展。

23 噴吹物在爐內燃燒消耗鼓風中的氧氣,因此增加噴吹量料速加快,減少噴吹物料速降低。(×)

原因:噴吹物在爐內燃燒消耗鼓風中的氧氣,因此增加噴吹量,會使爐內燃燒的焦炭量減少料速降低,而減少噴吹量時料速會提高。

24 當鐵口連續過淺時,決定將鐵口正上方風口堵死。(√)

原因:將鐵口正上方風口堵死後,堵死的風口前沒有迴旋區,鐵口前形成焦炭柱,渣鐵對鐵口泥包和周圍爐牆的沖刷磨損作用大大減弱,有利於泥包的形成,可很快恢復正常的鐵口深度。

25 鑄造生鐵是由[Si]含量小於1.25%的Fe、Mn、P、S、O等元素組成的合金。(×)

原因:鑄造生鐵與鍊鋼生鐵是以含硅量來區分的,[Si]含量大於1.25%的是鑄造生鐵,因此,鑄造生鐵是由[Si]含量大於1.25%的Fe及Mn、P、S、C等元素組成的合金。

26 爐前的出鐵主溝的長短應隨着出鐵速度的增加而需加長。(√)

原因:鐵水流速越快,越不利與渣鐵分離,當出鐵速度增加而主溝長度不變時,易造成渣鐵在進入撇渣器前沒有很好的分離而使鐵中帶渣,因此,爐前出鐵主溝的長短應隨着出鐵速度的增加而需加長。

27 間接還原是放熱反應,所以發展間接還原可以降低爐內熱消耗,對減少發熱劑使用有利,因此應爭取100%間接還原。(×)

原因:間接還原是放熱反應,所以發展間接還原可以降低爐內熱消耗,對減少發熱劑的碳使用有利,但間接還原作爲還原劑的碳消耗多,因此,100%間接還原對降低焦比不利。

28 洗爐料洗爐使用於高爐上部結瘤。(×)

原因:洗爐料洗爐是靠降低爐渣熔點,提高爐渣流動性來洗掉粘結物,而在高爐上部還沒有液態爐渣出現,因此,高爐上部結瘤一般都採用煤氣流沖刷和炸瘤的方法去除。

29 鐵礦石的還原性是指礦石被炭(C)還原的難易程度。(×)

原因:鐵礦石的還原性是指礦石被氣體還原劑(CO和H2)還原的難易程度。

30 高爐裝料制度的主要內容是指料線和礦批。(×)

原因:高爐裝料制度的主要內容是指裝入順序、料線和礦批。

六、問答

1 試述鐵口爆炸的原因。

答案:①出鐵口嚴重潮溼,連續過淺,長期維護不好。

②由於砌磚質量不好,鐵水由縫隙滲入,燒壞冷卻壁,造成鐵口孔道嚴重潮溼,處理不當,出鐵時導致鐵口爆炸。

③新建高爐投產後,烘爐不好,爐殼無排氣孔,磚襯中水分積聚到鐵口區域,出鐵時造成鐵口爆炸。

2 試述撇渣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①利用渣鐵密度不同,熔渣比鐵輕(渣:2.06t/m3,鐵:7.0t/m3),浮在鐵水上面。

②利用撇渣器外口的一定高度,是大閘前後保持一定的鐵水深度,過眼連通主溝和小井,僅能通過鐵水。

③大閘起擋牆的作用,熔渣被擋在大閘前,浮在鐵水上,流入下渣溝。

3什麼叫間接還原、直接還原?

答案:間接還原:在高爐中,以CO(或H2)爲還原劑,氣相產物爲CO(或H2O)的還原反應。

直接還原:高爐中利用固定碳作爲還原劑,生成的氣相產物爲CO的還原反應。

4 無水炮泥的特點有哪些?

答案:①無水炮泥用二蒽油(或防腐油)作黏結劑,在一定溫度下(一般爲60~120℃)液化和黏土作用,使各種配料結合在一起成泥狀,並具有一定可塑性(溫度低於60℃時冷凝使炮泥硬化)。

②在高溫作用下,結合劑先液化使堵泥變軟,繼之揮發分揮發,最後遊離碳結焦。結焦後堵泥熱硬形成高溫結構強度,從液化變軟到結焦變硬,大約須要5~40 min,因此,使用無水炮泥時,要在堵上鐵口40min後再退炮。

5 維護鐵口的措施有那些?

答案:①按時出淨渣鐵,全風堵鐵口。

②放好上渣。

③嚴禁潮鐵口出鐵。

④打泥數量穩定適當。

⑤固定適宜的鐵口角度。

⑥改進炮泥質量。

⑦保持鐵口泥套完整。

6 爐前操作的任務主要有哪些?

答案:①配合爐內操作,出淨渣鐵,保證爐況順行,確保安全生產。

②維護好渣口、鐵口、撇渣器、泥炮、開口機等爐前設備。

③在高爐工長的指揮下,更換風口和其他冷卻設備。

7 爐前操作指標有那些?

答案:出鐵正點率=

×100%

鐵口深度合格率=

×100%

高壓(全風)堵口率=

×100%

出鐵均勻率=

×100%

8 引起鐵口連續過淺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①長期不能按時出淨渣鐵導致鐵口連續過淺。

②堵口時打泥壓力低或冒泥,打入泥量少,而形不成完整的泥包,導致鐵口過淺。

③炮泥質量差,粒度過粗或水分配比失調,堵泥不能承受渣鐵液的沖刷侵蝕而造成鐵口連續過淺。

④鐵口區域冷區設備漏水,造成潮泥出鐵,易使鐵口過淺。

⑤爐況長期不順,下渣量過大,炮泥質量差,潮鐵口出鐵等,也會導致鐵口過淺。

9 固定適宜鐵口角度操作的意義是什麼?

答案:①保持一定距離的死鐵層厚度,有利於保護爐底和出淨渣鐵。

②堵鐵口時鐵口孔道內存留的渣鐵可全部流回爐缸,保持鐵口清潔,便於10 開鐵口操作。16.簡答氧氣燒開鐵口的原理。

答案:殘鐵、堵泥以及鐵渣凝結物,在高溫下與氧發生氧化反應,生成FeO和CO2並放出大量熱。FeO與堵泥中的氧化物(SiO2、Al2O3等)生成高氧化鐵渣,在燒氧氣的高溫下成爲液態,流出鐵口孔道。因其流動性差,凝固溫度高,流出鐵口後很快凝結。

11 試述殘鐵口位置確定的意義及基本原則。

答案:爲便於停爐後大修,積存於鐵口中心線以下的鐵水(通常稱殘鐵)在停爐時應當放出來。放淨殘鐵,需要比較準確地估算出爐底侵蝕深度,定出殘鐵口位置。

殘鐵口位置的選擇必須慎重,一方面要保證爐缸裏的殘鐵儘量出淨,另一方面要保證出殘鐵操作安全、方便。

12 更換風口時有那些注意事項?

答案:①更換風口時,必須放淨渣鐵後,才能進行休風;②更換風口時,有氧氣時應注意嚴禁燒壞各套的接觸加工面;③更換各部位的球面接觸應上嚴下正不能漏風;④備品備件及使用工具齊全,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基礎上應爭取較 短時間換完。

13 試述INBA轉鼓工作原理。

答:轉鼓得工作原理是水渣由粒化塔格柵底部得出水口經過導渣管流入轉鼓進行脫水,水經過過濾網落入轉鼓下的熱水池,經過大量脫水後的水渣依靠轉鼓內的提渣網提起一定高度後,靠重力落到穿過轉鼓的皮帶運輸機上,最後運致水渣堆場。

14 高爐一般使用的耐火泥料主要有哪幾種?

答:主要有六種:粘土、焦粉、熟料、瀝青、二蒽油、防腐油。

出鐵前檢查鐵罐的內容有哪三項?

答:首先檢查鐵罐是否對正對好、罐內是否有水或潮溼物、鐵罐是否破損等。

主溝的構造是什麼?

答:。

什麼是鐵口合格率?

答:鐵口深度合格的出鐵次數與總出鐵次數之比。它是衡量鐵口維護好壞的標誌。

15 高爐內爐料以狀態的不同可劃爲哪五個區域?

答:可劃分爲:塊狀帶、軟熔帶、滴落帶、風口帶、渣鐵貯存區。

16 出鐵口的構造包括哪幾部分?

答:鐵口框架、保護板、磚套、泥套、出鐵孔道、泥包。

17 爲何渣鐵連續出不淨時,鐵口將越來越淺?

答:如果渣鐵沒有出淨,鐵口前存在着大量的液態渣鐵,打入的堵泥被渣鐵漂浮四散,不但不能形成泥包,而且連鐵口孔道里端的喇叭口也彌補不上,只是封住了喇叭口以外的鐵口孔道,使鐵口深度下降。下次出鐵時,在渣鐵的沖刷侵蝕作用下,喇叭口越來越大,越來越向外擴展。渣鐵連續出不淨時,鐵口將越來越淺。

18 鐵口保持一定角度的意義是什麼?

答:⑴、保持一定的死鐵層厚度,有利於保護爐底和出淨渣鐵。⑵、堵鐵口時鐵口孔道內存留的渣鐵可以全部流回爐缸,保持鐵口孔道的清潔,避免有渣鐵粘附與新打入的堵泥分層。

19 出鐵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答:⑴、檢查鐵口泥套深度是否合格且完整好用,發現破損或不合適時應及時修補(或重做)並烤乾;⑵、每次出鐵前開口機、泥炮等機械設備都要試運轉,檢查是否符合出鐵要求;⑶、將鐵溝和下渣溝中的砂牆打好並烤乾,打好撇渣器的砂壩和沙閘。鑽鐵口前把撇渣器內鐵水錶面的殘渣凝蓋打開,保證撇渣器的大閘前後流鐵暢通;⑷、檢查渣鐵溝嘴是否完好,鐵罐是否配到、罐位正不正、有無壞罐、罐內有沒有水或潮溼的雜物等,發現問題及時聯繫並妥善處理;⑸、每次出完鐵堵口拔回泥炮後,泥炮內應立即裝滿泥,並頂緊打泥活塞,裝泥時不要把凍泥(冬季時)、硬泥和太軟的泥裝進炮內。

20 判斷渣鐵是否出淨的根據是什麼?

答:⑴、按料批計算的理論出鐵量和實際出來的鐵水量基本相符,不應超過允許的鐵量差;⑵、在鐵口深度正常的情況下,有大量的煤氣、渣鐵從鐵口吹出,噴射範圍接近或超過撇渣器大閘。

21 新做或修補鐵口泥套時應注意什麼?

答:⑴、使用小沿炮頭的高爐,做泥套時扣進深度一定要大於200毫米,以免深度不夠,壓炮時將新泥套壓“飛”;⑵、如果鐵口工作失常、渣鐵又未出淨,修補泥套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渣鐵自動漏出發生人身事故和其他事故。

22 什麼是無水炮泥?

答:用二蒽油或防腐油做結合劑壓制成的炮泥叫無水炮泥。

23 炮泥應具有的理化性能有哪些?

答:⑴、較高的耐火度;⑵、具有迅速乾燥的能力,乾燥後收縮小、體積穩定;⑶、在常溫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高溫下具有較高的強度;⑷、抗熔渣化學侵蝕性能好;⑸、不粘渣、鐵、有利於保持鐵口孔道的清潔。

24 如何防止跑大流?

答:爲防止發生跑大流,首先要維護好鐵口,保持住鐵口的正常深度,避免過淺。要努力出淨渣鐵,避免爐缸內積存的渣鐵過多。如果渣鐵連續幾次出不淨,應適當減風控制料速。在鐵口淺噴的早時,必要時應減風低壓出鐵,力爭出淨。在開鐵口操作中,也要精心操作,正確地掌握好鐵口眼的大小。嚴禁潮鐵口出鐵,出鐵前採取一些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25 發現泥套破損後應如何處理?

答:出鐵過程中發現泥套破損後,炮嘴用硬泥糊上,炮頭纏石棉繩,渣鐵罐留有餘地,提前堵口。堵口時如打不進去泥,高爐應立即減風,確保及時堵上鐵口。以免發生渣鐵淌到地上的事故。

26 液壓泥炮的主要優點是什麼?

答:⑴、液壓傳動設備體積小而輕,能力大;⑵、節省電力、簡化電控設備,可不用大型電動機;⑶、結構簡單、傳動平穩、安全、結構緊湊,便於爐前操作及維護;⑷、液壓機械能自行潤滑,對設備的維護有利。

27 鐵口失常的原因有哪些?

答:⑴、鐵口過淺;⑵、鐵流過小;⑶、鐵流過大;⑷、鐵口眼被殘渣鐵及焦炭堵塞;⑸、泥套過淺;⑹、鐵口潮;⑺、鐵口角度過大;⑻、鐵口孔道長期過斜;⑼、泥炮故障,長期跑泥;⑽、炮泥質量差。

28 鐵口連續過淺的處理方法?

答:當鐵口連續過淺時,出鐵時開口應小些,爲防止“跑大流”,渣鐵出不淨時,應改常壓或減壓出鐵,適當加大堵口的泥量,但在出鐵時一定要烤乾,嚴防帶潮泥出鐵,必要時應將鐵口上方的風口縮小或加長甚至臨時堵泥,並採取減風或改煉鑄造鐵,直到鐵口深度恢復到正常爲止。

29 人工堵口如何操作?

答:渣鐵出淨,酌情減風低壓或休風后,先用鐵板蓋上主溝,上面覆蓋河沙。由三人協助操作,用鐵叉叉起泥球錐尖向前對準鐵口眼儘可能往裏送,拔泥叉後用平頭堵耙頂住泥球,用大錘打堵耙杆的端頭,把泥頂進鐵口孔道里,然後退出堵耙,叉起第二個泥球,同樣打進鐵口眼裏。如此反覆操作,直到鐵口眼堵滿炮泥封上鐵口爲止。

30 爐子大涼對爐前操作有哪些要求?

答:⑴、爲保持渣口順利放渣,應勤堵勤放,一旦堵死,應迅速採取措施,以放上渣爲主;⑵、鐵口儘量開大,噴吹鐵口,使之多放涼渣鐵,消除風口湧渣;⑶、加強風口、吹管的監視工作,防止自動灌渣燒出;⑷、保持小坑暢通,必要時一爐一放殘鐵或做好臨時小坑;⑸、及時清理好出鐵現場,保證隨時出鐵。

31 長期休風、封爐復風后出鐵時爐前如何操作?

答:⑴、鐵口噴煤氣時間儘量長些,爭取到鐵口見渣爲止;⑵、隨時注意風口變化,如果發現料尺過早自由活動及風口湧渣現象,儘早打開鐵口;⑶、當凝固的渣焦層很厚,用炸藥也無效時,應立即組織在臨時鐵口出鐵,同時留一部分人繼續燒鐵口;⑷、鐵口燒開但鐵流涼而小時,應將鐵水擋在主溝內,以免在撇渣器冷凝。

32 生鐵有哪些種類?

答:生鐵一般分三大類:即供鍊鋼用的鍊鋼鐵、供鑄造機件和工具用的鑄造鐵以及做鐵合金用的高爐錳鐵和硅鐵。

33 高爐常用的鐵礦石有哪幾種?

答:高爐常用的鐵礦石有赤鐵礦、磁鐵礦、褐鐵礦、菱鐵礦四種。

34 焦炭在高爐生產中起什麼作用?

答:⑴、提供高爐冶煉所需的大部分熱量;⑵、提供高爐冶煉所需的還原劑;⑶、焦炭是高爐料柱的骨架;⑷、調態生鐵成分,一部分碳將爲生鐵吸收。

35 什麼是綜合冶煉強度?

答:將一晝夜噴吹的燃料量摺合成焦炭量與焦炭量相加後與有效容積之比叫做綜合冶煉強度。

36 什麼是休風率?

答:是高爐休風停產時間佔規定日曆作業時間的百分數。

37 對燒結礦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答:強度好、料度均勻、粉末少、還原性好、品位高、鹼度合適、有害成分少、化學成分穩定。

38 高爐強化冶煉包括哪些內容?

答:高爐強化冶煉是指使高爐生產達到高產、優質、低耗的一系列技術措施,主要包括精料、高冶煉強度、高頂壓、高風溫、噴吹燃料和富氧鼓風等。

39 什麼是鐵量差?怎樣計算鐵量差?

答:鐵量差是指按料批計算的理論出鐵量與實際出鐵量之差。

鐵量差n=T理-T實

七、計算

1 已知某爐爐缸直徑D=10.6m,爐底最大侵蝕深度爲1240mm,停爐前鐵口深3m,角度10゜,原設計死鐵層深度爲2.1m,求殘鐵量。T殘=π/4×hKD2r鐵

解:T殘=0.6×10.62×3.14\4×7.0×h

h=X+α-L X=最大侵蝕深度 α=2.1

L=鐵口深度sinα=3m×sin10゜=0.52

h=1.24+2.1-0.52=2.82

T殘=0.6×112.36×3.14/4×7.0×2.82=1044.67(t)

答:略

2 某2200m3高爐,礦批爲50t/批,焦批11500kg/批,每小時下料8批,噴煤30t/小時,日產鐵量5700t,計算該爐焦比、煤比、噸鐵消耗的原料量。

解:每日消耗的各種料量分別爲:

礦:50×8×24=9600(t)

焦:11500×8×24=2208000(kg)

煤:30000×24=720000(kg)

若煤的置換比0.8計算綜合冶強:

綜合冶強=2208000+720000×0.8/2200=1.27(t/m3.d)

焦比:2208000/5700=387kg/t

煤比:720000/5700=126kg/t

噸鐵礦耗:9600/5700=1.68t/t

答:略

3 某爐綜合焦比480kg/t,每批鐵量30.0t,若風溫從1100℃降到1000℃,求每批焦炭的變動量。設100℃風溫影響焦比4.0%

解:調焦量=480×0.04×30=576(kg/批)

答:略

4 自然鼓風,溫度f=0%,風口每燃燒1kg碳產生的風量。⑵、自然鼓風溫度f=1.0%時,風口每燃燒1kg碳產生的風量。⑶、富氧Q2=2.0%,f=0時,風口每燃燒1kg碳的風量。

解:⑴、需要氣量:0.9333/0.21=4.44(m3/kg)

⑵、V風=0.9333/(0.21+0.295)×1=4.3837(m3/kg)

⑶、富氧2%,f=1%時,

V風=0.9333/Q2(1-f)+0.5f

=0.9333/(0.22+0.28×0.01)×1=4.189(m3/kg)

答:略

5 已知鼓風溼度爲f=2%,計算100m3溼風所生成的爐缸煤氣量。

解:VCO=2×100×(0.21+0.29×0.02)=43.16(m3)

VH2=f×V風=0.02×100=2(m3)

VN2=0.79×(1-f)×V風=0.79×(1-0.02)×100=77.42(m3)

V總=122.58(m3/100m3)

答:略

6 某高爐入爐焦比550kg,焦炭含碳量85%,設風口處焦炭燃燒率爲70%,自然鼓風f=2%時,計算每冶煉噸鐵消耗的風量。

解:V風=0.9333/(0.21+0.29f)×K×CK×K中

=0.9333/(0.21+0.29f) ×550×0.85×0.70

=1415.4(m3/t鐵)

答:略

7 計算冶煉週期t,已知等高爐有效容積2200m3,每班料批62批,每批料體積爲50m3,爐料在爐內的壓縮率按12%計算,求冶煉週期。

解:t=24V效/nv(1-c)

=24×2200/62×50×(1-0.12)=14/3=6.45(小時)

答: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