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封建帝王真正統治萬民的手段不是儒術,而是《商君書》的馭民五術。

那麼這馭民五術分別是什麼,爲何歷代帝王都將《商君書》作爲必讀之書,小編在此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弱民之術

《商君書》曰:民強國弱,民弱國強。治國之道,首在弱民。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防止民間力量強大,對國家權威形成挑戰。

將民間力量壓制最低,是治國的首要條件。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繳民間兵器,將收繳上來的天下之兵熔化後,鑄造十二金人震懾天下萬民。

民爲魚肉我爲刀俎,不讓民間藏兵,達到削弱民間力量的目的。

二、貧民之術

《商君書》曰:家有餘食,則逸於歲。商鞅認爲來百姓如果家裏有存糧,則會貪圖享受安逸的生活,就不會積極地去耕種。

商鞅認爲只有是百姓“家無積粟”,纔會積極開發土地。

戰國時期秦國稅費是十稅五的重稅,其他諸侯是十稅三。

商鞅認爲:民富國貧,民貧國富。此之謂也!所以很多人認爲商鞅之法乃苦民之法,卻是強國之道。

三、疲民之術

直白的講疲民之術,就是不能讓老百姓空閒下來。

商鞅認爲老百姓耕地的時候,應該像驢子拉磨一樣,將耳朵塞上、眼睛蒙上,嘴巴堵上,專心一致的耕種。

再深一步分析,就是讓老百姓專心務農,不能心生雜念。

只有讓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長久不歇息的勞作,處於長久的疲憊狀態,就不會有想造反的心思。

四、辱民之術

《商君書》曰:民辱則尊官。在階級社會人的身份有貴賤之分,社會地位有等級之別。

商鞅認爲只有進一步深化等級身份,統治者才能更好的駕馭萬民。

因此商鞅主張用嚴酷的刑法,來強化對百姓犯法的懲罰。

秦簡規定老百姓家養的牛瘦了幾斤,就是犯罪,可見秦法對百姓的刑法之嚴厲。

五、愚民之術

《商君書》曰:民愚則易治。統治階級要想更好的統治萬民,必須對老百姓進行教化。

讓百姓眼不能亂看,耳不能亂聽,嘴不能亂說,禁錮人的一切思想。

當然對於封建帝王來說,老百姓沒有思想最好,只做一個行屍走肉般的木偶最好。

因此封建統治者大都實行文化專制,來控制人的思想,讓老百姓愚昧無知。

由此可見《商君書》中,商鞅給統治階級建議的馭民五術,無疑是封建帝王統治萬民最好的帝王之術,因此也成爲歷代帝王的必修之術。

由於封建王朝對外主張的是忠君愛民的儒術之道,對於法家的馭民之術只能祕而不宣。

《商君書》一度被封建統治者視爲禁書,成爲只能是皇帝才能看的書。

因此封建統治的內涵,其實是外儒內法。

所以說,神馬仁義道德,所謂的盛世明君們的帝王權謀不過是一堆垃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