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翠鸟资本

*ST华泽(000693.SZ)27晚公告称,因公司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将于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期限届满后次一交易日(即2018年5月2日)起被实施停牌。为什么该公司无法在原定期限披露年报和一季报呢?原来是公司付不起审计费!我们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顺便回顾一下这家公司的那些往事。

公司没钱付审计费

公告显示,*ST华泽董事会一直“高度重视年审机构的选聘工作”,并在3月12日前主动联系多家机构均因本公司现实情况复杂且关键股东意见不一致而被拒绝(是不是很惨?)。

3月上旬,公司二股东(王涛,持股比例15.49%)推荐大华所考察公司,大华所的审计方案建立在二股东“能尽快实现对被审计集团的控制之下,尤其是财务控制和经营控制,否则会因审计范围受限而无法实现预期的审计目的”。

与此同时,大股东(王辉,持股比例19.77%)推荐了亚太所。由于公司无现金可用,两大股东均表示其愿意支付由其所推荐的审计机构的审计费。

2018年3月14日,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聘请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2017年度报告审计机构的议案》。期间,亚太所负责人拜访了二股东有关领导,之后亚太所向公司新提出要全款付清审计费用方可入场。

在大股东已支付约58万元近30%的费用情况下,公司董事会将前述议案交予2018年4月4日召开的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获得通过。

此后,*ST华泽董事会继续解决余款问题,但因公司现状而无法筹措资金;公司同时向大、二、三股东等关键股东请求资金支援,二股东明确拒绝,其他股东没有表达态度。由此审计机构迟迟不能进场,公司无法按期完成定期报告。

至4月25日,公司大股东向亚太所全额垫付审计费。同日,亚太所函复公司,拟于5月2日进场审计,并计划6月28日出具审计报告。

从以上公告内容不难看出,二股东显然不着急,似乎不是很在乎公司被暂停上市,最后是大股东垫付了审计费用才使得亚太所可以进场开工。

补充一点,*ST华泽2016年年度报告的审计机构是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费用是90万元。

公司5位高管质疑三季报

现在我们来回顾下这家公司的往事。

*ST华泽于1997年2月上市,所属行业为低镍镍铁、硫酸镍及副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相关有色产品的经营贸易。翻开*ST华泽的改名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公司股票令人眼花缭乱的曾用名:ST华泽,华泽钴镍(2014),*ST聚友,S*ST聚友,聚友网络(1999),泰康股份(1997-1999)。

该公司第一次被暂停上市发生在2007年,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数,2007年4月27日收盘后,公司股票被“暂停上市”,名称改为“*ST聚友”。

2014年1月10日,公司在暂停上市7年后令人错愕地恢复了上市,并更名为“华泽钴镍”。

恢复上市后,该股被爆炒。公司在暂停上市前的2007年4月27日收盘价为6元,恢复上市后至2015年6月8日,股价最高已至35.97元。

此后,该股就开启了跌跌不休的模式,目前股价仅为3.31元/股,惨淡的业绩助了一臂之力。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55亿元、2016年亏损4亿元、2017年亏损1.15亿元(三季报)。

2017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账上现金只有177.9元了,你没看错!

同时,公司官网早已打不开,据说是因为一年几千块钱的运营费都交不起了。

另外,公司在短短3年内已经换了5位董秘,更搞笑的是,对于2017年三季报,有5位高管发表了质疑,分别是:公司副董事长刘腾、独立董事张莹、董事夏清海、监事杨源新和副总经理张文涛,这很好地从侧面反映出了该公司的混乱管理。我们来详细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副董事长刘腾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理由是:本人无法保证公司2017年三季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也无法保证是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董事夏清海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理由是:年报审计机构对公司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的重大问题如大股东大额资金占用、持续经营能力、违规担保、业绩补偿等实质性问题在报告期内均未有实质性解决进展,一拖再拖,使公司面临巨大风险。公司内控薄弱、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变。

独立董事张莹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理由是:年报审计机构已就公司2016年的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公司聘请的中介机构正对造成公司年报非标意见的有关事项进行审计,尚未出具审计结论和整改意见,导致年报非标意见的事项目前尚未消除。因此,本人难以合理保证报告有关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与完整性。

监事杨源新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理由是:

1、由于公司2017年半年报的部分财务数据仍为曾被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年报数据,故本人对半年报中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持怀疑态度。且在半年报中:公司应收账款高达2.36亿元,85%的应收账款账龄都在2年以上,预付帐款高达8.78亿元,并且拖欠员工薪酬、社保高达数百万元、欠缴税款高达1.07亿元。公司为什么对应收账款不收回?预付账款这么大,到底是预付了什么货款?综上,本人对半年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持怀疑态度。三季度是半年报的延续,重要财务数据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本人继续对2017年三季度报表示反对意见;

2、大股东的清欠问题无任何实质性进展!公司半年报中对大股东巨额资金占用、业绩补偿等核心问题的解决措施、进展情况等应作详细说明;除了大股东的无效承诺外,没有任何关于清欠的实质进展,三季度报也没有任何关于清欠的实质进展。

这里补充下,*ST华泽2017年三季报显示,关联方陕西星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占用公司资金17.8亿元,该公司大股东为王辉、王应虎、王涛,也是*ST华泽的实际控制人。

副总经理张文涛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理由是:

1、本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等往来款数据是以会计师2016年年报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年报数据为基础编制,无法确定数据准确无误,故本人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等往来款持有保留意见;

2、大股东资金占用、业绩补偿等核心问题的仍未解决,使上市公司利益受损,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不难看出,*ST华泽这家公司问题非常非常大!根据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为亏损14亿元-19亿元,市场对于这样的公司当然是用脚投票,3月21日,公司停牌2年后复牌一字跌停,到4月27日,已有26个跌停,直追ST保千里的29个跌停。

*ST华泽退市已进入倒计时,65669名投资者惨遭血洗已成必然,用董登新教授的话说就是:“实践反复证明,垃圾重组仍是垃圾,不过是浪费社会资源!”

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对翠鸟资本说,应该更严格更坚定的执行退市制度,像*ST华泽这种本来已经暂停上市,结果后来又恢复上市、继续出来“害人”的公司早应该让其“早死早超生”,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公司治理更加健康、对所有股东更加负责的公司,不符合条件的奇葩公司应尽早被清理出去,这样才能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