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翠鳥資本

*ST華澤(000693.SZ)27晚公告稱,因公司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7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將於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期限屆滿後次一交易日(即2018年5月2日)起被實施停牌。爲什麼該公司無法在原定期限披露年報和一季報呢?原來是公司付不起審計費!我們來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順便回顧一下這家公司的那些往事。

公司沒錢付審計費

公告顯示,*ST華澤董事會一直“高度重視年審機構的選聘工作”,並在3月12日前主動聯繫多家機構均因本公司現實情況複雜且關鍵股東意見不一致而被拒絕(是不是很慘?)。

3月上旬,公司二股東(王濤,持股比例15.49%)推薦大華所考察公司,大華所的審計方案建立在二股東“能儘快實現對被審計集團的控制之下,尤其是財務控制和經營控制,否則會因審計範圍受限而無法實現預期的審計目的”。

與此同時,大股東(王輝,持股比例19.77%)推薦了亞太所。由於公司無現金可用,兩大股東均表示其願意支付由其所推薦的審計機構的審計費。

2018年3月14日,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聘請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爲公司2017年度報告審計機構的議案》。期間,亞太所負責人拜訪了二股東有關領導,之後亞太所向公司新提出要全款付清審計費用方可入場。

在大股東已支付約58萬元近30%的費用情況下,公司董事會將前述議案交予2018年4月4日召開的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並獲得通過。

此後,*ST華澤董事會繼續解決餘款問題,但因公司現狀而無法籌措資金;公司同時向大、二、三股東等關鍵股東請求資金支援,二股東明確拒絕,其他股東沒有表達態度。由此審計機構遲遲不能進場,公司無法按期完成定期報告。

至4月25日,公司大股東向亞太所全額墊付審計費。同日,亞太所函覆公司,擬於5月2日進場審計,並計劃6月28日出具審計報告。

從以上公告內容不難看出,二股東顯然不着急,似乎不是很在乎公司被暫停上市,最後是大股東墊付了審計費用才使得亞太所可以進場開工。

補充一點,*ST華澤2016年年度報告的審計機構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該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審計費用是90萬元。

公司5位高管質疑三季報

現在我們來回顧下這家公司的往事。

*ST華澤於1997年2月上市,所屬行業爲低鎳鎳鐵、硫酸鎳及副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相關有色產品的經營貿易。翻開*ST華澤的改名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公司股票令人眼花繚亂的曾用名:ST華澤,華澤鈷鎳(2014),*ST聚友,S*ST聚友,聚友網絡(1999),泰康股份(1997-1999)。

該公司第一次被暫停上市發生在2007年,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公司連續三年淨利潤爲負數,2007年4月27日收盤後,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名稱改爲“*ST聚友”。

2014年1月10日,公司在暫停上市7年後令人錯愕地恢復了上市,並更名爲“華澤鈷鎳”。

恢復上市後,該股被爆炒。公司在暫停上市前的2007年4月27日收盤價爲6元,恢復上市後至2015年6月8日,股價最高已至35.97元。

此後,該股就開啓了跌跌不休的模式,目前股價僅爲3.31元/股,慘淡的業績助了一臂之力。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公司淨利潤虧損1.55億元、2016年虧損4億元、2017年虧損1.15億元(三季報)。

2017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公司賬上現金只有177.9元了,你沒看錯!

同時,公司官網早已打不開,據說是因爲一年幾千塊錢的運營費都交不起了。

另外,公司在短短3年內已經換了5位董祕,更搞笑的是,對於2017年三季報,有5位高管發表了質疑,分別是:公司副董事長劉騰、獨立董事張瑩、董事夏清海、監事楊源新和副總經理張文濤,這很好地從側面反映出了該公司的混亂管理。我們來詳細看看他們都是怎麼說的。

副董事長劉騰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理由是:本人無法保證公司2017年三季報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也無法保證是否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董事夏清海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理由是:年報審計機構對公司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的重大問題如大股東大額資金佔用、持續經營能力、違規擔保、業績補償等實質性問題在報告期內均未有實質性解決進展,一拖再拖,使公司面臨巨大風險。公司內控薄弱、財務管理混亂問題未得到根本改變。

獨立董事張瑩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理由是:年報審計機構已就公司2016年的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公司聘請的中介機構正對造成公司年報非標意見的有關事項進行審計,尚未出具審計結論和整改意見,導致年報非標意見的事項目前尚未消除。因此,本人難以合理保證報告有關信息數據的真實、準確與完整性。

監事楊源新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理由是:

1、由於公司2017年半年報的部分財務數據仍爲曾被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年報數據,故本人對半年報中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持懷疑態度。且在半年報中:公司應收賬款高達2.36億元,85%的應收賬款賬齡都在2年以上,預付帳款高達8.78億元,並且拖欠員工薪酬、社保高達數百萬元、欠繳稅款高達1.07億元。公司爲什麼對應收賬款不收回?預付賬款這麼大,到底是預付了什麼貨款?綜上,本人對半年報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持懷疑態度。三季度是半年報的延續,重要財務數據並未發生重大變化,因此本人繼續對2017年三季度報表示反對意見;

2、大股東的清欠問題無任何實質性進展!公司半年報中對大股東鉅額資金佔用、業績補償等核心問題的解決措施、進展情況等應作詳細說明;除了大股東的無效承諾外,沒有任何關於清欠的實質進展,三季度報也沒有任何關於清欠的實質進展。

這裏補充下,*ST華澤2017年三季報顯示,關聯方陝西星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違規佔用公司資金17.8億元,該公司大股東爲王輝、王應虎、王濤,也是*ST華澤的實際控制人。

副總經理張文濤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理由是:

1、本期應收賬款、預付賬款、預收賬款等往來款數據是以會計師2016年年報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年報數據爲基礎編制,無法確定數據準確無誤,故本人對應收賬款、預付賬款、預收賬款等往來款持有保留意見;

2、大股東資金佔用、業績補償等核心問題的仍未解決,使上市公司利益受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

不難看出,*ST華澤這家公司問題非常非常大!根據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7年度淨利潤爲虧損14億元-19億元,市場對於這樣的公司當然是用腳投票,3月21日,公司停牌2年後復牌一字跌停,到4月27日,已有26個跌停,直追ST保千里的29個跌停。

*ST華澤退市已進入倒計時,65669名投資者慘遭血洗已成必然,用董登新教授的話說就是:“實踐反覆證明,垃圾重組仍是垃圾,不過是浪費社會資源!”

一位資深投資人士對翠鳥資本說,應該更嚴格更堅定的執行退市制度,像*ST華澤這種本來已經暫停上市,結果後來又恢復上市、繼續出來“害人”的公司早應該讓其“早死早超生”,中國資本市場需要公司治理更加健康、對所有股東更加負責的公司,不符合條件的奇葩公司應儘早被清理出去,這樣才能真正保護中小投資者。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