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更多韓城請關注陝西韓城旅遊微信

圖文 | 方琦

吾城 | 有故事的韓城  有味道的旅程

本期小編要帶大家看的是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代表性文物、是出土自一代國君芮桓公M27號墓葬的“七鼎六簋”。

【器晤】七鼎六簋 ▲▲▲

“金鼎芳滋,玉堂璀璨”,梁帶村芮國墓地27號墓出土的七鼎六簋,正是對這八個字的美好詮釋。所謂七鼎六簋,顧名思義,有鼎7件、簋6件。上圖這7件鼎的形制紋樣相同,大小相次,斂口、方脣,寬斜沿,淺半球形腹,圜底,獸蹄足且中段較細。口沿下飾一週十二組“G”形平目竊曲紋,其下有一週凸弦紋。器身由三塊腹範和一塊底範鑄成,底部在三足跟之間有三角形範棱,範線除稍許磨整外,大多保留以形成加強筋。三足露出範土,有的呈長條形,當爲設置泥芯所致。腹部和底部表面有數量不等的砂眼。

另外6件簋的形制、紋樣、大小都相同。由器蓋和器身組成,蓋面隆起,中有圈足式捉手;器身子口微斂,鼓腹,器腹兩側各有一獸首半環耳,截面略呈矩形,獸角呈螺簪形,鼻上卷;腹下有圈足,圈足則飾一週垂鱗紋,外壁上等距離分佈着三個獸首,其下各連接一個三趾獸蹄形小足。蓋緣與器口沿下各飾一週“G”形平目竊曲紋,蓋面及器腹鑄有數週瓦棱紋,耳兩側均飾重環紋。

器蓋捉手內和腹內底中部有銘文六字,爲:“內(芮)公作爲旅簋”,內容皆同,器蓋和器身均有四塊外範鑄成,範線痕跡較清晰,耳與器身分鑄後再鑄接,接合處在鑄接後再加設一圈銅液凝固物,用以加固。

衆所周知,鼎最初是煮肉的鍋,簋是盛放熟食的碗,但隨着西周禮樂制度的不斷完善,它們逐漸演變爲重要的禮器,是“明尊卑,別上下”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標誌。西周時期,主人身份級別不同,鼎簋的使用就不同。據《周禮》記載“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如果僭越,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這就是西周的列鼎列簋制度。

按照文獻記載,侯的身份地位僅次於天子,遵從禮制,與侯這一等級身份對應的是七鼎六簋。因此,此套七鼎六簋的出土,是判定該墓(M27)等級最具說服力的實物資料,又結合六簋上的銘文,說明27號墓主人是芮桓公,他是芮國最鼎盛時期的一代國君。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

❶  終於等到你,韓城旅遊資訊微信公衆平臺正式開通!

❷  走心 | 心的韓城,心的古城,來過,便不再離開!

❸   有顏值有內涵!不去麗江,從陝西這座小城開始一段“治癒系”旅行!

❹ 如果國寶會說話,韓城的這些文物“戲精”翻天了!

歲月鉛華,韓城一直都在 . . .

覺得不錯,趕快 dian 贊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