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金誠集團旗下的金誠青少年素能中心開設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剪刻紙藝術賞析課,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氏剪刻紙傳承人吳永林現場講解並展示了剪刻紙藝術,中心在讀學員以及衆多積極報名的非學員共計60組親子家庭參加了本次課程。

  寓教於樂,讓傳統文化更生動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載體以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居多,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課堂上,吳永林向學員及家長們詳細講解了剪刻紙的歷史淵源,從造紙到剪紙,到歷朝歷代剪紙藝術的差異及演變史,再到江蘇剪刻紙賞析;講解完理論知識後,吳永林展示了單面剪紙、雙面剪紙、多面剪紙等剪紙類型,一個個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蝴蝶”、“公雞”、“小魚”在吳永林手上誕生,讓現場觀衆驚歎不已。在吳永林的指導下,學員和家長興致勃勃地拿起紙張和剪刀,根據吳永林提供的剪紙小樣,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現場體驗了一把剪紙的樂趣。

  // 吳永林老師現場指導孩子和家長剪紙技藝 //

  課程當天正逢二十四節氣之立夏,蘇州鄉俗有諺:“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 所謂疰夏,就是入夏後因天熱導致的身體虛弱、乏力倦怠、眩暈心煩等症狀。金誠青少年素能中心的老師們巧手編織起五顏六色的網袋,給小朋友們講述蘇州的立夏傳統,煮出蘇州特有的“立夏蛋”。 寓意健康平安,孩子們則把蛋掛在胸前,以鬥蛋遊戲作樂,將現場的氣氛再一次推向高潮。

  // “鬥蛋”讓孩子們興致勃勃 //

  從剪紙到鬥蛋,金誠青少年素能中心的老師們頗有心思地將中國傳統文化生動化,寓教於樂,讓小朋友們在體驗中瞭解國學,更在潛移默化中愛上國學,這是中心的職責,更是使命。

  位於金誠集團蘇南總部的青少年素能中心,以培養具備中國情懷的國際青少年爲使命,秉承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理念,堅持一線(中西方語言文化爲主線)、雙師(國學課程中教,國際俱樂部課程外教)、三位一體(必修語言課程+主修國學課程+選修國際俱樂部課程)的辦學模式,採取小班制精英教學,因材施教。讓孩子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接受中西方語言文化的學習,加上定期選修俱樂部課程的創新實踐,致力於培養集科學、語言、文化、藝術爲一體,瞭解社會、富有愛心、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素能優質青少年,真正達到語言無國界,教育無國界。

  // 金誠集團蘇南總部的青少年素能中心 //

  在目前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挖掘孩子潛能,培養孩子興趣的一種探索和突破,將被打造爲金誠集團整體教育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推動金誠教育產業往更加深遠的方向發展。弘揚傳統文化、傳統節日,培養新一代的使命感,任重而道遠。

  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