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運營一個微信公衆號?本文主要從以下七點來談。

1.爲什麼要選擇微信平臺?

2.公衆號定位

3.內容運營

4.粉絲運營

5.資源積累

6.粉絲互動

7.盈利模式

一、爲什麼要選擇微信公衆平臺?

目前,中國的微信公衆號數量大概在2000萬之上,活躍用戶約7.6億,總粉絲過50億,等於每4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微信公衆號。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已經逐漸成爲新的壟斷入口,在逐漸取代原來的搜索器和瀏覽器,在中國16歲-24歲的網民中,平均每天耗費在社交媒體的時間是9.2小時,其中微信已經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從早期的地理位置爭奪人流量,到電商時代的流量思維,如今移動互聯網爭奪用戶時間的競爭已經硝煙瀰漫。

時間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有限的寶貴資源,更是營銷戰場必爭之地!

微信公衆號+朋友圈+社羣,已經成爲大部分企業的營銷標配。

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選擇一個佔據用戶最多,粘性最強的營銷媒介。

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從玩公衆號、朋友圈、社羣開始吧!

二、公衆號定位

目前,我們常見的公衆號類型,主要分爲以下十大類:

1、組織:政府、公司、網站、產品、報刊等,如:央視新聞、招商銀行、經緯創投、簡書、城市畫報等

2、紅人:企業家、作家、明星、大V等,如:雷軍、鬼腳七、蕭秋水、咪蒙

3、主題:時評、武俠、喫喝、書影音、購物等,如:毒蛇電影、玩車教授、六神磊磊讀金庸

4、技能:ppt、漫畫、思維導圖、手繪、攝影等,如:秋葉ppt、張兵思維導圖、王左中右等

5、場景:代表一種格、調、傳遞一種價值觀,如:一條等

6、細分領域:有特色的地方內容和新聞,如:深圳潮生活、武漢那些事等

7、垂直行業:對某個行業的內容或者資源積累,如:改裝車、親子營、餐飲老闆內參、掌控糖尿病等

8、社羣,專門爲社羣服務的,如:混沌研習社、十點讀書會、南極圈等

9、粉絲:圈定一幫特定的讀者,以便籤形式,如:行動派、我們都是文藝青年,互聯網的早讀課等

10、職業,專門服務新媒體人、醫生等,如:插座學院、新榜

在市場營銷學中,品牌的定位就是使品牌、產品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形成一個適當的概念,甚至造成一種思維定勢,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從而在消費者心目中佔據一個適當的位置,使其產生購買慾望。

企業運營公衆號,首先面對的問題不知道如何精準定位,定位包括本身的類型定位以及用戶定位。

按照規律,我們把企業類型公衆號進行細分,主要分爲三種傳播類型,一種是企業品牌宣傳爲主,一種是微電商交易的平臺,一種是以服務用戶爲主的功能號。

企業業務要麼2B,要麼2C,賣給企業,或者賣給個人。

其次,找到目標用戶定位,構建用戶畫像。

用戶定位即:通過調研,根據用戶的目標、行爲和觀點的差異,將他們區分爲不同的類型,從每種類型中抽取典型特質,賦予名字、照片、場景等描述,構成了一個用戶的人物原型。

構建用戶畫像,分爲顯性和隱性畫像兩個方面。

顯性畫像:即用戶羣體的可視化的特徵描述,如目標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地域、興趣愛好等特徵;

隱性畫像:用戶內在的深層次的特徵描述。包含了用戶的產品使用目的、用戶偏好、用戶需求、產品的使用場景等。

說白了,做用戶畫像就是對一羣人進行特徵描述,是對一個羣體的共性特質進行提煉,給用戶羣體打標籤。

三、內容運營

新媒體營銷,內容爲王,公衆號的生死存亡,取決於內容運營。

你要推送給粉絲什麼內容?內容怎麼產生?內容運營有什麼技巧?

1.推送什麼內容?

先想清楚粉絲是誰,他們喜歡什麼,針對性的推送內容給他,內容要有用或者能有共鳴的,無論是原創還是轉發,要做出差異化的內容運營策略。

每篇文章的推送,我們都要考慮:

這篇文章的內容可能吸引什麼樣的讀者?

他們是你的目標用戶嗎?

他們具體有什麼特點?

他們的痛點與需求是什麼?

文章內容有他們需要的東西嗎?

有個規律,如果一篇文章的受衆是:“可能的讀者”與“目標用戶”具有較大的有效重疊部分,那麼這是一篇定位較爲精準,能有效轉化的文章。

如果“可能的讀者”與“目標用戶”毫無交集,那麼這是一篇無效的文章。

如果“可能的讀者”與“目標用戶”只有少量交集,那麼這是一篇低效的文章。

2.內容怎麼產生?

內容可以劃分爲原創或者非原創。

互聯網最大的魅力在於你可以瞬間獲取很多的信息,對於公衆號運營者來說,這些渠道是你需要關注的:

A.博客:QQ空間,網易博客,百度空間,新浪博客

B.百科:百度百科,互動百科

C.文檔分享平臺:百度文庫,新浪資料,豆丁網,新浪微盤等。

D.社交化媒體:微博,微信,人人網,知乎,豆瓣等

E.新聞客戶端:網易,新浪,搜狐,騰訊客戶端等

F.知乎和百度知道等問答平臺等

G,競爭對手公衆號:關注競爭對手的微信,如果你關注了50個競爭對手的微信,就會有50個賬號在教你怎樣做好微信營銷。

競爭對手是最好的老師!

3.內容運營有什麼技巧呢?

A.做好內容的規劃

內容規劃,第一能讓作者運營更加輕鬆、從容,不用擔心每天不知道推送什麼給讀者,第二,能讓讀者系統性的瞭解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而不是看雜亂的文章,日記類型賬號除外。

對於內容的欄目規劃,可以根據自己的公衆號實際情況來定,比如:

1、乾貨:提供具有實操指導性的圖文,讓用戶可以拿來照搬就能用的。

2、資訊:最新最勁爆的,處於所在行業的前沿動態。

3、正能量:生活中的趣事兒,樂事兒,要有正能量,要有自己的情感分享,要讓文章讀起來具有人情味。

4、活動:活動是根據個人或者企業的實際情況而做的,要讓用戶有參與性。

B.內容形式差異化

內容形式可以有圖文、語音,視頻等方式。畢竟圖文傳達的有限,容易視覺疲勞。結合語音和視頻,做成互動遊戲,能優化用戶體驗。

C.內容整合

如果做不到每天原創,可以招募投稿。從中選擇優秀的稿件推送,例如盧鬆鬆博客,就是這類做法,互推好文也是一種解決路徑,還可以互相引流增粉。

D.讓粉絲產生依賴

首先是時間依賴。注意推送的時間,每一天都要按時推送內容,比如曉涵的公衆號每天推送內容的時間爲22:30分,能讓讀者慢慢習慣,形成依賴;不能日更的賬號需要考慮每一次推送內容的間隔天數。

其次是內容依賴。內容推送也可以考慮連載形式,就像你在曉涵的賬號經常看到文章有上下篇。也是在培養讀者習慣等待文章的心理。

E.打造爆文的六點定律

微信公衆號完整運營攻略

1、文章主題積極,正能量,傳遞正面的愉悅的情緒,讀完後讓讀者感到興奮

2、讓用戶非常憤怒和恐慌的文章

3、讓讀者覺得自己消息靈通、見多識廣

4、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

5、有價值的故事

6、特別有創意的搞笑漫畫、圖片

F.提高內容展示顏值

一篇圖文,用戶第一眼可以看到的是標題和題圖,然後決定是否進來看看。

題圖,是吸引點擊的另一個戰場,大題圖900*500像素的比例,小題圖200*200像素的比例,在多圖文中,大題圖底部預留108像素空間,因爲會有標題遮蓋。

圖文內容排版,是顏值的核心,唯一目的就是讓用戶讀起來輕鬆愉悅,眼睛看得舒服。

四、粉絲運營

僅從粉絲運營角度,微信公衆號運營可以分爲種子用戶期、初始用戶期、用戶增長期。

1、種子用戶期

獲取種子用戶的過程,是一個試錯的階段,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纔是最好的。

同時,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艱難,畢竟是從0到100,上道了,就順路了。

2、初始用戶期

在積累了一定種子用戶期後,進入初始用戶運營階段,公衆號本身已經具備一定粉絲量,這個時候,應該設立更高的目標,建立kpi體系,做運營計劃,並作具體量化分析。

比如初始用戶期是10000粉絲,3個月內完成,平均到每天是增粉111個,要達到這個目標,該做哪些具體事情?依靠什麼渠道,還需要增加什麼渠道?

把他們羅列出來,統計每個渠道的增長數據,找到你最擅長的最有效的渠道,深耕細作,集中突破,讓粉絲自然增長,最終完成目標。

做這個事情的好處就是,每天都能穩定增長,然後把精力集中放在優質內容創作。

3、用戶增長期

如果過了一萬粉絲,算是進入用戶增長期,公衆號內容調性、定位也比較成熟,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做付費推廣,推廣要快、有力度,同樣制定目標和執行計劃,比如從1萬粉絲增長到5萬,2個月完成。

付費推廣的渠道,每個號不同,也需要一個試錯,特別是想商業化的公衆號,更需要做好付費推廣的規劃,現在用戶紅利期已過,內容紅利期還在,有坑,也有機會。

在增長期的賬號,也可以繼續”初始用戶期”推廣方法穩定獲取每天流量,進行互推,加入微信聯盟,進行付費大號推廣、活動推廣等。

五、資源積累

資源積累,對於一個公衆號的發展至關重要,當粉絲積累到一定程度,它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引爆,而這些資源可以幫助你。

六、粉絲互動

做新媒體,就是做好一件事,和粉絲做朋友。

粉絲互動其實就是在做如何留住粉絲,使公衆號更加具有粘性,更具人性化,是微信運營能力的關鍵因素。

以下是根據其他公衆號總結出來的互動活動方式:

A.免費贈送**乾貨電子版

有價值的行業乾貨資料,在被整理和挑選之後,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可以通過設置關注公衆號,回覆關鍵詞,存到網盤自動領取的方式。

B.免費贈送體驗品

如果關注懂懂日記的公衆號,會有機會收到簽名書,或者他的讀者贈送的禮品,護膚品類的公衆號也可以通過免費發送體驗裝的方式獲取種子用戶。

C.直接給微信紅包

這種方式簡單直接粗暴,將粉絲導流到微信小號,建立微信羣發紅包。

D.轉發有獎

裂變傳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小米的社會化營銷,將這一招用到了極致。

E.微信簽到

簽到可以作爲一種儀式,連續簽到,如滿七天,即可獲得神祕禮品或優惠券。

F.回答問題

這個是參考一個大號的形式,做成定期交流的活動也是極好。

七、盈利模式

當你的公衆號具備了一定的粉絲量後,如何去盈利完成變現閉環呢?

微信公衆號有以下八種“活法”,僅供參考。

1、個人品牌模式

即打造個人品牌,成爲某一個細分領域的意見領袖,爲自己的專業和公司做背書,即時暫時不賺錢,長遠得到的卻是可觀的名聲和身價。

2、超級ip模式

明星模式不同於個人品牌模式,這個就是真正的KOL,他們有很強的個人魅力和龐大的粉絲羣體,已經成爲一個超級ip,盈利模式可以有打賞、廣告、衍生品開發等。

3、內容寫手模式

即時不懂自我包裝、炒作,不懂用戶運營,能寫文章,也是有出路的,一方面可以開闢付費閱讀專欄,也可以出版電子書銷售,還能成爲撰稿人,很多公關公司和企業都缺深度創作的寫手。

4、垂直渠道模式

如果很懂用戶運營,有龐大的基礎,能畫出精準的用戶畫像,可以把公衆號打造成營銷渠道,尤其是垂直號或者區域號,有很強的用戶粘性,轉化率較高,還可以接收廣告。

5、產品直銷模式

公衆號與用戶的連接無關乎三個層面:利用、情趣、思想。

情趣和思想更多的表現在內容上,利用除了可以通過內容展現,還可以通過產品來展現。

不滿足於僅給他人當廣告和營銷渠道,自己也可以推出自己的產品,有做內容產品的,有做服務產品的,也有做實物產品的。

6、付費會員模式

會員模式的表面是粉絲和社羣的運營,核心是能力和資源的套餐式、標準化輸出。

如果你是個專業人士,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可以輸出,也有時間和恆心,不妨試試會員模式。

7、聯盟優選模式

萬達自媒體聯盟,早已聲名鵲起,類似的自媒體聯盟還有很多,一定程度改變了自媒體人各自爲戰的游擊隊局面,畢竟,抱團才能走得更遠,能加速商業變現,才能形成與傳統商業媒體抗衡的趨勢。

在這種模式中,聯盟扮演了中介和經紀人的角色,它鏈接的是廣告主、公關公司和自媒體。

公衆號除了增粉外,樹立在某一領域的權威影響力更爲重要,越垂直,越有價值,對於標籤明顯的賬號而言,加入聯盟應該是不錯的活法。

8、平臺交易模式

kol終究是少數人的舞臺,更多的賬號處於長尾地帶。

這兩年也湧現了很多自媒體廣告聯盟,以傳播易爲代表,一方面幫助這些公衆號接單,組建了個公衆號大賣場,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主採購廣告,但是價格虛高,粉絲水份大,效果有水份這些無法避免。

未來趨勢已經顯現,就是自媒體→自品牌→自商業,找到規律,就是找到了方向。

一句話總結:

定位微信公衆號,做好內容,開始推廣,積累粉絲,通過不斷積累人脈,引爆粉絲,與粉絲互動,留住粉絲,最後設計盈利模式,讓公衆號成爲一部賺錢機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