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振君在郑州要排一个《打春桃》的现代戏。其中有一个老汉,桑振君认为喜成来演比较合适,于是天兴舞台的岳经理,到许昌把喜成给请了来。这是他演的第一个现代戏。虽然在科班时,就演过老生,但穿着那样的服装,挂着那样的髯口,抬脚举步,摇臂甩袖,都有一定的规范与节奏;现在的胡子贴上去的,袖子窄而无水袖,一时真不知该怎么动作才好。喜成费了好大劲才拿下了这个角色,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桑振君也说喜成演的不错。喜成想,要不是向新歌剧学习借鉴表演经验,还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呢。

李香英也在这个戏班里,喜成陪着她扮演了《蝴蝶杯》里的田玉川、《白蛇传》里的许仙、《贩马记》里的赵宠和李奇、《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等角色。还和她一起排了一出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在文化馆的关怀下,学习歌剧, 排的很认真;在《沙河店》一剧中,喜成还饰演了主角齐寡妇——一个武旦;在《天启庙》中饰演了媒婆——一个彩旦。当然旦角戏喜成在科班时演过不少,但却多年未演过了,况且武旦彩旦这路角色小时也不常演。此时喜成突然乐意演这些角色,一班社中无有合适的人选,需要有人扮演;二来喜成确实有意想开拓一下戏路,从各行当中去体会戏曲刻画人物性格的特色。为此目的,在《天启庙》里还演过二花脸张豹、武生王子云, 在戏中还男扮女装。

郑州市文化馆想成立个剧团,在宝昌里弄了个园子,把他们这一伙人都招了去,大家也都乐意参加,当时就宣布为郑州市人民剧团。不过,剧团还是集体所有制性质,经济仍采取分账制的分配方式。文化馆领导着大家选举个主任,大家竟把唐喜成选上了。喜成怕干不好,一再表示不干,但众议难改,只有好好干了,但喜成向文化馆提出个要求,只干一年,一年后就不干了。

市人民剧团的阵容已相当不销了,有许凤云、夏瑞珍、李香英等,但文化馆的干部还想广招人马,总想加强这个队伍,因为阎立品多次与唐喜成合作,听说她正在开封演戏,于是领导让唐喜成去开封请阎立品,如同意来可打电话通知文化馆准备接待。喜成到开封找到了立品一谈,她也很乐意参加,因而喜成高兴地骑着阎的自行车到邮电局打电话,郑州市文化馆领导自然十分高兴,还表扬了他几句,喜成自己也为如此顺利地办成此事而高兴。出了邮局的院门,骑上车径直冲着马路中心闯去,正好从东往西开来一辆载满人的十轮大卡车,眼看就要撞上了,喜成猛然发现,强一扭把避开了车头,自行车左揺右拐地差点碰住卡车的后轮,汽车上的人大声呼叫,好险哪!喜成立时出了一身冷汗。

后来陈素真也来郑州演出了一个阶段,喜成与陈合演了《霄壤恨》等“樊戏”。唐喜成与这位“豫剧皇后”的合作中,学习了不少东西,演出观众欢迎,上座率极高,郑州市人民剧团在郑州很是红火了一阵子。可这一阵子把唐喜成却给累坏了,又要演戏,又要管事,整天忙的不可开交。他常想:既然剧团的事让咱演员自己来管,那咱就要管出个样子来,绝不能走过去班主、管主、领班人的那条老路,事事处处都要为群众着想,都要为艺人着想,经济账目公开,办事认真民主。大家对唐喜成非常满意,非常信任。一年过后,他说什么也不干了,不久又回到了他的基地------许昌。

许昌的文化馆与工会结合,把艺人也给组织起来了,在西关成立了一个工人剧团,演员有张兰花、张兰保等。唐喜成的突然到来,大家十分高兴,又一致公推他当主任,喜成说,我就是因为不想当主任才跑回来的,大家反倒更有词了:“在郑州市人民剧团当过主任的人,来到我们这小小的工人剧团,就更是当然的主任了,你不当,谁还敢当。''左推又让也让不掉,于是又当上了剧团的当家人。这个剧团,可比不了郑州人民剧团,阵容不强,营业也不行,眼看日子就难以维持下去了。真够当主任的操心了。喜成听说陈素真在开封演出,于是马上追到开封,把陈素真请到了许昌。陈说她在开封收了个徒弟叫吴碧波,很不错,现在已到新乡演出了,可以把她找来。于是唐喜成又跑到新乡,把吴碧波也请到了许昌。一时许昌工人剧团名声大振,“豫剧皇后”赴许演出,好轰动了一阵子。陈素真在许昌演出十几场后就走了。陈一走,剧团收入马上就落了下来,差一点就要垮台了。这可真难为了唐喜成。

在这种难以维持的局面下,作为剧团主任的唐喜成,只有向全体演职员们交待了情况,愿意干的呢,要作坚苦奋斗的思想准各,不愿意干的呢可以离团。说实在的,真有几个演员背地里计划着离团后的走向呢,可也有人说:“人家唐喜成放着郑州人民剧团主任不干,来到咱们这儿与大伙同甘共苦,我们再说离团去合适吗?再说工会的领导还想把这个团办好哩,咱们咋那么不争气呢!还是留下来跟大伙一起干吧!”

郑州人民剧团在繁荣的时候,唐喜成辞职不干时心里也没觉得什么,可今天许昌工人剧团遇到了如此的困难,唐喜成倒真不好开口说不干了,既不好辞职,也不好离团,只有把这个团领好了,那时才有资格决定去留,现在只有和大家一起坚持战斗这一条路。(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