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联演同台竞争

许昌工人剧团排演了一出《呼延庆打擂》的戏,刚刚上演,谁知铁路西的群英舞台,接了一个淮阳难民剧团,第一个戏码上的竟然也是«呼延庆打擂»。在这出戏里,唐喜成唱了黑头包拯,这是他第一次唱黑头,卖了很大劲,因为是两个剧团的节目相撞了,你越是卖劲,就造成的矛盾越多,落的意见也越大。工人剧团是本市的文艺单位,淮阳难民剧团是外地来的,许昌文化馆总觉得有些失礼,因此要求工人剧团主动与淮阳剧团搞好关系。也不知哪位干部想出了一个主意,叫这两个团联合起来同台演出一出戏,以便联络一下感情,演出地点确定在群英舞台,演出剧目定的是《打包府》,唐喜成在这出戏中唱老生,观众叫好不绝。这一下使坐在台下看戏的淮阳剧团的老师坐不住了,他本来当个观众就行了,谁知他不但跑到了后台,来了个场外指导,而且还干脆化了妆,穿戴了起来。这个戏有武打场面,这位老师想,唱功戏叫许昌剧团赢得了不少掌声,武打戏不能丢入,一定要打好,也赚回来些掌声,如其不然,岂不是就丢了人了吗!在师傅的部署下,学生们个个斗志昂扬,到武戏开始时,难民剧团的师徒出了两组人,对打的特别卖劲,观众鼓起了热烈的掌声。事情到此,已不错了,收场散戏,皆大欢喜,各有所得,联欢联谊。谁知工人剧团的武打演员,把这一行动看作是对武行的挑战,于是也扮了正反两组兵丁,上台也开打了起来,打的也很紧张凑手,观众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组对打刚刚下场,淮阳的两组演员又出场了,什么小翻、蹦子、对刀、对枪……在台上打个没了。就这样,两个团的武打演员在台上轮番地搞起了练功比赛,这一下可叫文化馆的同志作了难,找这个团说,不行,找那个团讲也不灵,这个上,那个下,那个上,这个下,就这样从日偏西一直打到日头落,本来五分钟开打就可结束的戏,足足,开打了两个小时。正在文化馆的同志为难之时,一位茶房跑来请示:“汽灯店掌柜的问,今晩送几盏汽灯来?”文化馆的那位干部忽然计上心来的说:“不送啦!不送啦!今晩的夜戏不演了。”由于汽灯迟迟不来,眼看就黑灯瞎火了,观众狂热了两小时之后,肚子里也咕咕叫了,戏才不得不散了。这一场“持久战”的《打包府》,只怕是有史以来,还从来未这样演出过的吧!

许昌工人剧团勉强维持了几个月,最后不得不解散了,临解散的时候,竟然欠了剧场和工会几百块钱,两家都不愿意,都找到唐喜成算账,喜成说人都走了怎么办呢!剧场和工会也都很为难,最后唐喜成说:“好!我赔你们算了。”为此,他又到长葛、古桥、洧川、漯河等地演了几个月戏,挣的钱除了还两家的账外,还有一些结余。

许昌又成立了一个新许剧团,张宏盘、赵顺功参加了,又把张桂花和夏瑞珍也请到了许昌。此时唐喜成去许昌还钱,正好碰上了这些人,都约他参加演出,原本张、夏二位坤角商量的是每演,一场戏,每人分二十元的固定戏价,剧团赔赚都是这个价。喜成没要固定戏价,剧团给他开份子账,按最高分的一百二十分计算,三天一分账,谁知此时的生意特别好,每三天就能分百元左右,比郑州开封请来的坤角所拿的固定戏价还高。(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