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崖墓數以百計,全部鑲嵌在仙水巖一帶的懸崖峭壁之上。仙水巖諸峯峭拔陡險,巖壁光滑平展,巖腳下便是瀘溪河,臨水懸崖絕壁上市滿了各式各樣的巖洞,獨特的地理環境是龍虎山崖墓的基本成因。從瀘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隱約望見一個個巖洞口或釘木樁,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處可見。這些崖墓大多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崖墓懸棺,其葬位離水面20-50米以上,高的達300餘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羅棋佈,星星點點,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數以百計。因這些洞穴高不可攀,無人入內,其中所藏之物,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blob.png

由於龍虎山崖墓下臨深淵,地處絕壁,懸棺是怎樣安放上去的,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個謎,龍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產生了種種神話傳說:有人說這洞裏的東西,是神仙用金絲線吊上去的;也有的說這洞是裝的是無字天書、金銀財寶。blob.png

一千多年前,宋代理學家朱熹曾發出疑問:''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宋人王文卿有詩云:''昔人騎鶴上天去,不向人間有蛻蟬。千載玉棺飛不動,空江斜月照寒煙。''當代考古學家郭沫若也發出了''船棺真個在,遺蛻見崖看''的的感嘆,表示無法用科學解釋崖墓的遺憾。爲了解開這個千古之謎,龍虎山管理局懸賞30萬元,卻至今沒有得到一個入情合理的解釋。blob.p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