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历朝历代纯粹论经济的话,北宋无疑是最发达的。因为宋朝分北宋、南宋,北宋是朝代,南宋只是地方政权。因此,北宋在我的“军事经济史”系列中,是与汉、隋、唐、元、明、清放在一起的,西晋之所以没放在一起主要是其对中国历史贡献相对隋朝来说太小,而且统一、和平无内乱时间太短了。

北宋对外孱弱对内统治很牢靠,财政管理部门在混乱中形成一体

1)北宋的军费财政机构

那么,要想知道北宋的军费问题,首先要明确它的财政机构问题,北宋的财政机构因为有王安石变法、元丰改革,所以前后是有变化的。

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管民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鼎足而立,彼此不相知,宋太祖和宋太宗、宋真宗有效地控制了朝政。但自仁宗开始,北宋朝政其实已经失控。

北宋前期的中央财政机构是三司,三司是后唐明宗时期开始创立,因为税法已经崩溃,原有的田赋、丁税根本无法维持享乐、行政、军费等用度,因此,统治阶层开始依靠对盐铁的垄断和度支(对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统筹计划),所以,三司指的就是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

总体上,三司掌管着全国的贡赋和财政,其首脑三司使被称为“计相”(管钱的宰相),三司也被称为“计省”,实际上取代了尚书省的许多职务

到了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4年),为了降低三司使的权力,废之,设盐铁、度支、户都三使。真宗淳化四年(993年)时,为避免多头管理、正出多门,又重设三司使一人,盐铁副使、度支副使和户部副使各一人。咸平六年(1003年),再罢三部使,复置三司一员。

北宋对外孱弱对内统治很牢靠,财政管理部门在混乱中形成一体

2)掌握北宋财政的三司之盐铁司

具体地说,三司下面的三个部门主要职权如下:

盐铁,掌天下山泽之货,关市、河渠、军器之事,以资邦国之用。盐铁分掌七案:

一曰兵案, 掌衙司军将、大将、四排岸司兵卒之名籍,及库务月帐,吉凶仪制,官吏宿直,诸州衙吏、胥吏之迁补,本司官吏功过,三部胥吏之名帐及刑狱,造船、捕盗、亡逃绝户资产、禁钱。景德二年,并度支案为刑案。

二曰胄案,掌修护河渠、给造军器之名物,及军器作坊、弓弩院诸务诸季料籍。

三曰商税案。

四曰都盐案。

五曰茶案。

六曰铁案, 掌金、银、铜、铁、朱砂、白矾、绿矾、石炭、锡、鼓铸。

七曰设案,掌旬设节料斋钱、餐钱、羊豕、米面、薪炭、陶器等物。

北宋对外孱弱对内统治很牢靠,财政管理部门在混乱中形成一体

3)掌握北宋财政的三司之度支司

度支,掌天下财赋之数,每岁均其有无,制其出入,以计邦国之用。度支分掌八案:

一曰赏给案,掌诸给赐、赙赠例物、口食、内外春冬衣、时服、绫、罗、纱、縠、绵、布、鞋、席、纸、染料,市舶、权物务、三府公吏。

二曰钱帛案,掌军中春冬衣、百官奉禄、左藏钱帛、香药榷易。

三曰粮料案,掌三军粮料、诸州刍粟给受、诸军校口食、御河漕运、商人飞钱。

四曰常平案,掌诸州平籴。大中祥符七年,置主吏七人。

五曰发运案,掌汴河广济蔡河漕运、桥梁、折斛,三税。

六曰骑案, 掌诸坊监院务饲养牛羊、马畜及市马等。

七曰斛斗案 掌两京仓廪BW积,计度东京粮料,百官禄;粟厨料。

八曰百官案, 掌京朝幕职官奉料、祠祭礼物、诸州驿料。

北宋对外孱弱对内统治很牢靠,财政管理部门在混乱中形成一体

4)掌握北宋财政的三司之户部司

户部,掌天下户口、税赋之籍,榷酒、工作、衣储之事,以供邦国之用。户部分掌五案:

一曰户税案,掌夏税。

二曰上供案,掌诸州上供钱帛。

三曰修造案,掌京城工作及陶瓦八作、排岸作坊、诸库簿张,勾校诸州营垒、官廨、桥梁、竹木、排筏。

四曰曲案,掌榷酤、官曲。

五曰衣粮案,掌勾校百官诸军诸司奉料、春冬衣、禄粟、茶、盐、奚酱、傔粮等。三部诸案,并与本部都孔目官以下分掌。

其附属机构有磨勘司、都主辖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折司、发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等。

元丰改革官制时废三司,将财政管理大权转回户部、工部管辖,北宋末期为了再对财权进行统一,又增设了:总领财赋官、经总制使突出。

北宋军费很任性:逃兵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归队,工资照发还给奖励

“杯酒释兵权”是善举,与“扬文抑武”“扬文辱武”完全不同

等待了143年,宋徽宗终让它当了弼马温!北宋主管战马部门简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