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宋太宗赵炅驾崩,皇太子赵恒举行继位典礼,宰相吕端却立于殿阶之下,不给新皇跪拜,反而让内侍把帘子卷起来,他亲自来到御座前审视查看一番,然后,才下去带领群臣山呼万岁。

新皇赵恒继位,宰相的行为为何如此诡异呢?只因为他家新皇赵恒的上位路实在有点曲折,板上钉钉的事都差点翻盘。

01,不嫡不长的小三子元侃

宋真宗赵恒(968-1022),初名德昌,曾先后改名元休、元侃,是宋太宗赵炅的第三子,生母陇西郡夫人李氏(即元德皇后)。

李氏是乾州防御使李英之女,在乾德初年被宋太祖赵匡胤赏赐给弟弟赵光义(即太宗赵炅),给赵光义生了五男二女七个娃,为了表彰李氏给兄弟开枝散叶,赵匡胤还特意封李氏为陇西郡君,成为赵光义后院除了正妻符氏之外唯一有身份的妾室。

很可惜,李氏这七个娃,只有长子赵元佐和老三赵恒健康长大,其他五个都夭折甚至没有序齿。赵元佐生于乾德四年(966),母弟赵恒则生于乾德六年(968)十二月初二,哥俩中间隔了一岁。

据说赵恒他妈怀他时,在梦里曾用裙子接住一个太阳,等赵恒出生时是满屋子红光,左脚指上还有很像“天”字的纹路,总之,吉兆是大大的。当然这都是后来他做皇帝后神话出来的东东,不要当真。

赵恒还叫赵德昌的时候,因为长得相貌堂堂,很受二伯父赵匡胤的喜爱,曾经养在宫中一段时间,有一次他坐在皇帝的御座上,赵匡胤逗他说:“天子好做吗?”小德昌顺口回答:“听从天命罢了。”

虽然赵恒这话说的很得赵匡胤的心,但在他爹赵光义那里,分量还是比不上大哥元佐。赵光义没有嫡子,无嫡子重长子,小三子赵恒不嫡不长的,什么好事也难得轮到他。

但谁也没想到,身为亲王子的赵恒会变成皇帝子,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本来可以按部就班混日子,再从皇帝儿子变成皇帝弟弟呢!前途似锦的大哥元佐却疯魔了。

02,疯魔的大哥哥元佐

汉恭宪王赵元佐(966-1027),初名德崇,是宋真宗的同母兄、宋太宗的庶长子,因为相貌很像他爹,所以备受老爹宠爱。

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宋太祖赵匡胤暴崩,第二天,亲王尹京的晋王赵光义成为新皇帝。十月二十七,就以四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皇子德昭封武功郡王;德芳授山南西道节度使。

这一年新帝赵炅38岁,廷美30岁,德昭26岁,德芳19岁,元佐11岁。元佐和德昭、德芳的关系如何史书没有记载,倒是记载和比他大9岁的四叔廷美关系不错。

虽然碍于真假莫辩的金匮之盟,太宗并没有封授儿子们职位,但心思缜密的太宗很快就把长子元佐推到世人的视线中。

太平兴国三年(978),太宗出去打猎,特意让心爱的长子、才13岁的元佐展示他善射的一面,当众射杀一只兔子,在大臣以及外国使者面前露脸。次年,太宗亲征北汉,也带着元佐,很明显是给儿子锻炼的机会。

消灭北汉后本想乘着新胜收复燕云十六州,不料却在高粱河被契丹人暴打,大腿根中箭受伤的太宗狼狈的骑驴逃遁,军中还差点发生另立新君的事,为此,太宗训斥侄子德昭,德昭愤而自杀,引起不少人心波动,德昭死后一个多月,太宗就晋封齐王廷美为秦王。

两年后,太平兴国六年(981)三月,皇子德芳又突然死了,至此,太祖的俩儿子全部离世。名在金匮的秦王廷美真坐不住了,但越沉不住气越容易被抓把柄,次年(982)三月初一,廷美被太宗亲信柴禹锡、杨守一指控谋反,十一日被罢开封府尹,黜为西京留守,四月初一离开汴京。

就在廷美离京三个月后,当年七月,太宗大大方方的封长子德崇(元佐)为卫王,检校太傅,出居内东门别第;封次子德明(元僖)广平郡王,检校太保,并同平章事,同赴中书视事。为了突出长子元佐,元僖不但在王爵上降一等,去中书视事也比元佐晚一天。

八月初一,廷美降为涪陵县公,出居房州。在廷美败落时,满朝都是落井下石之辈,唯有17岁的元佐,“独申救之”,天真的向父亲为四叔申辩,要求赦免四叔,他的请求当然不能让他阴狠的爹改变主意。

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卫王德崇改名元佐,晋封楚王,从内东门别第徙居东宫;广平郡王德明改名元佑,晋封陈王;小三子德昌改名元休,封韩王;老四德严改名元隽封冀王;老五德和改名元杰,封益王,五王并加同平章事,十一月十五日同赴中书视事。

在分封诸子同时,那个帮他铲除亲弟的赵普,又被太宗过河拆桥赶出朝廷,“司徒、兼侍中赵普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就在这一年,元佐的长子允升(允中)出生,被太宗接到宫中由准皇后李明德“抚视之”。

这桩桩件件都足以表明元佐被他爹视为准太子,但本来该奔着大好前程去的元佐却因为四叔廷美之死,让一切未来都成泡影。

雍熙元年(984)正月十六,涪陵县公廷美死在房州,听到这个消息的元佐,崩溃了,他愤极成狂到不能自己,左右近侍有过错,他“必加手刃”,遇到王府吏员经过他身边,就弯弓射之,太宗亲自教诲儿子,不管是温和教导还是严厉批评,元佐不但不改,狂病反而越来越重。

经过医疗治理,在第二年(985)终于有所好转,太宗很欣慰,还专门为此大赦。但就在重阳节,变故再生。

九月初九,太宗召集儿子们饮宴射箭玩乐,大概是考虑到长子的病情才有好转,需要静养,就没有通知元佐参加。到傍晚宴会结束后,诸王路过元佐府邸,被元佐知道了,他再次发狂,放火焚宫。

太宗知道这火必然是元佐放的,命御史查问,元佐很痛快的承认是自己干的,当初寄托的希望有多大,现在的失望就有多大,太宗派入内都知王仁睿去给元佐传话:“你是亲王,富贵之极,为何如此凶暴悖逆?国家自有法度,我就是天子也不能徇私,父子之情,就此断绝吧!”面对老爹绝情的话,元佐只是沉默不语。

九月初十,太宗下诏废元佐为庶人,送均州安置,后来在宰相百官的再三求情下,九月十六日召回已经走到黄山的元佐,幽禁南宫,不许交通外人,从此失去继承权。元佐不到三岁的长子允升也被遣送出宫,一直长到14岁才被三叔赵恒赐名允中,可见太宗对长子系的绝情。

元佐为何突然疯魔自毁前程呢?除了他自己不愿意要那个沾满亲人鲜血的皇位外,还有二弟元僖在幕后的推波助澜。

03,中毒的二哥哥元僖

昭成太子赵元僖(966-992),初名德明,先后改名元佑、元僖,母不详,是宋太宗的庶次子,和大哥元佐同岁。自从元佐纵火焚宫与太宗断绝父子情后,老二元僖就被太宗视为继承人。

雍熙三年(986)七月,陈王元佑改名元僖,韩王元休改名元侃,老四冀王元隽改名元份(就是英宗赵曙的亲祖父)。十月初九,太宗任命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同时还任命张去华为开封府判官,陈载为开封府推官,并亲自召见二位名士说:“你们都是朝中的正直之士,所以才选择你们来担任重要职务,好好辅佐我儿子。”又赏赐两人各自百万钱。

雍熙四年(987)十二月二十五日,赵普被召回朝,元僖上书盛赞赵普,并力荐他复相。次年(988)二月十三,宰相李昉罢,赵普复为首相,同日,从元僖至两府大臣均获得加官,并晋封许王;韩王元侃为荆南、湖南节度使,晋封襄王;冀王元份为威武、建宁节度使,晋封越王;益王元杰为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

这年三月,首相赵普在准太子元僖的助力下,把枢密副使赵昌言、知制诰胡旦、盐铁副使陈象舆、度之副使董俨等指为朋党,重谴贬逐朝廷。这几位都是元佐的支持者,特别是胡旦,曾经对赵普落井下石过。

淳化二年(991)九月,左正言宋沆、尹黄裳、冯拯,右正言王世则、洪湛五人上书,请求立许王元僖为皇太子。太宗认为诸子冲幼,还没有定性,等到长大成人后,他自有裁制,因此,贬斥几人出京,宋沆是宰相吕蒙正的妻族,因此老吕也受牵连罢相。

从请立太子这事可以看出,元僖在朝中的势力和人望,虽然宋沆几人被降职贬斥,但并没有影响元僖在他爹心中的地位,他的太子之位似乎也是板上钉钉了,可惜,却因为命丧黄泉让一切都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淳化三年(992)对太宗来说,是个很不好的年份,发生太多悲伤的事打击他,首先是退居洛阳后一直旧病缠身的元老重臣、与太宗相爱相杀半生的赵普,于七月十四病逝。

关于赵普的死因,更是流言满天飞,其中传的最多的就是赵普被廷美的冤魂吓死。这个流言对太宗来说,有些很不美好,毕竟他才是廷美之死的最大元凶,更何况,他多年未愈的箭伤也时不时的折磨他,让他也忍不住会想到鬼神报应方面。

因此,太宗对赵普之死很有兔死狐悲之情,悲怆到不能自己,不但下令厚葬赵普,还亲自为赵普撰写神道碑铭。没等太宗从赵普之死的凄怆中走出来,四个月后又要面对爱子元僖暴亡的事。

当年十一月初十早上,元僖入朝时突然感觉不适,还没有入见他爹太宗,就已经支撑不住,侍从赶紧送他回府,太宗也马上过府探视儿子。

当满怀慈爱之心的太宗,焦急的在病床前呼唤儿子名字时,元僖还有一点反应,但随即就咽气了,年仅27岁。已经54岁的太宗目睹爱子暴亡在眼前,是恸哭不止,毫不顾忌人君形象,吓得左右都不敢仰视。

悲伤的太宗当即下令,追赠儿子为太子,谥“恭孝”,吏部尚书宋琪还代表群臣,建议太宗把本来十天后要举行的南郊大典推迟到明年正月,泪眼婆娑的太宗当即准奏。

不幸的事并没有停止,元僖死后第二天,刚刚被罢免参政、但仍然很被太宗赏识器重的王沔,在省中视事时突然中风,送回家就暴卒,让太宗可惜嗟叹良久,下诏追赠工部尚书。

老伙计赵普死了,欣赏重用的王沔死了,最最钟爱、视为准太子的儿子也死了,接踵而至的打击让太宗伤心不已。

在元僖死后的半月里,太宗想起儿子都痛心,有时候甚至悲泣到一夜无眠,“达旦不寐”,还做《思亡子诗》让近臣看。在他眼中,身材粗壮肥胖的儿子元僖,是个沉静寡言的人,尹京五年,政事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就是个仁孝恭顺的好孩子。就是因为他早已属意元僖,所以才追念不已。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打脸来的如此猝不及防。

太宗因丧子之痛还没伤心多久,一个晴天霹雳就砸下来,有人揭发说元僖其实是被他的宠妾张梳头错手毒死的,张氏本来想用毒酒谋害元僖的夫人,把大婆搞死她好取而代之,没想到阴差阳错,元僖夫妻俩玩交杯酒喝,因此误饮毒酒而死。

更让太宗惊愕愤怒的是,元僖又被揭发出,因受张梳头的蛊惑,纵容张梳头恣意妄为,任意捶打仆妾,甚至有被打死者。元僖还在京城西佛寺为张梳头的父母招魂埋葬,葬礼所用都有逾制。更更令太宗震惊的是,元僖和张氏所做的法事有施巫蛊的嫌疑。太宗大怒,命亲信内臣皇城使王继恩去彻查。

不要觉得太宗过于大惊小怪,他本身就是个心里阴暗爱猜忌的人,又长期忍受箭伤不愈的折磨,让他更加多疑敏感,联想到几年前长子元佐突然发狂的情况,很难不让他怀疑有人暗中弄鬼,而死去的元僖就有最大的嫌疑。

那个把元僖蛊惑的迷三道四的张梳头被缢杀,元僖左右亲吏也被下狱,由王继恩挨个审问,审问的结果并没有诏告天下,但是,在王继恩结束彻查后,元僖的属下全被决杖免职,张梳头父母的墓冢被发掘烧毁,亲属被流放远方,十一月二十六日,太宗又下令收回追封元僖为太子的诏命,仅给予一品卤簿敛葬。

从这些处理看,很显然,王继恩彻查的结果对元僖很不利,彻底颠覆他在老父亲心中的形象,原来以往的恭顺仁孝都是装出来的,让太宗的一片慈父心成了笑话,所以才有以上处理结果。

那么,在太宗面前揭发元僖种种阴事,让死后的元僖身败名裂、被踩到不能翻身的人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元僖的嫡母明德皇后李氏。

04,使绊子的嫡母李明德

明德李皇后(960-1004),是太宗的第三位正妻,开国名将李处耘的次女,兄弟是北宋有名的外戚名将李继隆、李继和。

开宝八年(975)年底,16岁的李氏被宋太祖指婚给刚丧偶的三弟晋王赵光义,成了准王妃。由于太祖猝死,太宗继位,要为先帝守丧,李氏的婚礼就此耽搁,在太平兴国二年(977)七月,18岁的李氏才和开汴京大酒店的孙守彬之女一起进宫。

孙氏很受太宗宠爱,很快从才人成为大宋第一位贵妃,而准皇后李氏却没名没份的在后宫呆了七年,直到太平兴国八年(983)九月,孙贵妃去世,次年(984)十二月十七日,李氏才被册立为皇后。

李皇后虽生过一个儿子,但夭折了,她和比她小七岁的庶长子元佐关系不错,元佐的长子允升进宫后就养在李氏宫中。元佐为人坦荡而无野心,又讲情义,和城府深厚的元僖相比,李皇后当然属意元佐继位。

但重感情的元佐无法接受父亲用卑劣的手段谋夺那个位置,所以宁可装疯也不要当皇帝,而他纵火焚宫的背后,元僖则有最大的刺激挑拨嫌疑,元佐被废庶人,与太宗断绝父子情,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元僖,他身为次子,成为无可争议的继承人。

元僖活着时,是太宗仁孝的儿子,群臣眼中的准太子,如日中天,无权干政的李皇后是无法撼动这个庶子的。但偏偏老天让元僖死了,而元僖之死又给元佐带来莫大的机会,偏袒元佐的李皇后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扳倒、清算元僖,给元佐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平反,比如,解释元佐为啥发狂,那都是因为元僖在作怪,既然元僖不干净,那自然说明元佐是无辜的。

元僖在死后身败名裂,最大的转折点就是有人在太宗面前揭发他,这个揭发者非李皇后莫属,或者是她本人,或者是她指使的,只有她有这个胆量和动机,王继恩都不敢以疏间亲去告发让皇帝伤心欲绝的儿子。

但是,李皇后低估了元佐的负气给太宗带来的刺激,即便是李皇后为元佐洗清污名,太宗也没有重新考虑元佐,而是把目光投向小三子赵元侃。

淳化五年(994)九月,太宗宠信的道士王得一建议立襄王元侃为皇太子。据说太宗让他给几个儿子相面(关于相面者还有说是道士陈抟或和尚某人),王得一说襄王是未来天子,因此,太宗遂以小三子元侃为开封尹,改封寿王。

次年(995)四月二十八日,太祖开宝皇后宋氏崩,太宗传位给儿子的最后一丝心理障碍也完全去除,就在当年八月十八,册立元侃为皇太子,改名赵恒,大赦天下。

值得注意的是,赵恒得立太子之后,很快就有人在太宗面前给赵恒上眼药,说京师的人见到新太子,都归心于他,夸他是真社稷主。

疑神疑鬼的太宗瞬间敏感了,哦,太子是真社稷主,那老子呢?难不成是冒牌货?就召来保太子的寇老西儿质问:“四海都归心太子,准备置我于何地?”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素来有急智的寇准当即拜倒,恭贺太宗,说他托付神器者是真社稷之主,实在是万世之福。把太宗说的转怒为喜,回到后宫转述一下,又出来和寇准喝酒庆贺。

再参考立太子之前寇准对太宗说的话:太宗询问寇准皇子中谁可以托付神器,寇准说:陛下为天下选择继承人,千万不要听从后宫妇人的意见,也不要听从内臣中官的意见,更不要听从身边近臣的意见,得您自己做主,选天下臣民都满意的。

从寇准的话中透漏出来的信息,可以肯定的说,寇准就是担心李皇后干预立储的事才那么说。而给新太子赵恒上眼药的人也正是李皇后。通过这一系列事件,可知小三子赵恒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甚至远没有大哥二哥时的稳当,嫡母还时不时的给他使绊子。

至道二年(996),开封府所属的十七个县因为旱灾免税,又有人奏报太宗,说这是开封府夸大灾情,有意收买人心。太宗马上派人去调查,太子赵恒可是兼判开封府的,如果真存在虚报灾情,那太子收买人心的事就是铁证如山,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幸好调查官员说灾情属实,还有几个县的灾情比开封府上报的还严重,甚至说开封府对这些县的免税做得还不够。正是这个官员,让赵恒有惊无险的渡过难关,赵恒对他是感恩在心,若干年后还提出来称赞他,这个官员就是王钦若。

至道三年(997)三月二十九日,太宗崩于万岁殿。早在二月太宗病重时,李皇后的心思就活泛起来,她依旧想让庶长子元佐继位。同时,王继恩也听从朋友潘阆的话,觉得扶持太子登基显不出自己的功劳,不如支持被废弃的元佐,搏个定策功。王继恩的想法与李皇后不谋而合,他们迅速联络元佐之前的支持者参知政事李昌龄、翰林学士胡旦等,准备在太宗崩后拥立元佐。

就在太宗弥留之际,宰相吕端来宫中问疾,吕不糊涂发现皇帝都要归天了,太子居然不在跟前侍疾,心中不由疑惑,担心有什么变故,就在笏板上写“大渐”二字,让亲信书吏迅速召太子赵恒入侍禁中。

等太宗驾崩后,李皇后派王继恩去中书召见吕端,吕端感觉不对头,就把王继恩骗到诏书阁锁起来,自己迅速去见李皇后,李皇后说:宫车晏驾,立嗣以长才是规矩,现在应该怎么办?吕端正色道:先帝立太子,就是为了今天,岂能有其他异议?

因为身边没有支持者,李皇后战斗力又远逊于吕不糊涂,只能默不作声,如果李皇后身边有个“曾布”或者“史弥远”,就算是太子,赵恒能否继位还真难说。

就这样,赵恒有惊无险的登上帝位,并在四月初一,憋憋屈屈的尊嫡母李皇后为皇太后。没办法嫡母,只能重遣那几个大臣,四月二十七把胡旦贬为安远节度行军司马。五月十一,李昌龄贬为忠武节度行军司马,王继恩右监门卫将军,安置均州;那个倒霉的胡旦又被削籍流放浔州。

五月二十七,赵恒追尊早死的生母陇西郡夫人李氏为贤妃;六月追复皇叔廷美为西京留守兼中书令,复秦王;赠皇兄德昭太傅、德芳太保;复皇兄元佐为楚王,元佐已经14岁的长子赐名允中,授右监门卫将军;并追复皇兄元僖恭孝太子称号。

对于元舅、手握重兵的李继隆,虽然他没有参与妹纸废立的事,仍然受到真宗赵恒的猜忌,太宗驾崩,李继隆请求入京哭妹夫皇帝,不被便宜外甥允许。四月初九,就从静难军节度使(邠州,咸阳市林县)改为镇安军节度使(陈州,周口市淮阳县),加检校太傅,暂时保留了马军都指挥使的军职。

当年五月二十三日,李继隆才被获准来朝,但又被明升暗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使相头衔,兵权却被收回。十月十八太宗下葬,李继隆被批准回汴京行礼,礼成后就被遣返陈州,哪怕当时朝廷正为灵州弃守问题焦头烂额,真宗也没想向这位身经百战的舅舅咨询该怎么办,可见小三子的心胸还是不如老三子啊!

一直到景德元年(1004)三月十五,李太后驾崩后,在辽军南下之际,李继隆多次恳求下,真宗才解除心结重新启用舅舅李继隆,也让李继隆在澶州建立最后的战功,得以功名令终。

05,猴格说

宋太宗能够继位为帝,本来就说不清楚,为了把皇位留在自家的自留地里,他逼死兄弟,迫死侄子,手上可谓沾满了亲人的鲜血。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处心积虑扒拉到怀里的皇位,却被最像他、性格最赤诚、善骑射的爱子元佐弃之如履。

元佐不傻,他明白他爹如此迫害兄弟侄子,就是为了让他登上皇帝宝座,但重感情的元佐不想要这鲜血淋漓的皇位,身为人子、既得利益者,他能对他爹做什么呢?不能啊!他只能折腾他自己,去发疯发狂,用乖张暴戾的行为去拒绝他爹,用负气的态度让他爹痛心。

当太宗在大臣面前因为大儿子涕泪交加时,心中可会产生报应不爽之感?我不择手段为儿子争家业,我儿子却不稀罕,让施展阴暗手段的我情何以堪啊!挠墙······

再通过真宗继位后元佐的表现看,他在太宗朝所谓的发狂,多半是故意装的,所以,后世对元佐的评价真没错,这孩子就是皇室中难得一见的赤诚之子,充满孩子气的天真。

老大不稀罕当皇帝,老二元僖稀罕啊!太宗和元佐断绝父子关系,就把希望和爱都放在老二身上,元僖也很能装大尾巴狼,在他爹面前是既仁且孝,让他爹大感欣慰,觉得后继有人。

偏偏老天再次玩了太宗一把,元僖死了,还死的那么不堪,堂堂准太子,死在妻妾的争风吃醋之下,这件事对太宗的打击是巨大的。更令人震怒的是被揭露出来的真相,让太宗无比痛心,原来自己钟爱的儿子一直都在欺骗他,甚至在背后施展巫蛊谋害父兄。

痛心之余的太宗,会不会扪心自问,这就是对他谋弟杀侄的报应?他干了那么多龌龊事,就是为了把帝位传给儿子,但他最器重、最钟爱的元佐、元僖,一个反对他,对皇位视如草芥;一个欺骗他,对帝位势在必得,最后一废一死,被废和死亡的原因都让太宗伤透了心,怎么会不认为这是对他的报应呢?

对于捡漏的小三子赵恒,太宗可没有那么多爱意,反而从始至终对他存在猜忌,得亏寇老西儿为赵恒周旋,才几次转危为安。但临了临了等继位时,却又差点被嫡母翻盘,幸好吕端不糊涂,反应敏捷,真宗才平安坐上皇位。

太宗朝立储可谓一波三折,真宗能够有惊无险登上帝位,除了得益于吕端机敏,李皇后不果断外,还有元佐对皇位没兴趣、不配合啊!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宋太宗箭疾新考、长编、会要等等(字数已经太多近八千字,详细资料就不贴了)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这厮虽然总是处于拖延症晚期,但写出来的东西尽量不会让读者菌失望!如果发现有失误之处,非常欢迎留言纠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