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買到假冒僞劣農機具,該怎麼維權?

特別關注

「特別關注」買到假冒僞劣農機具,該怎麼維權?

如今信息越來越發達,農民也參與到了網購大軍中,甚至有很多農民連農機都是從網上買的,由於減少了中間環節,成本低了,因此價格便宜是網購的最大優勢。那麼網購的農機質量怎麼樣?中國鄉村之聲記者李偉民曾經在2017年,對河南農民購買農機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報道一經播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引發了人們對農機質量的關注,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篇報道。

「特別關注」買到假冒僞劣農機具,該怎麼維權?

(圖爲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 邱寶昌 律師)

律師提醒

一、假冒僞劣商品的定義是什麼?

1、假冒產品在製造時,逼真地模仿別人的產品外形,或未經授權,對已受到知識產權保護的產品進行復制和銷售,藉以冒充別人的產品。在當前市場上主要表現有冒用、僞造他人商標、標誌;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冒用優質產品質量認證標誌和生產許可證標識的產品。

2、僞劣商品在生產銷售時,其質量、性能指標達不到我國已發佈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所規定的要求,甚至是無標生產的產品。

「特別關注」買到假冒僞劣農機具,該怎麼維權?

二、購買農機時如何避免上當受騙?

1、向農機技術推廣服務部門的專家仔細諮詢,瞭解該機具是否適應當地的作業環境與農業技術要求,技術是否可靠;也可以向當地有經驗的老機手仔細諮詢,切忌盲目購買;

2、注重考察銷售者和生產者的信譽,到有固定經營場所,證、照齊全的農機產品銷售單位購買農機具;

3、要貨比三家,不要只圖價格便宜;

4、要檢查農機產品的銘牌上是否標明產品名稱、廠名、廠址、出廠日期等標識;合格證、使用說明書等隨機文件是否齊全,以及所標明的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等,與銘牌上的內容是否一致;

5、要檢查產品的外觀質量和零部件的加工質量;對小機具應轉動總成部件,看是否運轉靈活,有無鬆動、卡滯現象;對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大件產品應試車檢查,聽有無異響,觀察運轉是否平穩等;

6、索要蓋有銷售單位公章的信譽卡、三包憑證和發票。發票要清楚準確地寫明購買時間、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價格等項目;三包憑證要寫明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內燃機編號、產品編號,生產企業名稱、地址、電話、郵政編碼,以及指定的三包修理者的名稱、地址、電話、郵政編碼等;一定不能接收個人簽名的字據或收條;

7、對廣告宣傳的內容,以及“新技術”、“新產品”的真實情況要認真核實,切忌盲目輕信。

「特別關注」買到假冒僞劣農機具,該怎麼維權?

三、買到了假冒僞劣農機該保留哪些證據?

農機用戶要保留的原始證據主要有:購機發票、產品合格證、三包憑證、推廣鑑定標識、使用說明書和維修零件圖冊等文件;產品在三包期內,修理者的修理記錄(修理者在三包憑證中所做的詳細記錄);產品的廣告宣傳材料等。

國家出臺了《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農機三包規定),主要解決農民購買的農機產品若存在質量問題如何處理,以及界定法律責任的問題。

“三包”有效期包括整機和主要部件“三包”有效期不少於一年。“三包”有效期自開具發票之日起計算,扣除因承擔三包業務的修理者修理佔用和無維修配件待修的時間。《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自1999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正文共有30條,制定《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的目的:一是爲了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二是爲了明確銷售者、修理者、生產者的三包責任和義務,完善產品質量民事責任制度;三是爲了加強國家對銷售者、修理者、生產者履行三包義務和承擔責任的監督管理。

產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內發生安全性能故障或者使用性能故障,農民可選擇換貨或者修理,銷售者應當按照農民的要求負責換貨或者修理。

內燃機、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農用運輸車以外的產品,換貨後15日內發生安全性能故障和使用性能故障的,農民可以要求退貨,銷售者應當負責爲農民免費退貨。

“三包”有效期內產品發生故障,修理者應自送修之日起40天內排除故障並保證正常使用。因修理造成產品損壞的,修理者負責爲農民賠償產品本身的損失,費用由修理者承擔;自送修之日起超過40日未修好的,修理者應在修理狀況中如實記載;銷售者應當憑此據免費爲農民更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然後依法向生產者、修理者追償。

“三包”有效期內符合換貨條件的,銷售者因無同型號同規格產品,或者因換貨後仍達不到標準規定的性能要求及明示的性能要求,農民要求退貨的,銷售者應免費退貨。

四、買到了假冒僞劣農機該如何維權?

如果是個人之間的交易,一定要籤合同,合同中一定要對二手農機的使用狀況、維修、價格、如何付款、違約責任、管轄等進行詳細的約定。如有一方違約,可以持合同和相關證據提起訴訟。

如果是通過二手農機交易市場或平臺進行交易,農機出現問題,可以拿着相關證據先找經銷商溝通;如果溝通不暢,則可以到當地的農機主管部門(一般爲農機局)投訴;如果交易中產生糾紛,可以通過地方消費者協會予以投訴,也可以通過法院和仲裁機構解決。

同時網絡也不是法外之地,法律上規定的相關法律責任網上買賣也一樣需要遵守,但是由於跨地域,就是消費者即便能夠維權,也有維權成本的問題,目前一些地區已經設置了互聯網法院,互聯網購物產生的糾紛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法院進行訴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