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的大多數人對藥物服用方式不予重視,認爲只要把藥喫進了肚子裏就會有療效,其實這樣不僅會影響藥效的發揮,甚至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我們將至要服用一次就會生效的藥物稱作“頓服藥”,這些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症狀,服用多了對身體有害無益,譬如,止痛藥、止瀉藥等。

作者 | 李三三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衆號:tech_163)

人喫五穀雜糧,難免小病小災。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病了得喫藥,但如何安全服藥,這其中的學問可不少。“喫錯藥”這一行爲不僅僅指喫了不對症的藥,還體現在錯誤的藥物服用方式。現在的大多數人對藥物服用方式不予重視,認爲只要把藥喫進了肚子裏就會有療效,其實這樣不僅會影響藥效的發揮,甚至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到底如何正確服藥呢?我們總結了以下三個常見的問題並且給出了回答。

1. 到底應該飯前喫藥還是飯後喫藥呢?

知否|飯前飯後,吞服含化?口服藥到底該怎麼喫?

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好直接讀說明書或者向藥劑師/醫生確認。更重要的是要分清楚什麼叫飯前、飯後和頓服。顧名思義,飯前是指藥片在飯前服用,但是喫藥和喫飯的時間中間至少要間隔半小時;飯後也是指間隔至少要在半個小時以上。那麼“頓服”是什麼意思呢?頓服是指把一天的藥量一次喫完,而不是一天三頓飯就喫三次藥,大家不要理解錯哦。

那麼到底爲什麼不同的藥要在不同的時間服用呢?其實這與我們的胃部狀態息息相關。飯前,胃部空空如也,此時服用的藥可以直接作用於胃黏膜,還可以使藥物迅速到達小腸,併發揮功效。所以飯前更適合服用能促進胃部功能,藉此增加食慾的藥物,如胃酶合劑、西米替丁等助消化及護胃的藥物。而飯後胃部處於膨脹狀態,適用於服用促進胃部消化的藥物、舒緩胃脹氣的藥物。除此之外,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藥物,需要緩慢發揮作用的藥物宜在飯後服用。如阿司匹林、抗生素類、消炎類的藥物。我們將至要服用一次就會生效的藥物稱作“頓服藥”,這些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症狀,服用多了對身體有害無益,譬如,止痛藥、止瀉藥等。

2. 一定要用純淨水吞服藥物嗎?

知否|飯前飯後,吞服含化?口服藥到底該怎麼喫?

大多數人在潛意識裏還是會選擇用沒有其他任何雜質的純淨水來吞服藥物。確實是這樣的,出一些極個別的藥之外,服藥的水以溫開水最爲合適。有相當一部分藥如果用溫度過高的水服用,藥本身的活性會被殺滅,藥效會降低。會有一些人覺得用茶水、牛奶等液體服藥更有助於健康,因爲茶水和牛奶本身就是對身體有益的,其實不然。如果用茶水送服,就可能會出現酸鹼中和反應,藥效喪失。牛奶等乳製品的脂肪和蛋白也會影響某些藥物的吸收。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質,可使許多藥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融化,不利於腸胃吸收。

水溫也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視的點,很多人會喝開水對身體好,所以很容易先入爲主地認爲用開水吞服藥物更佳。開水溫度過高會影響維生素類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b1、b2還原破壞而失去療效。因此他們都不宜用熱水送服。

3. 吞服、咀嚼、含化,藥片到底怎麼喫?

知否|飯前飯後,吞服含化?口服藥到底該怎麼喫?

首先,服用控釋或緩釋的藥片需要整片吞服。“緩釋”指緩慢釋放,“控釋”指控制藥物在胃腸道勻速釋放。這兩種劑型的藥物都是通過緩慢釋放達到最大藥效,既減少了患者的服藥次數,又降低了漏服藥物的可能性。此類藥片若被分割,控釋膜或控釋骨架被破壞,藥物會迅速釋放出,就達不到控釋緩釋和速效長效的目的,有時還會引起體內藥物濃度驟然上升,造成藥物中毒。其次,標有“腸溶”字眼的藥也不能掰開、碾碎服用。服用時也不能咀嚼,否則藥效會被破壞,並引起胃部的不適。另外,含化片、咀嚼片不可以直接吞服,這樣會大大降低藥效。

綜上所述,其實我們最安全最有效的用藥方式就是謹遵醫囑,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服用藥物,這樣才能藥到病除,擁有健康的身體。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