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美國政府以“貿易戰”的名義對我國發起貿易摩擦,同時對我國企業進行高科技禁運和封鎖,拒絕供應芯片等現代科技必不可少的關鍵產品。雖然海思一夜之間將保密箱裏的“備胎”全部轉正,但是我們面對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而作爲一名軍迷,小編關心的是美國禁售芯片,是否會影響殲20等先進的國產裝備的生產。

禁售芯片是否會影響殲20的生產

首先,毫無疑問殲20這樣的隱身戰機會大量使用芯片等高科技電子元器件,而且爲了提高雷達的計算能力,殲20的雷達信號處理機,使用的都不是一個DSP信號處理芯片,而是一箱子處理芯片,利用芯片陣列多路串聯來提高計算能力。所以對於殲20來說,這些芯片和發動機一樣重要,直接關係到它的裝備質量和生產規模。

對於殲20來說,芯片和發動機一樣重要

實際上,美國對於中國航空航天級芯片的禁運,並不是現在纔開始的。比如殲-10戰鬥機研製的時候,相關單位就曾痛感國產電子元器件不足,又無法獲得西方先進的產品,因此早就進行了自主攻關,國內相關單位經過艱苦努力,已經實現大多數航空航天電子系統元器件的國產化,因此美國此次禁售芯片對於國產戰鬥機幾乎沒有影響。

美國禁售芯片對於中國戰鬥機幾乎沒有影響

不僅如此,中國部分航空航天級芯片,甚至比美國的還要先進。比如2012年出現的“魂芯一號”,性能比外國同類DSP芯片高4到6倍,併成功應用在我國空警-500預警機和其他多個國防科技裝備上,使得空警500的雷達性能輕鬆碾壓美國E-2D預警機,也使得殲20戰鬥機具備超強的信息能力,而更新的“魂芯二號A”,據稱在一秒鐘內能完成千億次浮點操作運算,單核性能超過目前國際市場上同類芯片性能的4倍,可以說是世界最強的信號處理器。

中國部分航空航天級芯片,甚至比美國的還要先進

而殲-20裝備的超強芯片,在鞏固我國國防的同時,也開始反哺民用市場。前不久,有消息曝光我國投資1600億元,建設國內第一家生產現代化微芯片和半導體工廠,其技術來源就和殲-20的芯片一樣,出自同一家單位。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蘇-35和蘇-57戰機的芯片,使用的就是中國和歐洲採購的民用產品。

蘇-57使用了中國的民用電子元器件

美國政府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貿易爭端只是表象,真正的目的是要打斷中國攀爬科技樹的進程,將中國限制在底層,永遠變成廉價工廠和高科技產品的傾銷地,通俗來講,就是讓我們永遠膜拜在蘋果手機等美國產品的腳下。對於這一點,我們絕不會答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