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美國商業航天發展出現了新潮流,擔負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不再侷限於NASA等官方航天機構,而是通過轉移航天技術專利,出租航天基礎設施以及提供航天項目等手段,培育了以SpaceX、軌道科學、火箭實驗室等公司爲代表的一大批私人商業航天企業。特別是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它接連祭出可重複使用的獵鷹1和獵鷹9火箭、龍飛船、星際飛船,以及向太空發射特斯拉電動汽車等一系列騷操作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其創造的商業運作模式和商業航天概念幾乎引領着目前世界商業航天的發展方向。

近些年,美國商業航天發展出現了新潮流,擔負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不再侷限於NASA等官方航天機構,而是通過轉移航天技術專利,出租航天基礎設施以及提供航天項目等手段,培育了以SpaceX、軌道科學、火箭實驗室等公司爲代表的一大批私人商業航天企業。特別是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它接連祭出可重複使用的獵鷹1和獵鷹9火箭、龍飛船、星際飛船,以及向太空發射特斯拉電動汽車等一系列騷操作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其創造的商業運作模式和商業航天概念幾乎引領着目前世界商業航天的發展方向。

獵鷹重型火箭助推器回收瞬間,猶如神兵天降

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發射瞬間

實際上,在民營航天領域,中國也在奮起直追。我國從2015年6月開始,就陸續成立了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營商業航天企業,並以及成功進行多次航天發射。我國民營航天企業研製的運載火箭甚至完成了一箭三星等高難度動作,並且正在探索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不過,相比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咱們的民營商業航天確實還處於Baby階段,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我國民營運載火箭目前確實是Baby級的

然而,2016年2月16日,一家新的民營航天公司的成立,卻大大加速了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速度,它就是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旗下的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擁有的拳頭產品,快舟一號和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目前已經進行了4次發射,全部成功,就在今天又進行了第5次發射。不僅如此,據報道,快舟今年已落實發射任務安排的火箭達到8枚,數量之多僅次於大家所熟悉的國字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快舟一號發射瞬間

快舟一號火箭全長約20米,起飛質量約30噸,最大箭體直徑1.4米,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爲200千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爲300千克。從這些數據來看,它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產品,不再是類似其他國內民營運載火箭的“baby產品”。而正在研製中的“快舟十一號”火箭箭體直徑達到了2.2米,火箭起飛重量更是飆升到了78噸,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將達到1噸,是快舟一號甲的整整5倍,也能夠將一輛汽車送上太空!不僅如此,在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規劃中,它們未來還有類似獵鷹9這樣的重型運載火箭。

快舟11號可以運載一輛汽車上天

不過,快舟系列火箭最吸引人的不是火箭的運載能力,而是它採用的輪式底盤和機動發射的方式。快舟一號甲的運載底盤看起來與我國的東風31洲際導彈十分類似,有傳言稱它正是東風31軍轉民的產品,這樣的設計,能夠讓快舟火箭機動靈活發射各種中小微型衛星的能力,從簽訂發射合同,到衛星航天,中間間隔的時間非常短。

快舟火箭採用輪式底盤機動發射

目前看來,和美國私人航天公司運載火箭追求高大上的指標不同,快舟一號將科技樹點在發射方式的快速靈活上,這無疑是非常聰明的市場選擇。對於佔國際航天發射市場比重最大的小型和微型衛星來說,快舟一號不僅發射成本更低,而且有快速補射的能力,能夠保證在危機條件下小型商業星座的正常運行。

快舟火箭發射間隔時間非常短,能夠快速補射衛星

最後,咱們說句題外話,從美國的私人航天企業的發展來看,這個領域大有可爲,回報率也非常高。中國的老闆財團手握大量的資金,與其繼續炒作房地產,或者炒作水果豬肉大米等百姓生活必需品,揹負罵名,不如開拓視野,長長見識,大力支持我國民營航天的發展。今天的航天事業,就和幾百年的大航海一樣,正是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璀璨星空,大有可爲。航天快舟一號火箭運載火箭民營運載火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