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舉個例子,比如一些人身體虧虛,元氣不足,中氣不足,導致排便無力,所表現出來的是腹脹或大便燥結的症狀,看起來屬於滯留不通的現象,其實必須採用補益的方法,比如補養氣血,使元氣恢復,反而能使大便通暢。諸如此類腹脹便祕的症狀,或也可以採用通便的方法治療,如大黃等,但通瀉苦寒之品,恐怕會加重其氣血虧虛症狀,絕不宜久用,以上病例採用補氣血的方法,也能起到通便的作用,這就是中醫所講的“塞因塞用”的具體臨牀應用。

中醫所講的“塞因塞用”,指的是治療一些身體虧虛,採用補益的方法,反而能治療一些看起來壅塞不通的病症。

舉個例子,比如一些人身體虧虛,元氣不足,中氣不足,導致排便無力,所表現出來的是腹脹或大便燥結的症狀,看起來屬於滯留不通的現象,其實必須採用補益的方法,比如補養氣血,使元氣恢復,反而能使大便通暢。

採用補益的方法,也能夠治療一些看似壅塞不通的症狀!

之前我曾經治療一個產後婦女,生產之後氣血虧虛,導致大便不行,便祕多日不解,出現心煩腹脹悶痛等症狀;但舌象面色白,伴有頭暈乏力氣短等虛弱症狀;於是採用補養氣血的方法,用藥如黨蔘、黃芪、白朮、炙甘草、當歸、熟地、陳皮等,再適量的加入火麻仁、杏仁等潤腸通便,服用後排便順暢,虛弱症狀也逐日得以緩解。

採用補益的方法,也能夠治療一些看似壅塞不通的症狀!

諸如此類腹脹便祕的症狀,或也可以採用通便的方法治療,如大黃等,但通瀉苦寒之品,恐怕會加重其氣血虧虛症狀,絕不宜久用,以上病例採用補氣血的方法,也能起到通便的作用,這就是中醫所講的“塞因塞用”的具體臨牀應用。

採用補益的方法,也能夠治療一些看似壅塞不通的症狀!

更多中醫養生文章內容,關注我頭條號內,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