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歐洲航天局的普朗克衛星對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進行了觀測,繪製出這兩個衛星星雲的圖像。圖像右下方在普朗克望遠鏡的觀測頻率中處於較暗的區域,圖中藍色色調的區域暗示這裏有着非常低密度的宇宙塵埃。令人耳暈目眩的漩渦狀結構其實是望遠鏡上的儀器噪聲引發的,並不是銀河系的磁場分佈,正是由於這些漩渦狀的圖像,讓這張銀河系衛星星系的圖像可與梵高的大作相媲美。

 

 

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的兩個衛星星系,只能在南半球可以看到,是我們銀河系的近鄰,分爲大麥哲倫和小麥哲倫星雲。大麥哲倫星雲爲圖中靠近圖像中心的位置,紅色和橙色的斑點處,而小麥哲倫星雲爲左下角的橙色物體位置,外形酷似一個三角形。科學家很早就對大小麥哲倫星雲進行觀測,這是南天著名的天體,距離我們大約16至20萬光年,銀河系的直徑爲10萬光年。

歐洲航天局的普朗克衛星發射於2009年,運行至2013年,在4年間通過微波和紅外線觀測宇宙,繪製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分佈圖,研究了從宇宙大爆炸遺留下來的熱量。在對麥哲倫星雲的觀測中,普朗克望遠鏡可以觀測到麥哲倫星雲恆星之間被遮擋的天體,比如被塵埃隱藏的恆星羣等在紅外波長的觀測下暴露無遺。其中還有許多其他背景星系,已經銀河系周圍的星際物質。

銀河系內也有一些區域被星際塵埃所遮擋,比如變色龍座方向上就有恆星形成區被遮擋,但是在普朗克望遠鏡的圖像上就呈現出紅色和橙色。麥哲倫星雲實際上也是銀河系的一部分,最新的觀測表明,銀河系的盤狀直徑雖然爲10萬光年,但真實的半徑可能更大,涉及到一些暗物質分佈和塵埃雲,更遙遠的地方仍然處於銀河系的控制範圍之內。銀河系的真實邊界可能接近百萬光年,與仙女座星系接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