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权易手:奉系张作霖根据“君子协定”撤军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伦敦新闻画报》1928年7月28日

长期以来,北京就像是一座破旧不堪的楼房,一直在摇摇欲坠。今天它终于倒塌了,假如这个鲜活的动词可以被用于这么一种无趣过程的话。自从七世纪前北京成为中华帝国的京师以来,还从未发生过如此毫无戏剧性的事件。这整个事件就是一次最简单的换防,其敷衍了事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当北京的警察或宪兵在街角或在政府机关、官邸门口换防时,通常所见的就是一位身穿制服,但举止邋遢的警察或宪兵懒散地走向那个正在执勤的人,不情愿地伸手从那位疲倦不堪的下岗人员那儿接过步枪和刺刀,有气无力地继续在那儿站岗。这类换岗的主要特征就是无精打采和精神萎靡。

今天情形就是如此:当张作霖元帅(他也许已经死了,但他手下人要么不知情,要么不在乎)的最后一支部队离开北京城的时候,与国民政府和冯玉祥联手北伐的山西省省长(至少是临时的)阎锡山将军的部队接管了北洋政府首都的防卫工作。

北京政权易手:奉系张作霖根据“君子协定”撤军

接管北京:国民军行进在永定大街上,几乎没有人停下来看,因为几乎没有人对国民军进城一事感兴趣

北京政权易手:奉系张作霖根据“君子协定”撤军

护送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国民军进入北京的前锋部队

北京政权易手:奉系张作霖根据“君子协定”撤军

国民军里的孩子们:没有携带武器的小兵——很可能是在行军途中从沿途村子里找来的

北京政权易手:奉系张作霖根据“君子协定”撤军

按照“君子协定”缓慢离开北京:正在撤离的奉军

北京政权易手:奉系张作霖根据“君子协定”撤军

奉军告别北京是一个“君子协定”的后果:鲍将军的护卫队,按照最新的习俗,他必须最后一个离开东直门

北京政权易手:奉系张作霖根据“君子协定”撤军

撤走的军队走起了正步:奉军在接近东直门时突然打起了精神,因为安全委员会的人在那等待着他们

北京政权易手:奉系张作霖根据“君子协定”撤军

全城欢庆北伐军占领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在这个目前改名为北平的城市里飘扬

北京政权易手:奉系张作霖根据“君子协定”撤军

北伐军占领北京:山西军队正在进入目前已改名为北平的城市

编辑 | 闫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