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道夫希特勒,一部新的國家地理紀錄片進行了解密,當時希特勒距離製造原子彈炸燬倫敦只差一步之遙。英國《電訊報》和英國《太陽報》9月1日對此進行了報道。

在距離奧斯陸160公里的挪威湖中間,海軍歷史學家和科學家們找到了一艘納粹沉船,它的主要任務是正在運送用於德國核反應堆的關鍵成分-重水。

1944年在丘吉爾的命令下,170英尺高的水力驅動渡輪被炸沉了,但直到現在,沒有人知道這艘船是否真的包含了希特勒製造核武器所需要的重要東西。

在新的國家地理系列紀錄片Drain The Oceans(海底探索)中,科學家使用多波束聲納技術繪製湖牀圖,成功定位沉船位置,然後從140米深的挪威湖底拖起渡輪。他們共發現了40桶重水,其中18桶經過測試顯示含有重水,還有更多桶重水可能被壓碎。

丘吉爾當時並不知道這艘船的目的,但卻下令無論如何都要擊沉這艘渡輪,這個選擇現在被認爲拯救了英國的首都。因爲40桶重水,足以使納粹德國成爲核超級大國。

戰爭結束後,參與德國核計劃的人士表示,重水的損失絕對是決定性的。它阻止了德國的反應堆計劃。重水是德國核反應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海軍歷史學家教授埃裏克·戈夫說:看起來當時德國很可能很快製造出核彈,盟軍顯然非常擔心這一點。

1934年,挪威人成功地建造了第一座能夠生產重水的商業工廠,該工廠位於挪威的威爾莫克的蒂恩湖湖上方的懸崖上。

1933年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和弗裏茨。斯特拉斯曼發現了核裂變,這使得他們在與美國的曼哈頓計劃競爭中獲得了重大領先優勢。幾個月後,德國開始了其名爲“鈾俱樂部”的原子能項目,

重水對減緩和控制裂變過程至關重要,當納粹於1940年入侵挪威時,他們控制了威爾莫克工廠,到1942年時每年已經可以生產超過一噸的重水。

盟軍非常害怕希特勒開始使用重水來製造核武器,倫敦下令執行一系列的破壞任務,最終在1943年Gunnerside行動中,挪威突擊隊員被派去炸燬工廠。在遭受襲擊之後,納粹意識到他們需要保護剩餘的庫存重水,並於1944年2月20日開始將一年產量的重水,計劃通過火車和渡輪從威爾莫克往德國的反應堆現場。

挪威產業工人博物館館長,歷史學家Runar Lia說:“希特勒的夢想是製造一種可能瞬間摧毀倫敦的炸彈”。當時根據丘吉爾的命令,當渡輪抵達蒂恩湖中心時,挪威戰士將一枚定時炸彈綁在了渡輪上,將該船沉入海底深處,當時在那裏不太可能打撈重油。

挪威科技大學的弗雷德裏克索雷德博士說:在渡輪沉沒後,有很多人猜測,由於保護程度如此之低,所以渡輪上的重水已經被正常的水所取代。所以我們想下去把桶撈上來證明這實際上就是要被運到德國的重水。

後來進行的掃描顯示近52米的渡輪仍然是一體的,在湖底向下傾斜。測試證明,桶中的不僅是重水,而且重水含量讓德國成爲核強國綽綽有餘。

近年來歷史學家一直質疑希特勒是否真的有能力製造核武器,認爲德國人遠遠落後於美國人。但是去年在德國勃蘭登堡附近的奧拉寧堡的一個前研究設施附近,金屬探測器發現了放射性物質。之前也有報道說,曾有德國試飛員看到了無法解釋的蘑菇雲、

最終美國贏得了核武器的競爭,1945年5月7日德國投降,而美國那一天引爆了第一次原子彈試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