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以來,有一篇網文流傳的甚廣,文章名爲《北洋二十四上將之最終結局》。但這篇文章原文就有錯誤,轉載流傳中又加入了新的錯誤,因而必須給予糾謬正訛。

錯誤之一,文不對題。該文內容寫的是冠字上將軍,題目卻說是上將,而北洋時期的上將與上將軍根本就不是一碼事。

網傳的北洋二十四上將是驢脣馬嘴以訛傳訛

圖1 陸軍上將、耀武上將軍陸榮廷

爲什麼不是一碼事呢?

上將是一級軍銜,上將軍最初是軍職,後來演變成一個名號,二者性質截然不同。1914年6月30日,袁世凱下令裁撤各省都督,而於中央設將軍府,並於7月18日頒佈了《將軍府編制令》,規定:“將軍府置將軍,由大總統於陸海軍上將或中將中特任之。將軍之名號,由大總統特定之。”這之後,各省的都督一率改稱將軍。對一些軍功或資歷特高的上將,則任爲上將軍。將軍、上將軍作爲軍職而不是軍銜,從這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這裏有一個公式,即凡被任命爲上將軍的,軍銜肯定都是上將,但上將卻未必都能獲任上將軍。北洋時期65員上將中,只有29人獲任上將軍。

錯誤之二,數字不對。北洋時期的上將是65人,上將軍是29人,從哪說都沒有24這個數字。

既然沒有,那這24的數字是從何說起的呢?說來讓人哭笑不得。原來,《北洋二十四上將之最終結局》的原文,寫的是總共29人的冠字上將軍,但作者大概是統計失誤的原因,最初卻只寫了24人。文章發佈於網絡後,經人提醒,發現漏掉了5人,便又在後面的跟帖中補上了5人,湊齊了29人。但他這後補的5人,並不是補到原文中,而是在跟帖很多樓後面的另補,而且不知爲什麼,他也始終沒有改變標題,仍舊以《二十四上將》命名。如今太多的讀者與自媒體作者,並不想沉下心來認真讀書,而是淺閱讀、碎片化閱讀,超過一千字就看不下去,他們根本就沒看完文章原作者後面的補充,也根本就沒弄清楚北洋時的上將和上將軍到底是怎麼回事又各是多少人,便心浮氣躁地轉載或洗文重發,而自媒體又似乎對數字特別地青睞,不分青紅皁白什麼標題吸引眼球就推薦什麼,遂使這不倫不類驢脣不對馬嘴的“二十四上將”走紅網絡,令好多不明就裏的網民真的以爲北洋時期總共就是24員上將了。

網傳的北洋二十四上將是驢脣馬嘴以訛傳訛

圖2 陸軍上將 靖武上將軍王懷慶

錯誤之三,傳主有誤。雖然經過了補充,達到了29員冠字上將軍這個正確的人數,但他把本不是上將軍的楊增新補了進來,而把本是上將軍的張懷芝還是給漏掉了。

這裏就又要說一說楊增新了。將新疆王楊增新說成冠字上將軍的,還不僅僅是他這獨一篇,而是有相當多的文章都把楊統計到冠字上將軍之列了。爲什麼呢?這大概與楊增新墓碑上的題字有關。在楊的墓碑上,清楚地刻着“闐威上將軍”的字樣。你想呀,石頭上刻的字,又是楊死後第二年(1929)立的碑,那還不是鐵證如山嗎?

呵呵!還真的不行。儘管這碑並非今人僞造,但碑上的字終歸還是因習慣稱呼與冠字將軍一稱重疊造成的錯題,甭管這錯題是有意還是無意。

網傳的北洋二十四上將是驢脣馬嘴以訛傳訛

圖3 陸軍上將、闐威將軍楊增新

楊增新的軍銜是陸軍上將,但他沒有獲任冠字上將軍,而被任爲冠字的“闐威將軍”。在民間,一直有將上將稱作上將軍的習慣,今天亦然。這個習慣稱謂在其他時期使用不會有什麼誤會,在北洋時期使用就極容易造成誤會。楊死後,其墓碑題字“闐威上將軍”,就是典型的混淆。對楊增新,可以依將軍府的冠名稱作“闐威將軍”,也可以依慣例稱作“上將軍”,但將“闐威”與“上將軍”合併到一起稱則是不可以的,這無疑將造成嚴重的歧義。這極有可能是樹碑者有意打的一個擦邊球。不過此稱只是出現於墓碑之上,而不是公牘之中,人死爲大,也就沒必要那麼較真罷了。但作爲後來的治史者,對於楊增新到底是“闐威將軍”還是“闐威上將軍”卻必須要弄明白,遺憾的是卻至今仍然有人沒弄明白,或者也沒想弄明白,甚至是故意裝作不明白,於是這個碑文被誤讀,並以訛傳訛,楊增新便被說成冠名上將軍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