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葉濤

當前,“新基建”一馬當先,“穩增長”有望貫穿一季度,建材作爲基建、地產的必需材料,將建築受益於“穩增長”。業內人士判斷,按照時間排序,水泥股先於地產產業鏈;按收益空間排序,地產產業鏈大於水泥股。

行情淡季不淡

隨着水泥進入傳統淡季,1月5日長三角沿江地區熟料價格一次性大幅下調160元/噸。即便價格大幅下跌,2019年起步價仍比2018年初高出30元/噸。從已公佈的業績預告來看,華新水泥2018年業績同比增長139%-159%,萬年青同比增長130%-170%,均呈現亮眼的業績答卷。

業內人士認爲,採取一次性大幅降價策略,由於短期降幅較大,且已經低於外來熟料價格,預計短期熟料價格繼續下降可能性很小,熟料價格已經到位,對於二級市場來說短期利空出盡。並且,近期政策面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有望對水泥需求形成有力支撐,水泥企業全年盈利有望維持穩定,或保持高分紅水平。

對玻璃行業而言,景氣最壞的階段或已經過去。華泰證券認爲,2018年玻璃價格較年初有較明顯回落,一方面在於地產竣工需求不達預期,一方面在於行業高景氣下、冷修產線復產超預期。進入2019年,銷售高峯房屋的集中交房期限臨近,地產竣工增速有望有較爲明顯的改善。同時由於監管嚴格、督查頻繁、成本高企等因素,企業冷修復產意願下降,供給衝擊有望減少。2019年玻璃價格有望企穩回升,一季度或有良好表現。

基建或持續回暖

事實上,發改委接連批覆基建項目,鐵總部署2019年重點工作,基建回暖態勢逐漸夯實。根據鐵總部署,2019年計劃包括確保投產新線6800公里、加快推動中鐵總股份制改造、推動重點項目股改上市、復興號年底將達到850組以及川藏鐵路2019年三季度開工。未來基建回暖的態勢愈加明顯。

興業證券認爲,這一系列信號有望提振基建及地產投資,改善水泥需求。水泥股的投資,來源於盈利的改善和盈利的持續性,前者是業績,後者影響估值。“穩增長”將帶來水泥需求改善,雖然因供給側改革目前行業整體盈利處於高位,繼續向上的空間較爲有限,但盈利的持續性將拉長,超出市場的預期,從而帶動估值的修復。從區域看,因華北、西北目前盈利相對偏低,尚有改善的空間。對地產板塊而言,目前較多個股估值已處於歷史底部,有充足的安全邊際。其中,防水、管材部分應用於基建,較早受益於穩增長。

此外,央行降準釋放流動性,同樣利好基建板塊。東北證券分析稱,此前資金面偏緊是壓制基建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輪全面降準釋放流動性不僅有利於中小企業的融資,資金面的改善同樣有利於基建補短板的順利推進。

東北證券進一步表示,2018年12月PMI指數持續回落跌破50榮枯線,由11月的50.00下降到49.40。從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來看,12月建築業PMI則從11月的59.30上升到62.60,基建邊際改善跡象已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