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外大片,第一時間吸引我們的往往是別出心裁的中文譯名。有一些明明是很原汁原味的外國電影,卻在翻譯過後,變成了極具情懷的中國風名字。

今天,小魔帶大家一起看看這些頗有古韻風情的譯製電影,感受下中文魅力。

《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1944)

這是一個很美的電影譯名,以傳統的古風古韻將電影名字翻譯了出來,比直譯風雅多了!

金髮碧眼的美女們在水池裏嬉戲,水花四濺,表現了“明眸秋波,柔情似水”的形象。

《絳帳海棠香》——《Born Yesterday》 (1950)

對比直譯的“生於昨日”,“絳帳海棠香”似乎有些令人摸不着頭腦。影片講述了一個養尊處優大腦空空的沒文化女子,在老師的教導下,文化修養日益提升,成爲一個有獨立自主思想的女性。

Judy Holliday憑藉此片拿下1951年第23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后。

《瓊樓舊夢話當年》——《Rich and Famous》 (1981)

同樣是George Cukor的作品,他的電影作品譯名都是早年香港發行時候翻譯的,所以都如同詩句一般,十分有趣。

影片大致講述了兩個閨蜜一生的牽絆,很符合“瓊樓舊夢話當年”的濃濃懷舊氣息。

《一樹梨花壓海棠》——《Lolita》(1997)

這部著名的影片,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瘋狂愛上了一個14歲美麗少女的故事,並展開了一段不倫戀。

譯名取自蘇軾的詞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裏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妙絕的翻譯真是不得不感嘆中文的博大精深了。

《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 (1940)

Waterloo Bridge直譯過來就是滑鐵盧橋,這也太奇怪了!《魂斷藍橋》里美麗的愛情,只有這種翻譯才能彰顯經典。

【魔環金融—專注電影投資的互聯網理財平臺,力爭成爲文化產業線上的標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