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樓市大家談(quanadcom)

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不看好三四線城市呢?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就應該對三四線城市有一個判斷,結果就是:樓市遇冷,買房一定不要着急。說變化最大的還是三四線城市,大概從2017年開始,三四線城市緊跟着大城市房價上漲的步伐,多數三四線城市房價持續上漲,一直漲到2018年下半年的時候。變化最大的還是三四線城市,本來被開發商、炒房客都看好的三四線城市,隨着全國樓市調控的進行,它們也撐不下去了。

在過去,似乎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錯覺,那就是三四線城市這幾年發展火熱。實際上就是房地產的火熱給我們帶來的泡沫幻覺罷了,等到一切迴歸穩定,該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就比如說明明自己工資沒有上漲,房價卻上漲了這麼多,如何判斷這個城市到底發展的如何呢?

不看好三四線城市,本來預測房價下跌30%,爲何又矢口否認?

不尷不尬的三四線城市,陷入迷茫期

三四線城市處於一個不尷不尬的狀態,炒房客在被套牢的邊緣,着急脫手手中的房子。開發商拿地變得謹慎起來,不知道到底該不該拿,因爲庫存已經夠了,房子建多了不好賣。對於購房者來說,如今也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狀態,想買大城市房子買不起,買小城市的房子又覺得沒有什麼升值潛力。在“一城一策”的政策下,地方政府採取控制當地樓市的措施,其實一切就變得比較清晰了。與很多專家一樣,筆者也是不太看好三四線城市的樓市的,當然,這是站在投資者角度說的。對於購房者來說,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下跌纔是他們最終的期望。

不看好三四線城市,本來預測房價下跌30%,爲何又矢口否認?

不看好三四線城市,本來預測房價下跌30%,爲何又矢口否認?

要說在樓市調控期間,專家們誰的發聲令人印象深刻,那馬光遠先生的話肯定能排前幾名。在去年的時候,馬光遠就預測了一波房價走勢,恰好是我們都非常關心的。他說“到明年4月份,房價有可能會下跌20%-30%,房價跌回到3年前,基本成定局”!很多人相信馬光遠的話,眼巴巴看着2019年三四月份的到來,但是後來呢?馬光遠不等人罵他,自己就澄清了一番,表示有人說我預言2019年房價大跌30%,那都是媒體造謠。在此鄭重闢謠,我沒有說過這樣的話,自始至終也不認爲會下降30%。他不好看三四線城市,反過來說,一二線城市的樓市他非常看好,以至於現在所有的證據都能表明,他說的話是正確的。

不看好三四線城市,本來預測房價下跌30%,爲何又矢口否認?

爲什麼說房價下跌30%,最後又矢口否認呢?爲什麼早不否認,偏偏到了3月份才否認呢?其實在他說這番話的時候,不少專家都不贊同,爲短期內下降15%還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半年下跌30%卻行不通。輕易得出30%這個結論,顯然是不太令人信服的。其實馬光遠矢口否認的原因也比較容易猜到,無疑就是2019年的大局已定,樓市強調一個“穩”字,所以順應局勢的變化,他自然改變了看法,否則一直叫囂着房價會下跌到多少多少,其實是沒有人相信的。

但是不看好三四線城市,筆者認爲是有道理的。都不看好的三四線城市,今年傳出3大信號,什麼時候買房確定了。

不看好三四線城市,本來預測房價下跌30%,爲何又矢口否認?

首先就是三四線城市的棚戶改良政策的退出,讓三四線城市的房企失去了一部分拿地建房的動力,而那個時候房子已經足夠居住了,炒房客們自然也想着套現,所以房價下跌在政策層面來說是大勢所趨。

其次就是全國一二線城市加速供地,而三線城市明顯放緩的跡象。房企們看見局勢了,專注於拿一二線城市的土地,而2019年以來,三線城市累計供應住宅類用地數量806幅,同比下降16.74%;累計供地面積4218.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62%。從數據可以看出,房企拿地謹慎了,三四線城市未來樓市很可能繼續降溫。

最後就是三四線城市本身的產業發展,以及人口的流出,不足以一直支撐着高房價。都知道,現在的房企要求轉型和發展其他產業,而三四線城市建房本身利潤就不如大城市的利潤高,房企們更着重於大城市的發展,所以未來,還是一二線城市的房企更能支撐下來。

不看好三四線城市,本來預測房價下跌30%,爲何又矢口否認?

所以,什麼時候該買房也確定了,想在大城市買房,筆者建議近期可以看看了,因爲大城市的房價不會大漲大跌,遇到好房源就入手吧。如果是三四線城市的購房者,建議大家不着急買房的可以等等,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價迴歸理性是遲早的事情。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