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最顽固的战犯,为逃避改造,全力研发永动机,结果失败了。黄维的“永动机”与庞青年的“水氢车”,谁比谁更靠谱?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近几天来,一则新闻让“加水就能跑的汽车(庞青年的“水氢车”)”的话题引爆网络,人们或群情激愤,或兴奋猜测,毁誉之声杂起。由此,老黄突然想起了黄维兵团的司令长官黄维的一段“科研往事”来——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黄维,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生,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尤其在淞沪会战号称“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中表现神勇,是抗日有功之臣。解放战争期间,曾任十二兵团(俗称“黄维兵团”)司令长官,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在战犯管理所里,黄维是最顽固的改造者,他为了逃避学习,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永动机的研究。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所谓的永动机,是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称为“第一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两类永动机是违反当前客观科学规律的概念,是不能够被制造出来的。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永动机的想法最早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从印度传到了伊斯兰教世界,并从这里传到了西方。在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一个永动机设计方案是十三世纪时一个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来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也造了一个类似的装置,他设计时认为,右边的重球比左边的重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均衡的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达·芬奇最后的结论是:“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虽然有了前人的无数次失败,但是,后来者对永动机的热情却有增无减,直到脱下戎装被迫接受改造的黄维有了大把时间后,也将目光盯上了永动机。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在军界,黄维可谓将才,在从军生涯中,鲜有败绩。在北伐战争中黄维已是营长,1928年秋调任新成立的陆军第十一师的团长,1938年,34岁的黄维就任“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军军长。只是,到了淮海战役的战场上,他却被老同学陈赓给打败了。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黄维被俘后,在北就的功德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初到功德林时,抵触情绪很大,处处与管教人员对立,还吟诵于谦的《石灰吟》“自勉”。当时监狱规定,每个战犯读被指定的书后,要结合自己的罪行谈读书体会。有的战犯在谈体会时,发言长达2个多小时,只有黄维不讲话、不表态。与宋希濂、杜聿明这些积极改造的战犯相比,黄维成了“抗拒改造”、“最顽固不化”的典型。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为了改造好这个“老顽固”,监狱方面也是操碎了心。黄维刚进监狱时,身患多种疾病,管理所每天都为他提供一斤牛奶、两个鸡蛋和三两猪肉,即使在最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都没断过。即使如此,黄维仍然怀着抵触情绪,认为他们是想先把他治好后再让他交代罪行,所以态度仍然不好。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一个意外发现,让黄维产生了研发永动机的冲动。黄维被俘后,曾在石家庄附近的井陉集训了一段时间。他看到外面有人来打水,摇那个辘轳,看得久了,便产生了奇想。他认为,重力无处不在,他要设计一种发动机,把重力变成动力,那么这部机器可以永远自动运转。黄维向管理方要求提供研究条件,遭到理所当然的拒绝。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后来,张治中奉上命到管理所看望战犯,黄维乘此机会委托张治中把申请从事永动机研究的报告带给中国科学院。科学院回复说,他设想的机器叫永动机,永动机早已被科学证明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这项工作没有意义。但是,顽固的黄维仍不死心,还要坚持他的永动机,黄维此举也被理解成他抵触改造的一种方式。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后来,他们被转到秦城监狱,他在秦城监狱里也落下“惹不起”的称号。1966年之后,因为被抓进来的“坏分子”越来越多,监狱人满为患。1968年4月,黄维等一批战犯被转押到抚顺战犯管理所。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管理也更人性化一些,在他们了解了黄维的想法后,觉得即便是幻想也可以肯定,所以放手让黄维试验,还专门从管理所电机厂调来4名技术人员,与学理科出身的几名战犯成立科研小组,帮助他研制“永动机”。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最终,“永动机”按照黄维的设想造出来了,但是,只转动几圈便停了下来。一次失败的实验,却让黄维打开了心结,他后来开始诚心诚意地检讨自己。由于他觉醒得太晚,与他同来的其他战犯早就获得特赦,他直到1975年12月才获得特赦,被人戏称为“最后的战犯”。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黄维的“永动机”梦,或许是为了验证自己的一时之想,又或许真的是为了逃避学习与检讨,他就是想让自己生活在“梦”中,干自己想干的事。

黄维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抗拒改造,却想干件大事,结果失败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是为了信念,有时也可能就是骗局。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允许失败是应有之意,但是,被无数次证明了的谎言,就没有再拿出来炒作的必要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