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洱海邊,安靜的守候日落和日出,等待最美的光影變化,是我在大理的心願。

海印村小普陀,日已偏西,是另外一種景象。

黃昏的陽光穿透雲層,投射出的光芒照在平靜的洱海上。

一道道的光柱打在對岸的蒼山上,如同神駐的城市。

看着我們對這樣的景色驚喜若狂,岸邊的村婦從容不迫的洗着衣裳。

蒼山下的大理下關新城,右側的古城,籠罩在一片夕陽的光芒中。

回到古城下的洱海邊,黃昏的洱海有神祕的靜美。

彷彿童話故事裏的情景一般。

夕陽的餘輝還在,月亮已經悄悄的掛在了天邊。

透過岸邊的枯樹間,看月亮。

明代詩人馮時可《滇 西記略》說:洱海之奇在於“日月與星,比別處倍大而更明”。

這就是農曆十四那天的月亮。明月高懸,清輝燦燦,恍如剛從洱海中浴出。

再看第二天的洱海圓月,可是起風了,攪亂了洱海的平靜,波浪拍打着岸邊,水面也失去了明月的倒影。

在洱海邊住的幾天,每天都起早看日出。大概七點多,推開陽臺的門,清冷的洱海就撲面而來,守候着一抹淡淡的微光,漸漸的展露出耀眼的光芒。

金色的陽光,染的洱海上金燦燦的,給人滿滿的幸福感!

一葉扁舟,正劃過陽光的光輝中。

美的醉人!站陽臺上,拍的忘記刷牙洗臉,忘記喫飯了。

從清晨出發到黃昏回來,看不同時間光影變幻的洱海,一路的風光,一路的人文,有大地壯美景色的自然饋贈,有歲月悠悠的歷史厚重的積澱,我們在洱海的慢遊時光裏穿越過去和現在。雖然傾心追尋的“銀蒼玉洱”美景傳說未果,但是美好而絢麗的日出,靜美而清亮的明月,足以讓我們收穫洱海最圓滿的印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