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傑

上半年,SUV的紅利驟然消失,車市持續呈現微增長態勢。隨着車企兩極分化加劇,攻守局勢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下半年,如果經濟下行進入旋渦,汽車消費升級的趨勢還能否繼續?明年、三年後,又會如何?

8月30日,經濟學專家、汽車行業大咖等集聚汽車產經沙龍,圍繞“2018年下半程,車市掛幾檔?”的主題,探討車市發展的各種可能性以及新動力。

多數與會嘉賓認爲,短期(一兩年內)看,車市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急需國家出臺相關的減稅政策刺激增長;但中長期(三年以上)看,中國車市必將會回到增長態勢,因爲車市的消費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從細分市場看,SUV依然有上升潛力,高端車市的消費升級趨勢也還在。即便今年車市有可能出現史上罕見的負增長,市場上依然有一些細分市場等待發掘,還有許多需求沒有被滿足。

同時,合資股比即將全面放開、新能源補貼即將完全取消……車企轉型的窗口期即將結束,高質量、有特色的發展成爲必須。

中國經濟、房市、車市,怎麼了?

經濟下行,房地產泡沫,金融風險,中美貿易摩擦,車市遇冷……如何看待現在的經濟形勢?如何看待目前經濟形勢下的車市?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鬍必亮:目前的中國仍然是機會與挑戰並存,國內消費的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如果得到釋放,對穩定增長預期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在2022年汽車合資股比完全放開之前,中國車企還有5年的發展窗口期,也是全面開放前的預熱期。要抓好三個重點:一是在傳統車市上努力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降成本,增效率;二是充分利用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發展機遇;三是開拓那些城鎮化開始加速的“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市場。

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央視財經評論員、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大週期的變革當中,中國金融新週期已經悄然而至。對於汽車行業來說,也無須悲觀。馬光遠指出,在目前中國經濟變革的時代,混亂也意味着機會。汽車行業正處在新的科技革命的風口浪尖,一切皆有可能,眼睛不要盯着銷量和增長,乾點有意思的事。

易車公司CEO張序安:儘管上半年車市狀況不佳,但是自己對9-12月份看好。因爲二手車市場出現了復甦的跡象。二手車市場一直以來供需是不平等的,它是賣方市場,永遠缺貨,因爲沒有那麼多貨流到二手市場去賣。過去一個月我們看到的現象,是有大量二手車從C端流到二手車市場,這會不會爲我們接下來的9-10月份做鋪墊和準備?

易車公司副總裁崔麗:在如今的變化當中,要認識三種“新”:一是新技術和新能源正在爲車企開闢新的賽道,同時傳統的營銷模式也將面臨重構;二是新物種。除了80後、90後、95後的消費特徵,崔麗還指出,藏身於底線城市的小鎮青年們將是拉動底線城市汽車市場的主要力量;三是新生態。以用戶需求爲核心、以金融投資爲標準接口構建一套從智造到智能營銷的生態體系,才能打贏未來的生態之戰。

中國車市何時復甦?

這幾個月SUV市場出現來罕見的負增長,車市下行壓力很大。中期來看,中國車市還有沒有復甦的可能?我們是否有必要呼籲國家動用一些財政手段,出臺一些行業政策來促進汽車行業的發展?

東風集團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陳斌波:如果下半年車市持續同比負增長,最後的結果全年就可能是負增長。另外,我發現三到五線城市SUV的上牌數在下降,這對我們自主品牌來說可能是影響最大的。因爲這些產品是我們自主品牌的支撐產品,包括量和利潤的支撐,如果SUV有問題未來增長就會有一定的問題。我認爲2018年有可能是汽車行業遇到轉折關口的重要點,在增長模式裏發生變化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不同的東西,“幾家歡喜幾家愁”會變成一種正常的狀態。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鬍必亮:我(對車市)中期看好,中期是三年,這兩年確實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今年下半年可能會是下降的,上半年還行,明年是過渡的一年,後年就會回升。今年明年政策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包括汽車和消費的很多政策都應該變,但是還需要一個過程。 

一汽集團總經理助理、營銷服務部部長紅旗銷售公司總經理況錦文:我總體判斷今年不會出現倒車,但是肯定增速比去年低得多,沒準一兩個點也不奇怪。但是拆開來看,消費升級比較明顯,豪華車、超豪華車的增速很大,真正難受是中低端品牌。 

我們還比較好,今年紅旗增長不錯,連續八個月保持增長,這個月會破3千臺。平均銷售價格,我們在國產品牌裏肯定是最高的,平均銷售價格二十多萬。

北京現代副總經理銷售本部副部長樊京濤:北京現代今年總體增長比去年好,但是壓力確實還是比較大。今年畢竟沒有購置稅的利好政策,再加上國六很多地方要提前實施,這可能對於行業結構上的調整,給我們所有人的壓力都是巨大的。今年下半年的市場我認爲負向應該是概率非常大的,一旦負向的概率大了,需求量在下來,各廠的競爭,經銷商的生存都是面臨非常大的挑戰,特別是經銷商的挑戰。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歐拉品牌總經理寧述勇:現在一些消費者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還是在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當然如果我們放長遠來看,後年退坡之後到底這個市場會一下去掉多少,真正的消費者是否會培養起來,我想可能各方面不太樂觀。儘管這是一個大趨勢,但是如果我們市場引導不好,或者電池成本上不能從1塊降到5毛,成本高堆在那裏,消費者喜歡雙補的價格,這個市場會怎樣?

明年長城歐拉至少要衝8萬輛,不衝8萬輛,這個時間窗口差不多就錯過了。

領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易寒:我們要看到,無論是在消費升級,還是在現在的一些細分市場的個性化,還是有很多消費需求不被滿足的地方。我認爲市場還是保守的樂觀的。 

比如說我們在6月底上市了一個緊湊型跨界SUV 領克02。跨界這個車型一直以來被很多廠家視爲是看不太透的市場,明明車型很多人喜歡,但是量始終上不去。其實在我們看來,講跨界SUV要有非常鮮明的性格。目前領克02這個月的訂單還是保持在六七千臺的數據不謙虛地講,我們有一些經銷商和投資人已經收回去年的投資成本。

車市“內需”會發生了哪些變化?

與經濟下行同時發生的是消費結構的變化。上半年,涪陵榨菜、二鍋頭暴漲,burberry滯銷,有人說,大家現在來喫火鍋,不自覺的連小料和香菜都點的少了。如果說真有消費降級,車市是否也發生了一些相應的變化?我們又該如何挖掘車市新的增長點?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我們(乘聯會)認爲18年的車市增長出了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們認爲是經濟環境結構性的影響。我們看到整個上下游在總體利潤高增長的時候,下游的生存日子極其艱難,下游的利潤在明顯增速較低的狀態,上游的利潤在暴增,導致下游消費者的收入跟購買力有一些問題。第二點,我們認爲是中西部樓市的影響對車市帶來比較大的壓力。第三點,我們認爲整個來看消費的信心的確受到影響。

北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周濤: 現在這個市場下降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真正是需求下降了?還是由於現在信心下降導致?目前來看,我個人認爲現在是信心在下降,大家還在看、等的狀態。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怎麼提振消費者的信心。從國家層面,包括給消費者所得稅減稅還是企業減稅,都是增長的一種刺激。目前這種狀況下可能需要國家在稅收政策上做一些調整,真正來刺激經濟,不是像過去更多是使用資金槓桿的方式來刺激經濟,而是要通過準確的方式來刺激經濟。 

長城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文飛:合資轎車跟自主SUV的消費發生轉移,一定程度上有關係。因爲合資轎車現在價格下探比較厲害,以捷達、軒逸、凱越爲代表的,適合單純追求性價比或者節油經濟性的三線消費者。從商品特徵上,轎車和SUV能滿足的消費者的實際功能需求以及身份需求還是有顯著區別的,從長期來看不會持續這種(SUV持續下滑)狀態。

 易車公司COO劉曉科:我剛剛看了易車的車型熱度排名,以前10萬塊錢轎車佔據了中國絕對主力的市場,但是現在我發現10-15萬這個區間形成了一個主力的新的消費者的區間。其實7月份的銷量也證明了這一點,MPV降了48%的份額,核心不是GL8降了,主要是來自低端MPV降,車市裏邊的結構發生了一個變化,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消費升級降級我不能判斷,但是我們判斷的是,消費者新車購買的偏好價格是比以往偏高了。

【沙龍花絮】

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黨委書記  郭德強

長安馬自達銷售分公司執行副總 王金海

東風風神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顏宏斌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企業事務副總裁  孫瑋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公共關係及媒體傳播總監  官少卿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華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 崔歲龍

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市場部部長  董安銀

寶沃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市場部總監、寶沃北美研發中心執行董事 霍靜

漢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 廖雄輝

沙龍主持人:易車公司總裁助理、汽車產經中心總經理 陳昊(右)、汽車產經網副主編 白朝陽(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