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昔日污染源,今成風景地,一個磷石膏堆場的變遷,讓我們看到治理污染、修復生態大有可爲。原來,近年來什邡開展了磷石膏堆場綜合整治,制定了“一堆一策”的整治方案,穿心店磷石膏堆場經歷了邊坡整治、加固防滲、植被恢復等階段,舊貌換新顏。

當曾經的生態痛點,變成了環境亮點、經濟增長點,生態修復的良性循環就能建立起來。

一片紅色草海,略帶夢幻色彩,讓不少遊客慕名而來。遊客追捧的這個熱門景點,位於四川什邡市鎣華鎮穿心店村。早在幾年前,這裏還是另一種模樣:灰色的磷石膏渣堆積如山,又髒又亂。

究竟發生了什麼,帶來這麼大的改變?原來,近年來什邡開展了磷石膏堆場綜合整治,制定了“一堆一策”的整治方案,穿心店磷石膏堆場經歷了邊坡整治、加固防滲、植被恢復等階段,舊貌換新顏。

前後對比,令人心生感慨。廢渣場變熱門景點,是人們用腳投票,對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工作的認可。

很多人都有着切身感受,家門口若有個污染源,小到臭水溝、大到廢渣山,都是莫大的煩心事。反之,家門口有個公園,一條小河,早晚遛彎,從一草一木中感受四時變化,則增添了很多幸福感。

磷石膏是磷化工產生的廢棄物。中央環保督察組將磷石膏堆場作爲“長江部分支流水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的問題”之一。什邡也曾飽受磷石膏堆積困擾,下決心治理後,有了顯著變化。這樣的轉變聽起來並不陌生,近年來,從支持資源枯竭型城市綠色轉型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廢礦山、採煤沉陷區變花園的事例越來越多。

生態修復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除了壓力夠大,動力還要夠足。動力在哪裏?遊客到來就是動力之一。換個思路,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能帶來真金白銀的綠色產業,就是發展方向。當曾經的生態痛點,變成了環境亮點、經濟增長點,生態修復的良性循環就能建立起來。

昔日污染源,今成風景地,一個磷石膏堆場的變遷,讓我們看到治理污染、修復生態大有可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