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著名的东陵大盗。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成功。当孙殿英担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他的部队驻防在蓟县的马伸桥,离清东陵仅一山之隔。当时,冀东一带土匪猖獗非常多,为了扫灭这些土匪,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

可剿匪就得有钱,没钱怎么干呢?为了获取钱财,孙殿英对清东陵垂涎欲滴。为掩人耳目,他派人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暗地里积极准备盗墓行动。

此人因盗掘乾隆、慈禧陵墓而闻名,儿子却为保护文物不遗余力

1928年7月上旬,孙殿英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派部队赶走全部守陵人员,实行戒严。随后,他们盗掘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慈禧太后的定东陵被炸开 ,孙殿英从她的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乾隆皇帝的裕陵也未能幸免,据说棺材内乾隆的尸体已化,只留下头发、辫子。陪葬宝物不少,其中最宝贵的是颈上的一串朝珠和一柄九龙宝剑!

此人因盗掘乾隆、慈禧陵墓而闻名,儿子却为保护文物不遗余力

东陵盗宝案发生后,孙殿英上下打点,并没有受到严惩。1930年,孙殿英参加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被收编。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殿英奉命率第四十一军从山西驰援热河。当时,驻守热河的东北军汤玉麟部和万福麟部遭遇到日军就溃散而逃。

孙殿英部到达赤峰,与日军展开交战,曾经持续七天七夜。之后,部队退往猴头沟门,继续与日军作战十几天,失败后撤到察哈尔。1947年,孙殿英被解放军生擒,后病逝于战犯收留所。

此人因盗掘乾隆、慈禧陵墓而闻名,儿子却为保护文物不遗余力

东陵盗宝案发的第三年,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出生于北京。21岁时,他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五年后,他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对于父亲制造的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孙天义只能从母亲、寡居孙家的姑母,还有父亲的幕僚及朋友口中得知。

虽然父亲是“大盗”,但孙天义却自强不息,成为大学教授、院长以及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1992年,陕西省决定成立黄帝陵基金会,孙天义担任副会长,两年后,他接替会长职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