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門開展爲期一年醫療亂象專項整治 市民可撥打12320舉報

圖片來源華商報

5月28日,“加強誠信陝西建設 提升誠信建設水平”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四場舉行,通報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營造良好就醫環境工作情況。同時設立了舉報電話029—12320,歡迎大家舉報各類非法行醫行爲。

非法行醫案件5年下降52%

發佈會上,陝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餘立平先生通報說,2014年以來,先後開展多次查處無證行醫專項行動,我省非法行醫案件的發生數由2014年的2108件降到2018年的1020件,降幅52%。

結合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今年聯合省掃黑辦等10個部門,從9個方面入手,開展爲期一年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掃黑除惡治亂專項行動以來,我省醫療衛生行業共摸排線索200餘件,其中違規執業行爲122件,醫鬧56件,已辦結137件,移送公安機關4件,保持高壓態勢。其中,榆林市對個別民營醫療機構超範圍執業、違規使用藥品的問題進行嚴肅處理,註銷了執業許可證1家,暫緩校驗2家。西安市出臺了打擊非法行醫舉報獎勵辦法,對查實的線索舉報人給予300元獎勵。

六類情況都是非法行醫 提防“假義診”

非法行醫表現最主要的方式是無證行醫,非法行醫指的是醫療機構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或者是未取得醫師資格的醫生從事執業活動。

據介紹,非法行醫的行爲主要包含以下六類情況:

一是醫療機構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診療活動;二是無醫師資質從事執業活動;三是在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期間仍然從事醫療執業活動;四是未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從事鄉村醫療活動;五是家庭接生員實施家庭接生以外的醫療活動;六是在合法醫療機構中存在的非法行醫:護士從事醫師工作,醫學畢業生獨立從事診療活動,醫師未註冊在本院從事診療活動,醫療機構擅自變更執業地點,醫療機構出賣、轉讓、租賃《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承包、承租科室等也屬於非法行醫。

非法行醫在社會上重點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黑診所。大量的存在城中村以及居民社區無證開展的行醫。二是遊醫。大多在集貿市場甚至早市設有遊醫擺攤點;三是在藥店非法坐診;四是以促銷爲目的的“假義診”;五是在生活美容場所開展非法醫療美容活動。

診所不能開展接生人流B超 遠離無證行醫

無證行醫有哪些危害?無資質的醫師容易形成誤診漏診,不能正確的診斷,耽誤病人的病情和治療。使用藥品來源不明,正規的醫療機構統一採購藥品,來路明確,藥的質量能夠保證。黑診所無證行醫的藥品來源不明確,容易造成傷害。就醫環境差,消毒設施簡陋,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非法行醫多居無定所,大部分是租的房子,一旦出現了問題一跑了之。

怎樣識別黑診所?黑診所不會懸掛《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條件簡陋,達不到診室基本標準要求。人員條件達不到,房屋條件達不到,診室、治療室、處置室要分室,黑診所一般在生活居住室進行診療。醫師不能提供執業醫師證,護士也多沒有執業資格。診所不能開展接生、人流、手術、B超等活動,如果開展這些活動肯定是黑診所。

省衛健委提醒公衆,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就診,遠離無證行醫,珍愛生命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