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身影爱洒黔山秀水

——第180医院对口帮扶贵州省晴隆县医院纪事

■戴晓芳 巴 涛 周小芳

多年接力帮扶,远程爱心传递,见证了第180医院和贵州省晴隆县医院的浓浓鱼水情。曾经发展相对滞后的边陲县医院,因为有了绿色身影的扶持建设,已成为当地百姓的就医首选。

不走的专家队伍

晴隆县医院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省黔西南州,医疗基础薄弱、设施陈旧、人才匮乏。怎样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成为第180医院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第180医院首批帮扶医疗队队员、检验科主任凌月明,对初来这里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病房破旧,医疗设备没几件像样的,医疗秩序也不太正规。“只有改变医务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才能更好地推动医院建设进入正轨。”他和同事们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一年培养带教3至5名专业人才,留下一支不走的专家队伍。

晴隆县当地肝病发病率较高,可县医院没有专门治疗肝病的科室。为此,第180医院肝病中心3名主任医师轮流到县医院驻院带教,经过3年多努力,培养出9名肝病治疗骨干,顺利组建肝病专科。

传技术,带队伍,育人才。近年来,第180医院共为当地培养了涉及13个专业的70余名技术骨干,新组建成立3个专科,该院妇产科已成为黔西南州最有影响的妇产专科。

不需协议的帮带

起初,第180医院和晴隆县医院按照上级要求签订了为期5年的帮扶协议。然而,协议到期,对口帮扶却没有停止。

晴隆县医院计划组建眼科,得知第180医院眼科发展为全军眼科创伤救治中心,便想请专家来院指导。他们担心没有协议的约束,第180医院不会再耗费人力物力给予帮带支持,只好尝试着发出一纸邀请函。

第180医院没有推诿拒绝,当即派出3名眼科专家赶赴晴隆县帮带。院党委一班人专门召开会议,决定只要晴隆县医院有需要,就会将帮扶进行到底。

此后,帮助晴隆县医院健全各项学科,为晴隆县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成为第180医院每一任领导的必答题。去年11月召开的帮扶座谈会上,晴隆县医院院长李逵连连道谢:“尽管两家医院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但第180医院对晴隆县医院的帮扶从未间断,为我们送来先进设备,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骨干,全县人民打心眼里感谢你们!”

扶贫扶智见深情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很多人以前到晴隆后留下这样一个直观印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老百姓看病难,更缺乏自我保健意识。

情系晴隆,爱洒晴隆。第180医院在做好帮扶工作的同时,把人民子弟兵对群众的爱送到家门口。帮扶医疗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群众义诊,宣传健康防病知识。医疗队平均每3天就要下乡义诊一次,医生陈佳娜就是其中一员。这些年,她和战友们累计行程9000多公里,走村串户3500多家,发放宣传资料3.2万余份。

深入山区义诊过程中,医疗队队员了解到,不少家境困难的孩子因家中负担较重而辍学在家。一次,医疗队在鸡场镇紫塘村义诊时,发现有4名品学兼优的孩子面临辍学。医疗队通过当地教育局与这4名孩子结成对子,帮他们圆了求学梦。截至目前,第180医院帮扶医疗队先后认领资助21名贫困学生,并承诺:只要孩子想继续求学,会不间断地提供上学费用。

绿色身影爱洒黔山秀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