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是一个二百五。”

这句话谁听到都知道是在骂对方愚蠢的意思。但是为什么偏偏是二百五而不是三百五或者是四百五呢?这就得从战国时期的鬼谷子说起了。

鬼谷子是有名的纵横家,擅长权谋之数,并且带出了许多弟子。据说即使是天资再愚钝的人,到鬼谷子手下,都会变成惊世天才。他的弟子就有苏秦,吕不韦等人。其中苏秦便是赫赫有名的六国宰相。

联合六国,抵御秦国,便是苏秦的厉害之处,他也因此被六国封为座上宾,但这因此招惹了许多的是非,令许多人眼红。不断有人派刺客暗杀苏秦。之后果然有人得手,苏秦在齐国重伤将死。

齐王分外愤怒,想要为苏秦报仇,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凶手。苏秦在临死之前献上一计。于是齐王将已死的苏秦五马分尸于集市,并且昭告天下,称苏秦是燕国派来的奸细。所以他这一死令齐王相当痛快,想要赏赐暗杀的刺客一千金。

三天之内,居然有四个人前来认领奖赏,称是他们杀死了苏秦。四人之间难分真假,于是齐王说:“既然这样,这一千金就由你们四个人平分,每人赏二百五。”

最终这四人每人被赏了二百五十刀,苏秦大仇也因此得以报复。

二百五这个词也被用来嘲笑取得了不该得的利益而惨遭报复的人。中国人向来讲究因果循环。向来是种什么因,便结什么样的果。所以得到了好的,当然就主要给予好的。这在鬼谷子的语录中就已经有相关的记载。

“欲取反与, 欲张反敛”便是出自鬼谷子,说的是想要得到什么,便需要放弃什么,放弃的越多,才能换来更多你想要的。比如三国时期,曹操派夏侯尚和韩浩攻打蜀国葭萌关。当时的守将黄忠不守反退。

夏侯尚以为黄忠无力抵挡,便放下戒备全军进城,结果被黄忠来了一个瓮中捉鳖,全军覆没不说,黄忠也因此拿回了之前的失地。这便是欲取反与, 欲张反敛的很好说明了。

人的一生正如行军打仗,只有勇于放弃某些重要的东西,才能换来你真正想要的。但切记,不是你的便不要心生歹念窃取,即使是得到了,最后还会以更为惨痛的代价失去。这才是人间真正的平衡。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