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9市入戶門檻不斷降低 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

“學歷人才入戶放寬5歲,應屆畢業生入戶流程再簡化,開闢產業集聚人才入戶新渠道……”1月11日下午,廣州放寬入戶門檻的消息一出,隨即引發了一輪大城市放寬落戶條件的討論。

按照全新的“1+1+3”入戶政策體系,廣州在引進人才入戶、積分入戶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變化。諸如廣州不再將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作爲前置條件,學士、碩士、博士等學歷類人才入戶年齡也將比之前放寬5歲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到,除廣州外,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佛山、江門等地也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入戶政策,重點圍繞取消積分入戶、人才入戶優先辦理簡化流程等方面。截至目前,東莞、珠海、中山、江門、肇慶等地已相繼取消積分入戶,廣州、珠海等城市也宣佈取消計劃生育前置條件。

“春江水暖鴨先知,人口流入大省已經逐漸將落戶政策的重點從‘人才’轉向了‘人口’,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受訪專家表示,不少城市未來勢必要調整當前的落戶政策,而粵港澳大灣區9市大幅降低入戶門檻,或將掀起新一輪的人才戰略競爭。

落戶門檻頻降

落戶政策逐漸放寬,是廣州2019年戶籍新政傳達出的最明顯信號。

備受外界關注的是,廣州本輪戶籍新政在年齡、學歷和積分入戶方面的限制都有所放鬆。諸如對引進人才入戶的年齡限制放寬了5歲,學士、碩士和博士分別從35、40、45週歲調整爲40、45、50週歲。

廣州對於緊扣經濟發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也制定了“引進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目錄”,同時還在積分入戶方面作了很大的調整,從往年社保積分的模式,變成了綜合積分,可以讓更多的人受惠。

在積分入戶專家、戶口網創始人餘梁看來,如上調整將大大促進廣州市人口發展、城市功能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相互適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9市(除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外)的落戶政策後發現,近年來城市的總體落戶門檻趨於降低,尤其表現在學歷和積分制度的不斷調整上。

在全國首創積分入戶政策的廣東,已開始陸續取消積分入戶政策。

江門市從今年1月1日起,取消積分制入戶和投資入戶,但仍保留購房入戶的規定。 同時,將子女投靠父母或隨遷入戶由未成年子女放寬至未婚子女,並規定已婚子女可以投靠父母入戶的具體情形;原籍非本市的大中專(含技工學校)應屆畢業生,可先入戶再就業。

2016年7月,東莞市提出要實施“兩個五年”政策,即參加城鎮社會保險滿5年且辦理居住證滿5年可入戶東莞,這也宣告了當地積分入戶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2017年,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佈通告稱,從2017年起停止執行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政策,此前積分入戶相關通知及配套文件同時廢止。而珠海取消積分入戶政策一出,中山市、江門市與佛山市都相繼加入取消積分入戶制度大軍。

“改革是大勢,但急不得”

緣何落戶門檻頻頻降低?

在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看來,落戶門檻降低背後的關鍵在於對人口的重視。隨着西南和中部城市的經濟崛起,以珠三角爲代表的東南部在吸引勞動力方面的優勢逐漸弱化。

在胡剛看來,取消積分入戶政策已成大勢所趨。“積分入戶政策頒佈之初是爲增強農民工的歸屬感,但如今這一功能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反而在與廣深等城市競爭中提高了門檻,越來越成爲障礙。”

實際上,城市落戶門檻不斷降低,在中央政策層面也早有跡象。

2018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佈通知稱,2018年將落實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2018年要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

在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看來,這意味着農村人口流向大城市將成爲必然,這是由城市化規律決定的。因爲城市規模越大,它的規模經濟就越好,分工效率就更高,所以就業機會也越多。而當前的戶籍制度在人口流動過程中起到了消極作用。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前主任徐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通過戶籍制度來設置原有居民和新流入的居民不公平的制度待遇,不是現代化的治理城市的模式,中國要邁向現代化,這種模式必須要拋棄。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周天勇也持同樣觀點。他曾撰文指出,“人口流動將促進經濟增長,有利於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如果人口流動受到制度方面的阻礙,將造成國民經濟的損失。”他建議儘快改革阻礙人口和勞動力流動的戶籍制度。

在胡剛看來,戶籍制度改革已經是大勢,但戶籍制度的改變涉及國計民生,政策變化未必能夠一步做到,“因此急不得,必須慢慢微調”。

“最根本的還要看城市背後的公共服務能力大小。”胡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當前很多城市實施的居住證制度,實際就是一種對戶籍制度的“微調”,很多沒有本地戶籍的人照樣可以享受入學、社保等公共福利。

受訪專家表示,戶籍制度改革的關鍵還要看城市背後的公共服務承載能力。董玉整表示,如果城市的公共服務能力足夠強,擁有居住證同樣可以享受公共福利。

而在胡剛看來,推動戶籍改革要慎之又慎,避免造成人口過度湧入公共服務資源多的一線城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