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一種不多見的血液疾病,在臨牀行,“自免溶貧”患者多存在病程長,病情易反覆,服藥副作用大,病情逐漸加重的現象。病情久治不愈,有些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採取切脾治療,那麼,溶血性貧血患者什麼時候該切脾治療?

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什麼時候該切脾?

切脾是治療“自免溶貧”的方法之一,但切脾絕對不是首選方法。

一般來說,只有當所有藥物治療效果都不理想,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時候,才考慮切脾治療;或者是患者自身患有其他病變,影響治療用藥效果,比如糖尿病,考慮切脾治療。

衆所周知,激素是治療溶血性貧血的西醫主要用藥,而患者病情反覆,多是激素治療所致,而如果激素治療效果不好,切脾治療也不會有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考慮切脾治療一定要慎重。

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什麼時候該切脾?

其次,關於輸血的問題

溶血性貧血患者病情較重的情況下,多會涉及到輸血問題,可輸進去的血很快會被“溶”掉,該注意些什麼呢?

“自免溶貧”患者要輸血,最好輸注洗滌以後的紅細胞,可即便是洗滌以後,對於存在pnh患者,也還是會發生溶血,因爲輸注的紅細胞很可能攜帶補體,從而激發溶血。

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什麼時候該切脾?

對於一些先天性的溶血性貧血患者,輸血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但輸血後是否會加速溶血,還不一定,大部分患者都是輸血後取得的效果維持時間很短。

有問題?“發私信”告訴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