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潮俗日历】立夏农谚

立夏

“四月无立夏,新米粜贵老米价。”粜,卖米。立夏不在四月,早造收成不好,米价上涨。

“立夏稻掼褢。”掼褢[潮州音(官6柜)],古之怀孕。立夏水稻开始扬花、灌浆。

立夏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 周代在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

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这天,名曰“立夏见三新”,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种水果,馈赠亲戚邻居。

古人认为,立夏三个月(孟夏、仲夏、季夏)为农事繁忙的季节,故此时节又被称做“三夏”。这时草木繁茂,生长旺盛,夏令季节病较多,往往有身倦肢软、食少微热的现象,有时还会暑热伤气。这种情况往往是因劳动强度大、气温偏高、休息不足所致,因此应该注意调整饮食,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劳动时间,适时补充水分,保证睡眠,适应夏天“长养”的要求,保护身心健康。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本期图片均为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