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N洞察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通過精靈寶可夢的存在,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兩者均變得豐富多彩。”

截至發稿,《大偵探皮卡丘》已在中國大陸上映19天,累計票房5.82億。

儘管口碑兩極分化,俗套的故事引來頻頻吐槽,但片子還是憑着皮卡丘的賣萌收穫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皮卡丘的吸金能力不僅如此。

有報道稱,任天堂法務部光皮卡丘的授權費,一個月就能掙個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

要追溯皮卡丘的誕生,就不得不提西田敦子。這個形象由他構思,杉森建所設計完成,首次登場是在Game boy平臺遊戲《精靈寶可夢紅·綠》。

皮卡丘並沒有在遊戲中火起來,畢竟它不是最開始可選的3種寶可夢之一。它之所以能在全球躥紅,得益於《精靈寶可夢》系列動畫片。

第一部《精靈寶可夢》電視動畫從1997年4月1日開始播出,到現在已經播到了第六部,前後跨越了22年。

而皮卡丘背後的這家極具創意的角色IP公司——寶可夢公司(the pokemon company),更值得關注。

寶可夢公司於1998年4月由任天堂、Creatures、GAMEFREAK三家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初始資金6000萬日元。起初公司名字爲“寶可夢中心株式會社”(ポケモンセンター株式會社),到了2000年10月才更名爲現在的“株式會社寶可夢”(株式會社ポケモン)。

根據2018年2月期(第20期)決算信息,寶可夢公司目前的總資產爲399億4800萬日元,利潤剩餘資金爲321.57億日元。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上面提到的動畫事業隸屬於寶可夢公司的“影像業務”,下面就讓我們以影像業務作爲切入點來一步步窺探寶可夢公司的全貌。

影像業務是輔助宣傳的重頭戲

寶可夢公司的影像業務主要製作電視動畫、電影、綜藝節目等,而這些影像作品全都會在企劃階段,就開始與遊戲、商品、聯合宣傳等業務展開聯動,可謂是盡力把IP的價值發揮到極致,不過這也是推動遊戲和周邊商品的必要宣傳手段。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各種節目的歷史與目前的現狀。

首先是把皮卡丘的名聲打造成寶可夢招牌的電視動畫。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上表爲寶可夢電視動畫的發展歷程表。除去最新播出的《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系列電視動畫已播出了946集,在播出集數最多的日本動畫片之中能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這個長壽的電視動畫並非一帆風順,於1997年12月16日,《精靈寶可夢》的第38集“電腦戰士3D龍”播出後,由於畫面出現了讓人體不適的強烈藍紅閃光,導致不少兒童引發光敏性癲癇而被送去醫院,該事件給寶可夢繫列動畫帶來了非常壞的影響。因爲此事寶可夢動畫還停播了一段時間。不過好在寶可夢具有獨特魅力和強大生命力,在觀衆的熱烈支持下,在1998年的4月份又開始了復播,這個本該經久不衰的系列動畫才得以延續。

根據官方統計,截止至2019年3月底,目前已有169個國家和地區在播出《精靈寶可夢》系列電視動畫。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

說完電視動畫,接下來說說電影。寶可夢繫列電視動畫播出以後,博得了衆多人氣,於是寶可夢公司想到在電視以外的平臺來繼續傳播寶可夢文化,那便是電影。從1998年7月18日在日本上映的《劇場版精靈寶可夢超夢的逆襲》,到剛在5月1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大偵探皮卡丘》,寶可夢公司已經推出了22篇長篇電影。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從2018年開始寶可夢公司就會慣例推出一部長篇劇場版動畫,票房成績除了前兩部以外,都趨於穩定。據官方統計,截止至今年3月底,劇場版第1部至第21部的日本總票房達到855.1億日元,觀看人數達8008萬。

而在今年,寶可夢公司打破常規,與華納、傳奇影業合作,推出真人電影《大偵探皮卡丘》,成績不用多說,十分可觀。另外,第22部常規劇場版動畫《劇場版精靈寶可夢 超夢的逆襲 EVOLUTION》將於2019年7月12日在日本上映。該作是第1部劇場版的翻拍版,與往常不同的是,該作不再採用2d動畫,而是採用3d動畫來製作。雖然這有炒冷飯的嫌疑,不過寶可夢粉絲會不會爲此買賬,依然是個未知數。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劇場版精靈寶可夢 超夢的逆襲 EVOLUTION》海報

最後,我們來說說影像業務的綜藝節目。爲迎合動畫的播出,寶可夢公司還推出了綜藝節目,這些節目已經成爲了東京電視臺的常規節目。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上表爲寶可夢公司推出的綜藝節目一覽表。

除了上面這些綜藝節目以外,寶可夢還在YouTube上推出“寶可夢 Kids TV”頻帶,目的是發佈面向兒童的內容。

電子遊戲是寶可夢的原點

當然,寶可夢的起點並不是影像事業,寶可夢最開始做的是電子遊戲。寶可夢的第一款電子遊戲軟件《精靈寶可夢 紅·綠》誕生於1996年2月27日,開發商爲Game Freak。當這款遊戲推出以後,以小學生爲中心的玩家通過口頭傳播,讓這款遊戲火了起來。而這個遊戲系列也一直延續至今(2019年5月),共發行了18款。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正統系列的續作更新速度還是比較勤快,一般一到兩年就會發布一款新作。而今年的新作《精靈寶可夢 劍·盾》將於冬季發佈。該系列遊戲一直專注於捕捉培養寶可夢的“收藏性”,以及和朋友交換對戰的“交流性”,這也是它能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當然,寶可夢公司所推出的電子遊戲遠不止這些,除了任天堂的掌機以外,還有專門給任天堂家用機、電腦等發行的遊戲,而旁支系列遊戲更可謂是多得數不勝數。

作爲寶可夢公司最重要的業務之一,電子遊戲業務截止至2019年3月底,所有寶可夢相關的遊戲軟件在世界範圍內累計賣出了3億4000萬部以上。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精靈寶可夢 劍·盾》

不止是影像與電子遊戲

寶可夢公司所經營的業務,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影像和電子遊戲以外,還有“卡牌遊戲”“周邊商品”“聯合宣傳”“活動”“直營店鋪”“海外事業”“APP”等。下面我們選取比較主要的業務來介紹。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卡牌遊戲方面,官方的標語是“讓電子遊戲的‘對戰’以卡牌形式再現“。據稱,自1996年10月誕生的寶可夢卡牌遊戲是日本最具有歷史性的集換式卡牌遊戲,而在對戰的開始和結束時的互相問候和握手言和所產生出的社交性,也是其魅力所在。據2019年3月末的官方統計,卡牌遊戲在全世界被印刷成12國語言,銷售至世界77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售出272億張以上。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家庭寶可夢卡牌遊戲”商品

周邊商品方面,官方的標語是“爲了生產出有價值的商品,審視着每一個授權商品”。寶可夢公司在給商業合作伙伴授權販售周邊產品的同時,爲了貫徹品質管理,通過每週的會議來審查和監修商品的理念和設計,而距今提交的企劃已超過十萬個。另外,寶可夢也有自己的“原創商品開發”團隊,他們爲了亮出一隻只寶可夢的魅力,最大限度地製作商品企劃。

據2019年3月末的官方統計,全球範圍內販售授權商品的公司約爲600家。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精靈寶可夢周邊商品

直營店鋪方面,官方目前以兩個類型的店鋪形態,運營着相關商品的專門店。

官方直營商店“寶可夢中心”再現了遊戲世界裏登場的“寶可夢中心”,目前日本運營着12間門店。不同的店鋪會開展獨出心裁的趣味活動,並傳遞寶可夢相關的最新資訊。除了寶可夢中心以外,小型店鋪“寶可夢商店”也設立在了機場、觀光地,並在網絡上開設了“寶可夢中心online”網店。

據2019年3月末的官方統計,寶可夢中心有約4500種商品販售。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札幌寶可夢中心

APP方面,寶可夢公司正在爲智能手機和平板展開多個APP開發項目,而官方會在這些APP當中提供和遊戲稍有不同的樂趣,讓不瞭解寶可夢的人羣也能廣泛接受,並向更多的人們傳達寶可夢的魅力。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APP當屬《精靈寶可夢GO》了。

根據“Apptopia”於2018年9月25日發佈的調查報告,寶可夢的累計銷售額已超過20億美元。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精靈寶可夢GO》

寶可夢今後的方向

作爲寶可夢的“經紀人”,石原恆和(以下簡稱石原)認爲經營這家公司就像在經營着藝人事務所一樣,給不同的“藝人”們分配工作,展現才能。就像給皮卡丘這種超級明星安排去哪個企劃或商品裏登場。而更爲直觀地說,就是把寶可夢引導成爲最有“魅力的商品”,將其商品賣出去,爲了從商業活動帶來最好的結果而做出相應地調整。

那麼,什麼是“具有魅力的商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可能是一直想擁有的東西,也有可能是一開始玩就停不下來的東西……而石原認爲是“將商品入手以後,會想推薦給別人的商品,也是通往商業最大化的第一步”。爲了製作出具有魅力的商品,以及商業全體最大化,需要深入從商品的製造到宣傳的一切事務。

躺着都能賺錢的“皮卡丘”公司,爲什麼還要做遊戲、動畫和電影?

寶可夢公司董事長石原恆和

“通過精靈寶可夢的存在,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兩者均變得豐富多彩”。

這句話是寶可夢公司的企業理念。社長石原認爲“這絕不是無法實現的理想,實際上這已經逐漸成爲眼前的現實了”。就好比2016年發行的手機APP《Pokemon GO》,其具有前瞻性的AR功能和強大的社交魅力,已爲這個理念做出了巨大貢獻。

“爲了讓所有人都能切實感覺到這一點,他們將努力構築更好的機制,繼續向世界更好的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