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書蟲說說】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道君》中的小知識,因爲它出現在。

所以我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認真看,以至於忽略了。

那麼今天就把原文搬過來,給大家仔細說道說道。

坐在竹排上,用柴刀片出了一些小竹條,將小竹條進行着烘烤,烤出汗青,直到烤的韌性足夠了,又將小竹條截斷成了小段。從懷裏扯出了之前在村裏準備的麻線,用手繃了繃,確認了結實程度應該足夠,遂將小段竹條分節點綁在了麻線上,綁的位置在竹條中間點上。又從懷裏扯出一根麥稈,截成小小段,將韌性十足的小竹條卯彎,小段麥稈將繃在一起的小竹條兩頭給套住了,讓小竹條無法彈開。捻一粒麥粒塞進了繃住小竹條兩頭的麥稈孔眼中,如此作爲,在一根麻線上連做了十幾個簡易機關。

這一段描寫的是主角剛從村子裏出來,運送師父東郭浩然的遺體,回上清宗的路上。

主角乘坐竹排順流而下,釣魚以果腹,奈何沒有魚鉤!

於是乎,主角用竹子做了一個魚鉤,而他所用的方法就是傳說中的姜太公釣魚

所以今天給大家科普就是這一招,不僅只有語言描寫,而且有圖有真相

雖然在《道君》中,沒有明確表示這一招就是姜太公釣魚,但它確實是。

在姜太公的故事中,老人家用的是直鉤,而非彎鉤,所以很多朋友就認爲這種魚鉤就是一根沒有折彎的針。

這種想法確實錯了,沒有任何規定魚鉤只能是一根針,而不是兩根針、三根針。

當然了,姜太公釣魚用的魚鉤也並非是把幾根針纏繞在一起,而是一根長針,魚線系在中間,然後對摺,形成U字形,或者是V字形

當然了,在古代,尤其是姜太公釣魚的那個年代,鐵針做魚鉤是不可能的,至於青銅或許吧,但是性價比最高的仍然是《道君》主角用的竹製魚鉤

至於釣魚的原理也很簡單,竹子不是有韌性嘛~

U字形的口往中間按壓,放入一粒米,再套上一個環,用蘆葦,用麥稈都可以。

當魚咬餌,會把這個環給帶走,U形口就會往外擴張,塞住魚嘴,這就是姜太公釣魚。

竹排後面拉起麻線往回收,很快便見水中拖出了一隻兩三斤重的魚。兩邊魚鰓已經被彈開的竹條給撐開了,才一會兒工夫這條魚就已經半死不活了。別小看這小小而又簡單的捕魚機關,魚鰓乃是魚在水下的呼吸系統,呼吸產生了障礙,就算是在水下生活的魚也得被水給淹死。這竹條有彈性,魚一下兩下也掙不脫,加之缺氧在水下很快就沒了力氣,一旦中了就很難跑掉,魚鉤釣上的魚反而能在水下較勁許久。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不需要用竹子,用鐵絲、鋼絲都行。

如果看不懂文章也沒關係,可以直接在百度、今日頭條上搜索“失傳的姜太公釣魚”,有視頻教程觀看!

PS:這種釣魚方法,有的地方叫【撐鉤】,有的地方叫【卡子】。

其實也不能叫失傳,因爲現在也有人使用,但是城市裏的朋友多數都不知道,所以給大家科普一下,學點知識!

怎麼樣,看完漲知識沒有?如果喜歡就給我點個讚唄~

《道君》作者:躍千愁

此文爲書蟲說說原創內容,特此申明: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您的關注是對我最大的祝福,謝謝!

書蟲說說,小說家的素材庫,讀書者的好書單。

《道君》:算無遺策的道爺,卻在這個小人物身上栽了跟頭!丟人啦

《道君》中最厲害的皇帝,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玩弄主角於股掌之間

盤點《道君》中出現的各種權謀術之一,賠了夫人又折兵!

《道君》中最坑爹的一句話,害了無數高手,直追封神榜的道友請…

仙俠小說《道君》中的唯美愛情,良緣易合,紅葉亦可爲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