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是不能沒有味兒......

作者: 春深似海 微信公衆號: 80後以後

2012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走基層百姓心聲》特別調查節目“幸福是什麼?”,突然之間,“你幸福嗎?”一下子成爲各大媒體追捧的熱詞。每次在電視上看到這樣的問題時,都感覺好幼稚。偶然一天,我有幸在街上被攝像機逮到,當問到我“幸福是什麼”時,我一下子懵了,看着對方半天也沒說出話來。採訪的人略顯尷尬的又問了我一次,在大腦一片空白的情況下,我竟然說了一句:喫飯、睡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在我的農村老家,有這麼一個詞用來形容不學無術、不求上進的人,叫“傻喫捏睡”,我曾堅定的以爲這個詞不可能和我有關。可當遠離家鄉,一頭扎進這鋼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揣着夢想、扛着孤獨,面對一幅幅精緻的面具和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對眼中友情、愛情、甚至親情,這些平日裏最爲珍貴東西的不斷貶值時,我才真正體會到,能夠“喫的下飯、睡的着覺、笑的出來”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幸福。

記得自己讀中學的時候特別喜歡周華健的《真心英雄》,“把握生命裏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對於80後的我們來說,周華健不僅僅是一個歌手的名字,從某種意義來說,已經成爲開啓回憶的一個按鈕。

小時候,幸福是可以從天上掉下來的,也是可以花錢買得到的。下完雨太陽出來了,小夥伴們會在田野上向着彩虹的方向瘋跑。摔倒了,一身泥,笑得更開心,只因爲那個看得見卻摸不着的彩虹。還有那小賣鋪的辣條兒、乾脆面、棒棒糖……,幸福真的很簡單,如此而已。

漂泊繼續、掙扎繼續、幸福也在繼續

哼着歌,憧憬着、傻笑着、奔跑着……,不知不覺已到了中年,每次回頭看看,心裏想到的都是同樣一句話,時間到底都去哪了。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我也曾一樣固執的相信風雨過後會有彩虹。但現實的骨感就在於它時刻提醒着你:這世界唯一的公平就是它對每個人都是不公平的,就像這個世界唯一的不變就是不斷變化一樣。不經意的時光,悄無聲息的在雕琢你的面龐、削減你的鋒芒,還告訴你在這個世界,有些人註定只負責經歷風雨,而有些人卻只負責看彩虹。

畢業後,在家所在的城市工作了一段時間,最終因看不慣工作中的勾心鬥角、人情世故而選擇離開。

二〇〇八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有灰暗的一幕,給13億中國人帶來了永遠都無法忘卻的傷痛;也有光鮮的一幕,奧運盛典大幕將啓,百年夢想觸手可及。力量,往往在命運之線因交織而產生和爆發,越紛亂越強大需要交織在一起的命運便越多。就在那年六月的一個下午,揹着老爸打好的揹包,揣着老媽反覆的叮囑,我第一次跨出自己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城市,獨自一人踏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

踏上北京這片土地之後的好長一段時間,我的心情每天都是激動的。本就路癡的我寧肯花一上午的時間去找到一個地方,然後花一下午的時間坐在那裏看人來人往,也不肯待在宿舍享受什麼週末時光。

當時在亦莊開發區的一家印刷廠上班,我的第一個月工資,1250元,拿在手裏後第一時間給我媽打了電話,現在已經記不起當時興奮的表達,大致意思應該是:我長大了,我不怕苦不怕累,以後看我的,你們放心吧。電話之後我對工資做了好幾種分配方案,然後以年爲單位重新計算一下,取最節省的。直到現在,這方案稍作修改後都依然奏效。

八月八日,下了班我早早的回到宿舍,準備了在我心裏認爲一個人情況下最好的酒菜,事實也證明這個配置的確參與了我北漂前幾年幾乎所有的極度喜悅和極度悲傷,一袋榨菜、一包花生米、一桶泡麪、半斤豬頭肉、兩瓶啤酒。當電視裏29個焰火腳印逐個升空,自己的心也隨着飛了起來,似乎看到了堅定腳步下自己那飄渺於咫尺的璀璨未來,只要掂掂腳,就可以輕易觸碰……。幸福,依舊簡單,如此而已。

爲了追求更大的平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兩年後,我離開了最初的單位。選擇入職安徽一家數字化集團在北京剛剛建立的分公司。但事與願違,僅僅兩個月,正當我擼起袖子準備加油乾的時候,這家公司卻因爲競爭壓力而決定退出北京市場,我失業了。想不到自以爲的幸運卻在這麼短的時間裏結出了磨難的果子。

“當錯過太陽時你在哭泣,那麼你還會錯過星星”,這是我的選擇,我不能停下來。搬出單位宿舍,我帶着行李、皮箱在網吧過了三天,投簡歷、找工作,不停的投,每次發現一個職位我稍有符合的,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可幾百份簡歷依舊是石沉大海。那幾天老媽打電話問我新的工作怎麼樣,我說:“都好着呢,賺的比以前多,不累,我現在正和同事在網吧打遊戲呢”。放下電話,來不及想太多,繼續搜工作......

失業了,找工作也沒消息,首先要解決住的問題。我渴望一個舒適的環境,客廳、沙發、書桌、茶几......,奈何囊中羞澀,而且還要爲失業狀態的持續做準備,最終我找到了一處地下室。每個月260元,我計算了一下手裏的錢,這種情況我可以在北京維持半年,但是可能要暫時告別我那標配酒菜,花生、啤酒、豬頭肉了。

地下室,是北京的另一個世界,是被人們踩在腳下的另一個人間,有着它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法則:這裏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永遠都是黑夜;這裏的早高峯是從洗手間開始的;這裏的人大多數是不想互相認識的,所以進門上鎖和見面時的眼神閃躲是彼此間的一種尊重;這裏一樣有帥哥有美女、有西裝有花裙子、有啤酒有吉他,也有詩和遠方。一樣的夢想,不一樣的堅持而已。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對睡眠特別挑剔的人,從環境到睡姿,甚至枕頭被子等我都有要求。剛住進來第一天,我一夜沒睡。破舊的風扇搖擺着腦袋剮蹭網罩的聲音、洗手間那發黑的拉繩水箱反覆吐水的聲音、隔壁情侶的睡前嬉鬧聲、對門保安大叔的酒後呼嚕聲......,聲聲入耳。第二天我索性抱着毯子躺到了附近公園的長椅上,打算在這裏睡一晚。清風明月、鳥語花香,在這樣的環境裏,做夢都應該是喫着火鍋唱着歌的。萬萬沒想到,我還是低估了那一直哼着小曲的蚊子和夜間五環外那轟鳴的大貨車對美夢的殺傷力。

第二夜,又是迷迷糊糊的度過。凌晨時分,我幾乎是飄回到地下室的房間,趁着大家都還沒起來趕緊刷牙洗臉,深呼吸、把腦袋放在水龍頭下過一過涼水,總之用最短的時間讓自己清醒起來。然後衝出地下室,買個煎餅直奔網吧,繼續投簡歷。那時,真的是金錢就是時間,在網吧能用一個小時解決的事情我絕對不會超過一分鐘。

適應,我只用了三天,這是在住地下室那段時光中我最引以爲豪的事情。到了第三天晚上,我直接就能做到管他什麼風雷電雨、管他什麼枕頭被子,倒頭便睡,直到天亮。所以,可能對於一個健康的人來說,喫不下飯就是因爲還不夠餓,睡不着覺也只是因爲還不夠困而已。

漂泊繼續、掙扎繼續、幸福也在繼續

黑暗中的咬牙掙扎,自此開始。但經歷,於我畢竟是幸事。

沉沉的夜晚,爬滿黴斑的棚頂一盞小燈靜靜的烤着,滿是污痕的地磚和那正在蛻皮且瘸了腿的桌子不斷散發着令人“酸爽”的氣味兒,牀頭髮黑的水管每隔一會兒就“哇咔咔”的怒吼幾聲。我將現在和未來一起窩在牀上,眼睛一閉一睜彷彿都在不同的世界中。

我從來都不認爲自己是一個有能力被生活青睞的人,因此對於未知的磨難,早就做足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找工作不能停,但是也不能就一直等下去。於是我在附近的一家超市找了一份搬運工的活,面試經理告訴我說如果兼理貨員的話工資會更高一些,但是每天要工作14個小時左右,爲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做些別的事情,我最終還是選擇只做搬運工。工作時間段是早上五點到八點,有時也會是晚上十點以後,這個不會耽誤我出去面試其他工作。

那段時間我還經常會去動物園批發市場進一些小東西,比如公交卡套、手機殼、手鍊項鍊、魔方悠悠球等等,傍晚時候在步行街練攤。曾經也會爲了多賺兩塊錢去欺騙小朋友,爲了賣一條10塊錢的項鍊而特違心的稱讚一姑娘好美……

四個月,不短也不長,期間有過零星的幾場面試,雖然花盡心思極力準備,但最終都是杳無音信。生活的每個年輪都交織着悲愁與哀樂,但也的確孕育着希望。正當我四處奔走、咬緊牙關堅持的時候,卻意外收穫了另一份驚喜。

她,是我的老鄉,我們的家在同一所城市,離得很近但彼此並不認識。她比我小五歲,當時在讀大三,在我剛來北京時偶然時認識的。她不太喜歡說話,但是特別愛笑,溫柔、美麗、善良……,直至現在,我都認爲把世界上所有的讚美之詞用在她身上都不爲過。兩年多的相處,她在我最艱難的時候選擇了和我一起去面對。

暑假返校的她看到我當時的情況,偷偷地用自己的生活費給我租了一處房子,然後堅定的對我說:收拾東西,搬家。我執意不肯過去,因爲覺得這很丟面子。她和我說這錢先借給我,讓我一定儘快賺錢還給她,否則這學期她會餓死的。事實證明,欠債還錢是這個世界上最不靠譜的事情了,直到今天我也沒有把錢還給她。但是,我的工資卡卻歸她管理,把自己也抵給了她。

搬家那天是週末,她沒有課過來幫我收拾東西。說是收拾,其實就是一個皮箱加上一個編織袋,我仔細的清掃了房間的每個牆角,又用拖布狠狠的擦了幾遍那破碎的不成樣子的地磚。鎖門之前,我環視這個陪伴了我整整四個月的小屋,它見證了我挫折後的咬牙堅持,見證了我一次次狼狽的經歷。

去房東阿姨那裏交鑰匙,讓我再次深刻體會了地下室那種獨特的溫暖。阿姨當時正在繡一幅“百福圖”的十字繡,沒有停下手裏的針,也沒有抬頭,低聲說了一句:東西都收拾好啦,慢點走,以後別再回來了。突然之間,一股莫名的感動和酸楚湧上心頭,眼睛一下子就溼潤了……

再見了,收留我的小屋,希望你也有好運,希望你善待每一個過客,賜予他們勇氣和力量。房東阿姨,時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記着你的樣子,祝您百福百歲。

從地下二層到地上三層,我一下子完成了五層的跨越。收拾好東西,我把自己像煎餅一樣攤在牀上,像刑滿釋放一樣貪婪地享受着陽光的撫慰。夜裏,沒有了地下室熟悉的味道和那時不時的水管聲、呼嚕聲,安靜中的我,竟然失眠了。

好運,就像炎熱夏天午後的暴雨一樣,永遠都讓人猝不及防。就在搬過來的第二天上午,還在睡夢中的我突然被熟悉的電話鈴聲叫醒。我像彈簧一樣蹭的從牀上彈起來,找工作這段時間,每當有電話打進來,我都會異常的興奮。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面試電話,它將徹底改變我的命運。

漂泊繼續、掙扎繼續、幸福也在繼續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全國唯一一家新聞出版科研機構,隸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話通知我參加該院產業科研崗位聘任面試。因爲前兩年的工作與新聞出版行業關聯較大,所以那段時間我都是選擇相關的崗位投遞簡歷,全北京200多家出版社,一大半我都投過,結果全軍覆沒,連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幾個。所以,對於這個來自於行業頂端的面試通知,我自然是不抱任何希望的,甚至想自己有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白跑一趟。如果去的話,是不是應該準備一下。可是,準備什麼呢?

最終我還是決定去看一看,已然如此,還能有什麼更壞的呢?因爲沒報什麼希望,所以面試時特別放鬆。一共分兩輪進行,老師們態度特別好,問了我很多問題。有工作方面,也有關於生活、關於時事熱點等方面。到現在已經記不清當初的問題和自己是怎麼回答的了,只記得那應該是我最自然、最平和的一場面試,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面試結束後我馬上就把這頁翻了過去,第二天就開始搜工作投簡歷,但依舊是石沉大海。兩週後的一個下午,突然接到電話,我被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認可,並和我約定了報道時間,兩個半小時的面試,竟真的決定了我的未來。掛斷電話後,我又連續打了好幾個電話,給身在遠方的老爸老媽、給正在教室上課的女朋友、給之前公司最要好的同事,把我心裏的喜悅和激動一併分享給了他們。

幾個月以來,所有的遺憾都成了這份驚喜的鋪墊。這是一個頗具戲劇性的結果,本來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進入到一家出版社,用盡心思最終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產業科研崗位,根本連想都沒敢想過,卻在不經意間無心插柳柳成蔭。我不得不感嘆造物主的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同時我也感謝在那個炎熱的下午面試我的兩位老師,他們在我最危機、最迷茫的時刻解救了我,給了我一個嶄新的舞臺。

漂泊繼續、掙扎繼續、幸福也在繼續

時間至此,可以作爲我這個北漂新手的一個分界點。之前的種種失落和掙扎,在以後的很長時間裏可能都會是我引以爲豪的資本。無論是怎樣的過往,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接受,只要在生命長河中留下痕跡的,人生的每個階段回憶起來總會夾雜着不一樣的感動與溫情。

2008—2018,十年……。我曾多次嘗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回憶和記錄自己一路走來不斷犯錯、不斷質疑、不斷推翻和不斷重建的種種事實與因果,但遺憾的是生活的面具一點一滴支離破碎,真實的過往早已模糊不清。腦海中留下的不是所謂的輝煌過往、也不是成功後的鮮花和掌聲,只有掙扎和一次次掙扎後的些許釋然。

十年,人生階段從少年變成中年,簡歷從單身變成已婚,角色也由兒子變成父親。從當初一直沉寂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怕冷怕熱怕苦怕出門怕應酬,到現在竭盡全力的去參與一切可能的改變。生活,既沒有當初想象的那麼美好,也沒有如今看到的這樣糟糕。

我非常認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話,但害怕魚在河裏,熊掌仍然在熊身上。十年間,我的工作經歷了幾輪的變遷,每一次選擇都是掙扎,但更是成長。朋友說我太正,老婆說我太傻,領導說我太軸,而我只是堅持經常問問自己:現在的我有沒有變成自己年少時最討厭的樣子?沒有什麼企圖,也不是想證明什麼,只是提醒一下自己:守住內心的那片平靜,別忘了當初那份最基本的單純。不去別人的生活裏指手畫腳,不隨意評論別人的生活方式,不置自己於一個代表多數人的立場,不被集體吶喊和激昂文字輕易感動,不道德綁架。

生活,沒有對錯,只有經歷。收拾一下心情, 2018,漂泊繼續、掙扎繼續、幸福也在繼續……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漂泊繼續、掙扎繼續、幸福也在繼續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