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資本的增加在一家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承擔着重要作用。與往年一樣,2018年保險企業的增資事宜從年初貫穿至年尾。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數據統計,2018年共有36家險企涉及增資,大部分增資主體集中在中小型保險公司,而2018年的增資總額接近650億元。其中,國華人壽年內單次增資總額最大,而利寶保險年內前後發生3次增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室副主任朱儁生表示,從中小型保險公司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壽險公司的轉型還未完成,財產險公司尋求突破的成功案例也並不多。因此,無論對於壽險公司還是財產險公司,保證持續發展能力的壓力還在。同時,從投資端來看,2018年投資收益狀況較2017年相比還有所下滑,除大型險企外,大部分保險公司還未進入內生的資本補充通道中。總體來說,未來保險業的增資還將繼續維持。

國華人壽成“單次增資王”

據統計,2018年完成增資事項的保險公司共有36家,包括17家人身險公司、16家財產險公司和3家再保險公司。而從公司類型來看,增資主體則集中在中小型保險公司。

其中,國華人壽單次增資額近95億元,成爲2018年度單次增資額度最高的保險公司。此次增資方案中,原計劃參與增資的國華人壽的現有3家股東退出,取而代之的是3家湖北籍國資公司。在增資款項上,天茂集團按計劃出資48.45億元,仍爲國華人壽控股股東,佔其總股本的51%;三家湖北籍國資股東合計出資46.55億元。

對於上述增資,國華人壽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出於戰略發展考慮、積極優化股權結構,將原定增資方案進行調整。調整後,3家湖北籍國資公司成爲直接股東。作爲民營險企,此次主動引入湖北省多家實力國企,旨在優化公司股權結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打開下一步發展空間。

除國華人壽外,人保財險2018年度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註冊資本,共74.1億元。另外,中郵人壽前後兩次的單次增資額度也較大,分別爲50億元和65億元。而大地財險2018年度增資額度也接近50億元。

利寶保險年內增資3次

從增資次數來看,利寶保險2018年內前後完成3次增資,爲年內增資次數最多的保險公司。總體來看,前後3次利寶保險均未引入新增股東。而且,前後3次增資均由利寶互助保險公司出資,每次出資額均在0.5-1億元左右。其中,4月23日增資0.4億元;7月20日增資1.25億元;12月12日增資1.2億元。

資料顯示,利寶保險屬於“分改子”保險公司之一,2007年9月改建工作全部完成。“分改子”後的前三年(即2008-2010年),利寶保險實現保費收入的快速增長,年度保費增長幅度超70%,2009年保費同比增長一度達到93.7%。2011-2013年,利寶保險年度保費增長幅度有所減緩,但仍能保持雙位數增長。2014年,保費卻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3.4%。2015年實現個位數增長後,近年來保費增長幅度有所回升,2016-2017年度均實現保費的雙位數增長。2018年前11月,利寶保險保費同比增長28.6%。

與業務快速增長相比,2009年以來利寶保險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至2017年累計虧損逾12.5億元。2018年以來,盈利狀況仍不樂觀,除三季度實現52萬元盈利外,前兩季度均虧損。截至2018年三季度,累計虧損5601萬元。同時,2018年以來利寶保險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呈現急速下降、又急速回升的態勢。2018年一季度、2018年二季度、2018年三季度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130%、104%、186%。

針對利寶保險2018年發生3次增資事宜,利寶保險董事長兼總經理徐德洪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外方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公司需要資本運營發展,外方股東就會增加註冊資本。但是,外方股東對資本管理較嚴謹,不會一次性大幅度增資,而是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同時他透露,利寶保險2019年還會增資。

與利寶保險類似,應對償付能力不足而增加註冊資本的公司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中法人壽、新光海航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嚴重不足、吉祥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也一度低於100%。同時,上述部分保險公司也出現在增資名單中。

朱儁生表示,中小公司目前問題較爲突出,發展壓力較大。對於壽險公司來說,還會遭遇一段時間的轉型陣痛,而轉型過程對於現金流、償付能力都有一定影響。爲了緩解壓力,增加註冊資本是很重要的。而對於財產險公司來說,大多數公司承保業績並不太好,甚至虧損較爲嚴重,需要通過補充資本金滿足償付能力管理及業務發展需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