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起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他精通儒、釋、道以及四書五經,就是這樣的學識淵博的人卻沒有重量級的文憑,並且小學考試中還得過倒數第一。令他沒想到的是他剛找到劍仙后卻被交了一盆冷水,“劍仙”先讓他露了兩手發現他根本不是練武的料,就直接給他說只有將黃豆礽在空中劈兩半纔會教他,自知做不到的南懷瑾最後放棄了自己的武道。

說起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他精通儒、釋、道以及四書五經,就是這樣的學識淵博的人卻沒有重量級的文憑,並且小學考試中還得過倒數第一。在後來他的名著被另一位著名的國學大師胡適看到。纔將這位隱藏於仕的國學大師挖了出來,要是說起南懷瑾大師的經歷可真是令人驚奇。

1981年,南懷瑾出生於浙江溫州,當時他的家境殷實,從小就在私塾裏上學。老早就接受了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舊式書籍。只是他天資聰慧,這些書籍很難滿足他學習的需求。閒暇時候還會找到很多武俠小說來看,以至於後來差點“走火入魔”。爲了學會大俠們的武功,他每天都在屋子上來回竄,最後還學會了跳梁倒掛金鉤。

正當他練得很起勁的時候,有一次倒掛失敗從屋樑上狠狠地摔了下來。這下他就被父親發現了,南懷瑾的父親也很是通達。看到自己的兒子這樣喜愛武術就給他請來了專門的武術老師來教他。後來他不滿足於在家學習,隻身跑到了浙江國術館開始學習。剛到這裏他就發現了,這裏的武術大師很多,也有很多種門派。雖然就屬他年紀最小,但是野心可不小。爲了完成自己的武俠夢,他幾乎每個種類的武功都學習。就這樣他前前後後拜了幾十位師父。

後來當他聽說有個老道劍術一流,被稱爲“劍仙”。這可把年少的南懷瑾高興壞了,他很想找到這位“劍仙”來學習武功。令他沒想到的是他剛找到劍仙后卻被交了一盆冷水,“劍仙”先讓他露了兩手發現他根本不是練武的料,就直接給他說只有將黃豆礽在空中劈兩半纔會教他,自知做不到的南懷瑾最後放棄了自己的武道。

雖然自己的武道之路不再順暢,他又開始專研起了佛學。有一次一個僧人給他說了一句“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就着句話,南懷瑾直接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僧人發現了他的悟道天賦。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偶然間認識了佛學大師袁煥仙,併成爲了他的首席大弟子。誰知道他一入佛海就徹底的沉淪進去了,開始對其他事物提不起興趣了。他辭去了軍校教官的工作,全身心的修習佛法。隨後又四處遊歷,最終對儒、釋、道都形成了獨到的見解。最後他在缺喫少穿的峨眉山上潛心閉關了三年,終於悟通了佛教大成典籍《大藏經》。

令人驚奇的是,雖然南懷瑾一直在佛道上很有造化,卻一直沒有出家。他還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妻兒。

1949年,南懷瑾孤身逃到了臺灣,當別人逃亡時拿的都是金銀財寶時,南懷瑾卻只拿了很多書。爲了活下去,南懷瑾不得已和自己的老鄉一塊經營船運公司。最終船都被國民黨軍隊給強行徵用了。南懷瑾瞬間破產,靠典當自己的衣物來維持生計。1955年,南懷瑾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禪海蠡測》,只是當時很多人對這本書不感冒。五年後,這本書偶然間被國學大師胡適看到,覺得南懷瑾是個奇才,就對他大加讚許。經過胡適的宣傳之後,南懷瑾開始慢慢接到很多的講學邀請。

南懷瑾開始在大學裏教書,他幽默風趣的演講風格很受聽衆喜愛,他的大智慧開始慢慢的被人熟知。當別人都在褒獎他的時候,他也是很有禮貌的拒絕了。直到2012年臨終前,他寫下了兩個字“平凡”。真正的大師又何嘗不是平凡中的偉大呢!

相關文章